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一九七六年六月,连队来到龙堡后没有营房,是在距“龙堡九分场”一公里左右的山脚下砍掉茅草灌木,挖了一小块平地,盖上钢架房作为临时营地,这是老兵们搭建的,我们“享福”了,一下连就住了进去,但等着我们的是更加艰苦的营房建设。

什么都不懂,在连队干部和老兵的带领下,我们伐木、开石头、挖沙、砍竹子样样干,还要抽时间挣点“表现”,帮炊事班劈柴(龙堡没有煤,炊事班使用柴火煮饭炒菜)。平整场地时,连部从南溪七分场租了两台“东方红75”推土机,可是推土机太旧了,只能把表面的熟土推开,下面的老本土推土机推不动,没办法,连部出去买了一大批云南的“大板锄”,用人工挖,推土机推,可推土机像没“吃饭”一样,没劳力,推不动,我们挖20厘米左右,推土机只能推一半,再挖再推,苦啊!

天太热,穿衣服受不了,只能穿着部队发的齐脚短裤顶着大太阳挖,汗水顺着短裤淌,辛苦不!那时人年轻,又不拍苦,每天都干得乐滋滋的。但这还不算苦,真正又苦又累又危险的工作是伐木,晴天到山上把伐倒的树木锯成段,下小雨的天气才能把木头段从山下拉下来(下小雨地上才能踩出稀泥,木料才能拉得动),2到3个人拉一段,用山藤,人在前面跑,木头在后面追,一路下来,有几个危险地段,一段比较陡、一个“鬼门关”、一个斜坡,“鬼门关”是一个“喀斯特”石缝陡坎,下宽30厘米左右,上宽不到一米,出去有80厘米左右高陡坎,来到这里,只能用一个人拉,我就差点死在这里。那天,我拉着木头来到“鬼门关”,右脚踩在稀泥里拔不出来了,就在木头快冲着我的一瞬间,脚掌从鞋里脱出,我像“壁虎”一样,跳起来扑在左侧“喀斯特”岩石上,木头从我脚底快速“飞出”鬼门关,下来在稀泥里摸鞋时,脚底一阵钻心疼,才发现脚底被岩石戳了一个洞。

那时伐木,上山就是一天,这一天谁在连队站第一个班岗谁就得站一天,要等上山的战友下来,吃完饭,洗完澡才能换岗。

再识和跃文连长,也就是我摊到站一天岗的这一天。那天轮到我站岗,战友们都上山了,我一个人无聊就背着枪东转转西转转,转到连部看到当时的副连长和跃文和文书赵吉堂(云南省宣威县人)坐在床边走象棋,我走进去旁观,连长看了我一眼没说话,我也就胆“大”多看了一会,看到文书赵吉堂快输了,我出手点了几步棋,文书反败为胜,我心里很得意;过了一会我又走进去,同样的又帮文书反败为赢,心里更得意了;第三次我走进去刚伸手准备给文书赵吉堂点棋:“去、去、去,敌人来了,站岗跑这里来干啥!”副连长和跃文真的发火了,吓得我一趟跑到外面的大太阳底下再不敢进去了,后来看到副连长和跃文总觉得他在恨我,观棋不语真君子,我这是自找的,完了!一个大头兵,得罪了副连长以后怎么办?

我同江城来的那些老班长关系比较好,一班长史斌(云南省曲靖市人),接我们这批兵时他来到普定,到猴场了解兵源情况时去过“狗爬岩”,我经常同他开玩笑;二班长毕朝亮(云南省景东县人),大个子,有一次去边界巡逻,二班长扛着他们班的机枪走在我后面,下陡坡时小路太滑,我拉着两边的小树慢慢走,二班长从上面冲下来被我挡住,脚下一滑一坐笃摔下一个土坎,机枪甩去好远,他生气吼我:“滑路要用跑,你不知道吗?”害死人!我真不好意思;三班长尹建宝(云南省曲靖市人),是我们的刺杀教练,曾获过“昆明军区刺杀亚军”,我们很尊重他;六班长田志祥(云南省澜沧县,佤族人),很黑,那次我们一起去九分场照相回来,他拿着他一寸黑白照片给我们吹牛:“说真的,不要看我黑,要是拿照片去找媳妇,我比你们先找到,信不信。”太帅了!真的,照片上该黑的地方黑,该白的地方白,一点都不比我们差。

星期六,他们几个班长聚在一起打扑克,我也在,他们让我上,我说:“算了,从此我不再玩了,为了帮文书赢棋,得罪了副连长,将来还不知道怎么办。”他们一边笑我,一边安慰我,说:“别看副连长那么凶,那是表面的,他对人可好了,来河口时他大女儿死了,你看他流露过吗,一心扑在部队建设上。”于是他们给我讲了副连长和跃文的故事。

一九七六年,曾经是“同志加兄弟”的越南开始在我国边界挑衅,河口陆地界1号界碑到文山州马关县22号界碑地段有几个“争议地区”,最大的是芹菜塘,在2号3号界碑之间;其次是老凹厂,在1号2号界碑之间;第三个是1号界碑,那里是陆地界和一条小河沟的河流界连接点,有几亩大的“三角地。”

这一段防区一直都没有部队防守,于是,上级就从思茅军分区江城边防独立营抽调我们连驻扎河口“龙堡”接管1号界碑到22号界碑边防线防守。

一九七六年六月十二日连队接到命令,在接到命令的前五天,当时的副连长和跃文的妻子带着五岁病重的长女从家乡兰坪县赶到部队求医。长女患急性肺炎,因家庭经济困难,家乡当时的医疗条件也比较差,实指望部队能把长女治好,谁曾想长女刚有点好转,部队接到了调防的命令,当时连长陈云高请假回家探亲还未归队,副指导员向超彬小孩生病在家乡动手术,部队调防的重任就落在了指导员李松林、副连长和跃文、副指导员农世盛肩上,在准备工作期间,指导员李松林考虑到副连长和跃文女儿和他妻子不会说“汉语”的情况,主动到营部要求批准副连长和跃文带妻子、女儿回家后再到河口报到,营首长批准了此请求。

六月十六日,副连长和跃文同部队一同离开江城,六月二十一日部队到达河口龙堡,六月二十六日副连长和跃文就到达河口报到,原来副连长和跃文和妻子带着女儿从江城返回兰坪县的路上,女儿病情恶化死亡在客车上,在得到客车途径地“云南大理州南涧县”当地百姓的帮助下,和跃文副连长和妻子将女儿安葬在异域它乡后赶回部队,这需要有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做到,事后得知,当时他心里一直记挂着连队,他请假送妻子、女儿回家后,连队的调防就只有指导员李松林、副指导员农世盛、一排长杨忠(云南省兰坪县人)、二排长杨金海、炮排长王万良带领连队调防,为了连队到达龙堡后战士们的生活不受影响,连队还将在江城养的鸡、三只羊由基地饲养员燕怀贵(河南省南阳市人)负责带着调防,可惜路上鸡笼坏了,一笼家鸡变成了“飞鸡”飞到车箱、飞到车外、飞到小河边成为“野鸡”抓不回来了,只有三只羊乖乖的到达了“龙堡”,发展到了六只,一群,那时我们战士最高兴的就是到生产基地劳动,吃羊肉,净吃,“大碗吃肉,大碗喝水”,当然这是后话。可当时副连长和跃文不知道啊,他在埋葬了女儿,送妻子回家后第一时间赶了回来,这也体现了他对“党的忠诚踏实、对工作的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对部队的感情和对战友战士们的关怀”,也体现了他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适应和驾驭工作的职能和能力。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38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38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