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祖国的南疆山青水秀,漫山遍野的橡胶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树菠萝翠绿欲滴、杆壮叶阔的香蕉树果实累累,蜿蜒在群山峡谷的红河岸边,一棵棵木棉树(也叫攀枝花)的枝头开满了艳丽的红花,在蔚蓝色的天空衬映下显得格外秀丽。

这里气候温和,没有明显的春夏秋冬四季,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但早晚的温差比较大。此时内地仍处隆冬季节,而在河口的旱季,我们白天训练却只需穿一件单衣,穿多了稍一动就汗流浃背。但入夜后温度下降很快,感觉异常阴冷。

边疆很多村寨已经有组织地进行了疏散。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越军耀武扬威,蛮横炮击我村庄,无理枪杀我边民,肆意蚕食我领土,临近边境的村寨居民,被迫扶老携幼躲进了山洞。面对此情此景,有种愤怒无法容忍:边疆人民被越军欺负受了委曲,我辈军人视为奇耻大辱。

如今雄师拍马赶来,大家急切盼望上级下命令惩罚作恶多端的越军,发誓要与越寇在战场上决一死战,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尽管那帮自吹“第三军事强国”的安南鬼子最近规矩老实多了,挑衅已经大为收敛,边境的各族群众也得以返回家中,但大伙依然摩拳擦掌,求战心切。

在边疆的战斗生活异常艰苦也非常有趣:有时深夜里的一阵电话铃响起,立即就有几个人从睡梦中爬起来,带上武器和查线工具走出竹棚,出没在漆黑一团的山间密林之中;有时候连队接受了一项中长距离的架线任务,往往出动一个排,大家翻山越岭,前呼后拥。

由于当时下发的地图不够详尽,加上新兵多,入伍时间短、训练不足、经验有限,也有走错路的时候;有时一天都吃不上一口热饭,稍不留神便有人从树上掉下来或在坎坎上跶一扑爬(摔一跟斗);

遇到晚上刮风下雨,简易竹棚上的雨布经常被风掀掉,雨水哗哗地兜头落下,打湿了毛毯和背囊;又由于我们搭的竹棚是在半山腰上,山坡上流下来的雨水向小溪一样在竹子铺成的“床”下面淌下去,没有办法,我们只好头顶雨衣,背靠背地坐上一夜;如果遇到上级发来敌情通报,连队一般要布置安全保卫的紧急措施,往往一晚上都不能睡觉,但第二天照常精神抖擞地执行任务。

一般情况下,我作为军械员兼文书,在指导员直接领导下工作,通信员则多跟随连长行动。为工作方便,我有时也和指导员住在一个竹棚里。有天晚上,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感觉脖子上有个东西在爬,凉嗖嗖的,也没有多想,顺手抓起来一甩,就听到外面有人惊叫唤,我赶紧爬起来拧亮手电筒,原来我把一只绿幽幽的壁虎甩到了外面一个战士的身上,用手电筒一查看,竹棚的竹杆上还爬有七八只壁虎,把我骇惨老。

熊才武指导员当兵时间长,见多识广,对我的大惊小怪,不觉好笑,说莫怕莫怕,四脚蛇不咬人,山里人经常捉来当药,“泡酒喝医风湿”。后来时间长了,就无所谓了,哪怕壁虎在身上爬来爬去,照睡不误。

这一时期,部队几次组织在师指所在的村寨里放电影。这里离国界实在太近了,说不定放电影的声音河对面都能听见,开头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不免心里直打鼓,后来慢慢就习以为常了。

1月27日,已未年农历春节的前一天,我和司务长、给养员受派遣随通信营的军车去了一趟河口县城,为连队采购年货。两辆解放牌军车一前一后拐出山口,上了沿河公路。我们和随车的一连、二连的采购人员,紧紧握着压满子丨弹丨的冲锋枪,好奇地打量红河的对岸,越南的国土近在眼前,大家都有点紧张。

我们在快速行驶的军车上隔河相望,对面起伏的丘陵,面向红河的山坡有的长满了荒草,但也有很多山坡光秃秃的,满目荒凉,据说越军为了防御的需要,有些地方人为砍光了树木。偶尔看到一个村寨,静悄悄的,没有人活动。有时能够看到对面的公路,但也没有行人和车辆行驶。在河滩或渡口等地方,能够见到一些野战工事,隐约有人在窥探。

我们沿着红河岸边我国境内的河蒙公路高速行驶,沿途遇到的都是高速行驶的军车,公路上也有少许行色匆匆的行人,但大多背着枪。公路拐来拐去,时而沿着河岸延伸,时而又离开河岸拐到山后,只要军车拐进山后,经常见到部队的绿色帐蓬和站哨的士兵。

我们来到沐浴在淡淡阳光下的河口。此时的河口已然是一座空城,县城不大,好多店铺都关着门,开着门的商店里顾客很少,街上的老百姓也不多,来来往往的多数是背枪的军人。街道两旁有些建筑物上,有简单的防御工事。

河口,这座祖国东南的边陲小城,与一河之隔的越南老街,已经成为真正的两军对垒的前线。我们采购完物资,一行人信步来到中越友谊大桥,站在位于桥头的海关楼门口。

放眼望去,可见铁桥的正中央两国交界处,停着越军一辆装满27吨丨炸丨药的破旧火车车厢,车厢的四周挂满了铁丝网。桥的那一头,有几个斜挎56式冲锋枪的越军哨兵,也在扭着头好奇地盯着我们。他们背后的越南老街,静悄悄、灰扑扑的,尽是些土屋小楼。

1月28日,是1979年的农历春节,祖国各地的人们,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全家团聚,除旧送新,城市乡村,玩龙灯、耍狮子,鞭炮齐呜,热闹非凡。在边疆,我们作为军人,面对迫在眉睫的严峻战争环境,需要执行战备值班任务,根本无暇过节,只是炊事班特地加了几个菜,连队简单的组织了会餐。没有举杯畅饮,没有庆祝仪式,也没有表演节目。不过晚上会餐后,在师指所在的村寨院坝里放了两场电影。就这样,我度过了一生中最独特也是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春节。

1月底,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副总理访问美国,在美国参议院就中国是否可能在军事上干涉越南的问题发表了演讲,他指出:“对付越南这样的人,没有必要的教训,恐怕任何其它方式都不会收到效果。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行动,我们不能让越南在各地为所欲为,我们可能被迫去做我们并不喜欢去做的事。”最高领导人“可能”做的事,对我们而言,意味着要按“必须”做来准备,显然,战争的形势明朗了。

这一期间,部队继续推动出国作战的各项准备工作。连队召开了战前誓师大会,传达了出国公约,宣布了战场纪律。每个战士还发了一张巴掌大的牛皮纸《供给卡》。我的《供给卡》单位为“936信箱5中队3小队”,编号为“01190”(撞巧为两个0中间的火警号码)。除了每月领取津贴签字外,还作为在战场上离开连队执行通信任务时,就近在友邻部队就餐和补充物品之用。

大批的作战物资仍源源不断的到达,我把上级统一下发的出国作战使用的帆布背囊、尼龙吊床、钢板解放鞋、绑腿带、急救包等等,分发到连队每一个战士手里;把防毒面具、指北针、砍刀、铁锹铁铲等补充到各班排。各连文书还收到政治部下发的登记表,一旦出国作战时连队出现伤亡,要及时登记上报。同时,按师通信科的要求,我配合连队干部,组织了全连各班、排装备器材的全面检查,指导保养工作并对训练中损坏的立即送修或进行更换。

我按照部队的规定,制定了连队出国作战期的器材保障计划,并按照规定的基数为各班排补充了武器弹药和通信器材。我们这次出国作战的线料,主要以超轻型被复线为主。这种线料有效通信距离为15-20公里,重量为每公里7公斤,比轻型被复线轻一半,便于携带。我全力以赴、小心翼翼,虽然忙得不可开交,累得够呛,但总算有条不紊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圆满地做好了自己的工作。

2月上旬,师后勤部陆续向各参战部队组织下发了野战食品,主要是我军多年来研制的761压缩干粮和各种军用罐头,有午餐肉罐头、红烧猪肉罐头、酸辣菜罐头、糖水菠萝罐头等品种。主食的品种相当单一,除压缩饼干外只有少量的压缩米饭,塑料袋真空包装,撕开后用开水泡一泡马上就能吃,听说还是给大家试用征求意见的,还未批量生产。辅食的军用罐头均以马口铁包装,食用时开启不很方便。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36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36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