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接下来的时间,令人神经绷紧,大约十几分钟左右,电话铃突然响起,我顿时欣喜若狂。战地电话铃声对我们架线兵来说,简直就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几个战友回来后,我弯着腰下了一道陡滑的斜坡,跑到电话站的猫耳洞边确认通信情况。

战斗越激烈电话越多,六十门磁石交换机上的号牌不停地往下掉,守机的电话兵一次次地插塞询问,接转电话,忙得不可开交。我往前走了几步,堑壕那头是指挥所,用直径两卡左右的树木,分几层人字架搭建。指挥所里,首长们有的俯身聚精会神地看地图,有的淡定地倒背着手踱步思考,有的拿着电话在不停呼叫。参谋们来来往往在忙碌,电台的电键声和电话机的铃声此起彼复,团首长不时发出命令,偶尔大声询问战况,然后胸有成竹地点支烟抽几口,走出掩蔽部,站在堑壕里向前沿张望一阵。

这时,从激战中的无名高地上跑下来了一支担架队,抬下来4名牺牲的步兵战友,放在山背的洼地里。这里离敌人相当近,通往后方的道路情况复杂,支前民工一般先在这里歇歇脚,等回后方的人多了再一起走。

匆忙一瞥,我们看到地上的担架上,有一具烈士遗体血肉模糊的背部伤口比碗口还大,那是被高射机枪打的。最让人气恨难平的是,越军的高射机枪是中国的兵工厂生产的,我们送给他们是用来打美国飞机的,仅子丨弹丨头就比食指还长。丧心病狂的越军却用来平射打中国人,格老子欺人太甚,实在是可恶之极。面对越南当局的无耻行径和我军战友英勇悲壮的牺牲,我们紧握拳头,满腔怒火;眼睛里没有眼泪,只有仇恨。

天色已近黄昏,残阳如血,枪炮声渐渐稀落下去,垂死挣扎的敌人,已难逃失败的命运。我们留下一班继续维护线路,几个人随后撤的队伍回到驻地。

代乃阻击战作为自卫还击战中我军阵地防御战的经典而成为传奇:116团和117团的4个连队从2月22日至27日,在师、团炮火支援下血战六昼夜,交替坚守代乃阵地,先后打退越军316a师148团整排整连直至整营的30余次反扑,共毙、伤、俘敌900余人,牢牢卡住了10号公路的咽喉,使援敌始终未能前进一步,保证了37师和38师进攻柑塘战役的胜利,这中间也包含了我们担负通信保障的架线兵无限忠于职守的汗马功劳;2连也因为英勇的表现而载入13军军史,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守如泰山英雄连”的荣誉称号。

2月25日清晨,大雨瓢泼。天气越恶劣,线路越容易出故障。连部几个人身穿雨衣,背上冲锋枪,带着军用地图和查线工具,冒雨从266高地沿着草绊藤牵的山道下山巡线。

我们在雨中蹒跚而行,深一脚浅一脚地下到谷柳通向谷珊的公路上。公路的北侧有一道山谷,谷底宽处约400米,窄处只有30多米。谷间一条东西向的宽约十余米的小河,小河边有一个名叫早外的小村寨,有一条机耕小路沿河而过向西南通向登尚。

我们沿着机耕小道边架设的线路,进入早外。这个村寨大约有40余户人家,各家各户的竹楼和茅草屋散落在长着一棵棵芭蕉树的山脚下,村头有一口水塘,东面是一片开阔的水网稻田。

连队的各个维护哨日夜奔波在枪林弹雨的前线,坚守在风雨交加的野外,饥寒交迫地浸泡在泥泞里,忠诚地维护着电话线路的畅通,很尽责也很辛苦。趁干部慰问之机,我照例收集器材消耗的信息,更换损坏的工具,并把带的罐头和香烟分给他们。

中午,虽然淅沥淅沥的雨小了很多,但鞋子被泥巴沾住,脚下不住的打滑,稍不留意就摔个仰巴叉。我们从早外村背后爬上一条丫形山脊,在山脊分叉处翻过215高地,沿途又路过了一个村寨,看见有的房门敞开,有些老百姓已经回家。其中一幢茅草房的门边,摆有一张小方桌,桌上放有一个陶瓷水壶和一叠土碗,有两个四五十岁的越南婆娘,坐在门口的竹凳上吸水烟,还时不时的冲过路的我军士兵友好挥手、微笑招呼。我们装着没看见,哪怕军用水壶里的水已经喝完了,一个个依然各行其是,避而远之。大家在村子里都不敢掉以轻心,谁知笑里藏刀的背后有没有陷阱?哪个哈儿才相信她们。

下午,留守师后指的保障分队派出一个班6人加强指挥连。剩下的4人沿洞坪九队至工兵营线路巡线,连队派给养员也带2名架线兵出身的炊事员到砖瓦厂参与巡线维护。师前指这边,大部分战士照例都在线路上。

据战报:柑塘市和柑塘矿区在我37师和38师的钳形攻击下,已于中午12点被攻克,越军345师师长梅荣兰率残部逃过了外波河,38师113团奉命在外波河北侧布防待命,13军主力已转入清理战场。39师当面,越军316a师在代乃受挫后,沿10号公路构筑防御体系,龟缩不退,企图盯住我军。上级命令我师向10号公路南北两侧扩展,以稳固防御。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37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37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