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3月11日上午,我与几个当排长和班长的重庆老乡,相约到蚂蝗堡的邮政局去发信。从去年12月离开内江驻地,父母已三个多月没有接到我的任何音讯了,他们和无数的参战军人军属一样,不知度过了多少揪心的日子;在一个个不眠之夜,经历了多少锥心刺骨的挂念和虔诚祈祷。那一天,发一封信报平安,也成为了大家的当务之急。

边疆的邮局很小,就在火车站旁边。邮局小房间里信件已经堆积如山,全是凯旋归来的战友们发往祖国四面八方的信件。蚂蝗堡又成了军人的世界,穿军装的士兵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下午,连队组织大家到南溪河打扫个人卫生。一到河边,一个个蓬头垢面的士兵,迫不急待地扑进河里,欢畅地游泳戏水。洗去了战火硝烟,又洗衣服。出国前几天才换的新军装,好多地方都穿烂了,洗衣服的水泼出去时全是泥浆。

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听到路边的山坡传来很大的喧闹声。抬头一看,原来是几个不知哪个连队的调皮士兵,躲在山坡上的树丛中,用望远镜偷窥远处河边浣纱的少数民族妇女,被过路的一个干部撞见后大骂了一顿。我们看见那几个小伙子扑爬斤斗地落荒而逃。大家相视无语,哈哈大笑。

3月12日,是我入伍到部队一周年的日子。这一天,云南方向我军部队全部撤回国境。

据战后统计:云南西线部队这次作战突破越南国境纵深40多公里,攻占了老街、柑塘两个市。攻占了孟康、沙巴、坝洒、封土、保胜等5个县。前出至郭参、铺楼、外波河、黄连山口、封土地区,完成了作战任务。

3月16日,广西方向我军部队也全部撤回国内。至此,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结束,战争持续28天。

在这次对越作战中,我39师共毙敌1041人,俘敌162人。战后有3个单位、4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

五边境防御

部队班师回朝后,根据军区指示,以39师担负河口、南溪、坝洒地区的防御任务,严守边界。13军其余各部进抵滇南蒙自地区休整。

连队担任后指保障的的分队,从3月9日就开始陆续架设师机关的电话线路。全连回国后,从3月11日开始,迅速架设了有线电话通信网,沟通联络单位有师战勤、运输、军需、军械、汽车、高炮、医院和地方邮政局、机务段、民兵营等。至3月中旬,先后架设线路16条,30多公里。除平时正常值班外,全连均组织进行训练,熟悉敌情和地形,履行边境防御任务。

回国后的最初几天,炮兵仍在有计划地对红河对岸的越军阵地进行压制。我们驻地村前的橡胶林之间有一片缓坡地,设有一个152加农炮营的发射阵地,不分白天黑夜经常打炮。每当这种远程火炮连续发射的时候,震耳欲聋,声音很大,我们在几百米开外往往也感觉耳朵吃不消。

战后我大军驻防边关,越南人暂时没有挑衅与报复的能力,边境逐步趋于平静。农场疏散得近的知青陆续回来了,部队也陆续搬家腾房子,疏散得远的知青一直到我们离开都没有回来。有善于言谈的知青,也常常在我们休息时来交谈,他们有很多来自大城市,到边疆已经7、8年了,经历了很多考验,与我们当知青相比,他们要艰难得多。

从回国后的第二天晚上起,师里每天晚上都要放电影,地点就在南溪河左岸的一片河滩上,河滩的另一边是一条公路,河的对面也有一条公路,远处是起伏的群山,满眼的橡胶树林郁郁葱葱。

基本上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后,各个部队除了执勤的部队外,陆续集合来到河滩上,按指定的位置坐下。机关和后勤部队座在外面,中间的位置都留给步兵和炮兵部队,还要给当地的老乡留一块地方。各部队到齐后,就开始拉歌,歌声此起彼伏,相当热闹。

祖国的边关月色清朗,夜幕降临后开始放电影,往往连放两场。当然,战场环境下看露天电影与和平时期看露天电影,感觉全然不同,因为公路上的另一番景象,常常使我们不能全神贯注地欣赏电影:经常有运输装备、物资的车队,开着大灯急促驰过;不时有调防的步兵部队,连绵不断地走上一阵。特别是附近的炮兵部队常常雾独独(冷不防)的打几炮,把看电影的观众吓一跳。大家开始很不适应,久而久之,才慢慢习以为常。

3月16日,**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名向中越边境前线边防部队全体指战员和支前民兵颁发了嘉奖令。随后,大批全国各地的慰问品运到边防,慰问信也分发到连队。

3月19日,连队组织了庆功聚餐,各排都提前抽人帮厨,炊事班忙了两天,准备了丰盛的晚宴。酒是慰问团送来的各种名酒,有茅台、五粮液、剑南春,也有五加皮。平时是不准喝酒的,但那天除了战备值班的班组以外,连队解除了禁令。

李国生营长等营首长特地前来,把聚餐会的气氛推向了高丨潮丨。此战全营各连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各个通信业务指战员的表现可圈可点,营连干部很动情地一桌一桌的轮流敬酒,大家也相互敬酒庆贺胜利。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干部们对手下爱将也没有刻意约束,任由大家尽情抒发胜利的喜悦,有几桌居然划起拳来。

庆功宴上凯旋归来的军人们,那个情绪真是一言难表:兴奋呀、痛快呀、自豪呀。干杯、干杯、再干一杯,周围团转全是豪爽的撞杯声。也不知是我用的劲太大,还是哪位战友用的劲太大,或者撞杯时用的劲都大,反正我的口杯被撞掉了好几块陶瓷。

结果不知不觉中,一些人酩酊大醉,有血性的军人哪个不是一醉方休啊。我那天也喝高了,醉得人事不醒,什么时候散的席我不知道,只是模糊的记得有一个人醉酒后大喊大叫,折腾了半宿。

中央慰问团来到前线。知名作家和诗人也纷纷深入部队举办座谈会,体念战斗生活,收集创作素材。随中央慰问团到39师慰问演出的是南京军区歌舞团,昆明军区歌舞团也随云南省慰问团前来进行了演出。

两次大型慰问演出会都是在平时放电影的那个河滩上举行的,大红的标语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鲜艳夺目,两边的红旗猎猎招展,咚咚锵!咚咚锵!锣鼓声响彻云霄。战士们换上新军装,两手放在膝盖上,坐得笔直,聆听上级领导念慰问信:亲爱的战友们,你们辛苦了!高音喇叭传出来的亲切问候让大家感动。接着是参战部队的英模代表发言:感谢祖国和人民的亲切关怀,表示保卫祖国边疆的决心。

南京军区歌舞团节目丰富,载歌载舞,相当精彩;昆明军区歌舞团的演出也很有特点,傣族绚丽的孔雀舞,苗家喜庆的胡芦笙,表达了边疆人民对子弟兵的热爱,观众的鼓掌声像浪潮一般热烈。

按上级的统一布置,各部队开展了战后总结。战争中全连官兵忍饥挨饿,舍生忘死的架设和维护线路,想方设法保障了电话联络的畅通,架设连荣立集体三等功。

中央军委和昆明军区为参战人员分别颁发了一枚“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纪念章,巨大的荣誉使军人在社会受到了普遍的尊重,报纸、杂志、电台,连篇累牍报道战斗中的英雄事迹和英模人物,周围团转赞扬声四起,我们被誉为“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笼罩在眩目的光环之中。

六归建

4月下旬,部队完成了边境防御任务,奉命归建,返回原驻地。但39师工兵营留下部分连队,修建麻栗坡烈士陵园,他们将延期归建。

4月26日上午,在边疆各族人民的欢送声中,我们整理行装,登车踏上了归途。

我师直属队和后勤部门浩浩荡荡的车队,从蚂蝗堡出发,分三批开进。白天行军,晚上休息,沿途欢迎的人群很热闹。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38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38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