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后,军列沿成渝铁路继续奔驰,于中午到达小南海,这里已经进入了重庆,如果一直朝前走,只要几个小时就能回到家乡,那里有我的父母双亲和兄弟,有我的老师、同学、邻居和朋友。但军列一刻未停,鸣着汽笛跨过长江上的铁桥,拐入川黔铁路,带着一群热血士兵,向更遥远的南彊风驰电掣地驶去。我远远地遥望着渐行渐远的故乡,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二老现在还好吗?我知道老人家在日夜牵挂着儿子。然而,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我只有在心中默默地祝福二老保重身体,请等待胜利的捷报吧。
晚上6点多钟,我们在赶水车站吃了晚饭。这里是四川境内的最后一站,军列由蒸汽机车换成了内燃机车牵引,进入了贵州境内。沿途的山渐渐高大和陡峭,云贵高原的景色逐渐荒凉。27日早晨,军列到达贵州省省会贵阳。
一路走来,天空阴沉沉的,不时飘落零零星星的小雨点,沿途的客车纷纷为各个梯队的军列让路。我们继续前行,于28日早晨到达云南省省会昆明,这里是我们乘坐列车开进的终点站。在昆明火车站的军供站吃了早饭,稍事休息,等后续的军列到达后,我们当天上午换乘了云南省军区汽车团的汽车,向预定的集结地域开进。
几百辆军车组成的车队如滚滚铁流,浩浩荡荡地行进在云贵高原的红土地上,公路的两旁不时出现草绿色的军用帐蓬和堆积如山的军用物资。当晚到达弥勒,部队在弥勒军供站住了一夜。
军供站内和站外的公路上,密密麻麻地停满了军车,听说近几天向边境开进的部队一直没有断过。晚饭后,军供站的一位大姐烧了一大锅开水为我们灌水壶,她不停地唠叨:解放军同志,我们临时调来的,烧菜的手艺孬,不好意思哈。大家颇为感动。由于一路开进非常劳累,当晚我们用热水烫了脚,打开背包好好地睡了一觉。
29日早晨,我们继续上路。沿途山峦起伏,公路状况比从昆明出来的路况要差多了。在尘土飞扬中,少数民族村寨多了起来,路边所见的各民族同胞,身穿花花绿绿的服装,妇女大都头上包裹着各色花头巾,打着花绑腿,非常漂亮;汉子们个子不高,但个个脸色黑里透红,身体强壮;不时有老太太骑着小毛驴,来来往往。有时车队停下来休息,总会有许多少数民族儿童好奇地围着我们转,眼睛亮晶晶的,也不说话,相当纯朴。
当天下午4点多钟,我们到达了本次开进的集结地—云南省个旧市鸡街,在此驻训并等待兵员补充。
个旧市是一个工业城市,城市不大,但炼锡业比较发达,号称“锡都”。我们通信营被安排住在红河州电线厂的大礼堂,礼堂内的座位已经被搬走,战士们就在地上铺上雨衣打地铺。干部们安排好执勤,从师直属队到营、连,不断在开会。晚饭后,排、班又接着开会,宣布纪律,安排工作。
1979年元旦这天,除了执勤人员,全连放假休息,整理内务。但连队专门开会,要求只能在大礼堂周边执勤范围内集体活动,不得远离,也不要单独行动,未经许可,一律不得上街。记得刚到鸡街,我们连队有个干部,不小心丢失了一个笔记本,虽然并未记什么敏感信息,但通信营还是组织人分组进行了查找。我和熊才武指导员一组,分别走访了红河州电线厂及周边的一些单位,但没有找到。
1月2日,分给连队的最后一批新兵到达。经过简短的新兵训练后于1月7日分配到各班,完成了新兵补充工作。到此时,我连共3个排,每个排3个班,加上1个炊事班共10个班。每个班有班长1人,配一支56式冲锋枪,另有6名战士。全连共有84人(含留守内江2人),达到了编制的员额,其中1978年12月和1979年1月入伍的新兵53人,约占全连人员的三分之二。
我立即把新兵的个人基本情况登记造册,汇编了全连干部战士统计表,将花名册分别交给连长和指导员,又按要求为各班补充齐了装备器材,编制了新的作息时间表和训练计划表。
全连按照训练计划,迅速投入到不分白天黑夜的临战训练之中,演练了支线式和干线式有线电通信网开设;新兵们则在老兵的带领下进行专业技术基础训练,每天的训练总是一身汗一身泥,非常刻苦。
通信营李国生营长和师通信科张德安参谋也亲自来到我连,在鸡街的铁路边检查指导连队的训练。张参是原架设连老连长,业务熟悉、经验丰富。通过他的现场指点,对提高新兵的业务技能帮助很大。更重要的是,那些天风里来雨里去的摸爬滚打,磨练了新兵的意志,为后来圆满完成战斗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短短的训练后就披卦上阵的新兵们,和老兵们一样,在战场上的表现同样出色。
除了必须的通信业务和架设技术专业训练外,我还根据上级的安排,不时编制更新了很多新的训练科目计划,主要有防化训练和战场救护训练。比如使用急救包的方法,三角巾包扎、用树枝固定手脚骨折、用明火给匕首消毒;如何检测饮水源是否有毒。学习了防毒面具的穿戴使用等等。
部队对新提干部也组织了强化训练,使他们尽快适应作战要求。我也参加了师直属队组织的军械保障和文书培训,规范各种报表的填报,战时的人员伤亡统计、武器装备损耗及补充的登记上报等,熟悉战时军械保障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全连上下训练量很大、很苦,大家都感到十分的劳累。但地方政府经常组织新鲜的鱼肉和蔬菜供应,连队伙食很好,使巨大的体力消耗得到及时恢复。
白天的训练结束后,晚上除夜间训练外,通常还要组织班排学习,有时是全连集中上课进行形势教育。战士们也自觉地关心报纸和电台的新闻广播,从各种渠道打听前线的消息。那段时间发生的对我们作战有影响的大事件,是中美建交和越南侵略军占领柬埔寨首都金边(都发生在元旦这天)。此后指导员和连长在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时统称此次作战行动为“自卫还击,保卫边疆”。
我们在鸡街住训共26天,那段时间的训练非常紧张,安排也十分紧凑。由于我们是新建连队,再加上这段时间上级发的文件和指示多,需上报的材料和报表多,补充的装备器材和物资多,白天经常要到各排训练场了解情况,晚上学习后,战士们休息了我再记日志、编简报、清理器材。我还要把全连人员情况、装备性能、器材种类和数量基数等等背下来,为做好战时的保障工作打好基础,所以我也特别的忙。
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连队还委以我一些政治思想工作任务。当时补充给我连的新兵中,有一个少数民族新兵,初到部队只有短短几天,没有来得及适应部队生活,对严格的组织纪律很不习惯。他的性格倔强,不善沟通,有时脾气来了,还像在地方上一样想干啥就啥,令全班战友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