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此次中越兵戎相见,我13军义不容辞,这是典型的师傅打徒弟,我们称之为老爷子教训龟儿子。广大指战员深受教育和鼓舞,大家信心倍增,非要把不知天高地厚的安南逆子打个头破血流、揍得鼻青脸肿不可。

离开拔的日子越来越近了。12月下旬的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天空一片晴朗,我忙里偷闲,相约几个从永川一起入伍的老乡,请假来到内江市城郊的三元塔,交流思想,互通信息。

三元塔座落在内江市城南四公里处沱江右岸的三元山上,青砖砌成,塔身为八面体,共十层。当时无人管理,没有围墙,没有大门,没有护栏,到处荒草丛生,垃圾遍地。我们从塔内石梯旋转而上,从亮窗放眼望去,蜿蜒流淌的沱江对岸,高寺塔挺拔屹立,遥相呼应。山脚下的工厂,成片的厂房轮廓清晰,高大的烟囱分外显眼。远处,内江城内的建筑物尽收眼底。

大家心中涌上了前所未有的惜别留念之情,特别是我们即将面临一场生死未卜的战争,这种情绪就越加强烈。最后,我们的目光落在了山脚的内江号志口火车站,站内停满了各类车辆,堆积着各种物质,听说已经实行军管了,我们也将从那里踏上征途。

我们把从小店铺买的鱼皮花生、怪味胡豆、豆腐干、蜜饯和一瓶江津老白干拿出来,大家点上香烟,围坐在草地上饮酒闲谈。

哪怕是最坚强的男人,也不可能没有儿女情长,何况我们这些入伍还不到一年,只有十几岁的娃娃兵。大家心情非常复杂,除了共有的紧张和好奇之外,也有一丝隐隐约约的担忧:我们这支军队,十几年没有打仗了。

就拿我来说,架设连是一个新组建连队,刚刚入伍的新兵比老兵还多,我作为新任军械员兼文书,才当兵几个月就算老兵了。如今要开上战场打仗,面临的困难之大可想而知。朴实的我们再怎么幼稚,也知道战争意味着什么。但大家也没有豪言壮语,我们交流得最多的想法是:上了战场要做的事情很多,没有时间瞻前顾后,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出征的前几天,39师在师部大礼堂召开了动员大会,会议十分热烈但也十分简洁。首先学习了中央领导的有关重要指示和成都、昆明军区的战备动员指示,使全体官兵加深了对这次战备行动的重大意义的理解。然后,师首长慷慨激昂发表了演讲,揭露了越南当局猖狂反华,大搞侵略扩张的霸权主义丑恶面目,大家大概晓得了此次备战的作战对象和行动方向。

第二天,通信营也组织了开进动员,师通信科万科长带领张德安、许应科等一干参谋亲临会场,由新任营长李国生作了动员报告,但未讲具体任务。随后,部队组织所有士兵验了血型。大家按要求把自己的姓名、血型、部队代号等填写在领章的后面,同时限制士兵的通信。我心里明白,出征的时刻快了。

部队的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对人事安排也作了通盘考虑。大部队开进后,内江的营房需要人留守,连队开会讨论人选。我们连队将留下2人,其中一个班长留下来临时负责,另有一个河南郑州兵,姓张,是与我同时入伍的。这位兄台个子不高,面目黝黑,点子颇多,说话幽默,有点小聪明。作为城市兵的通病,就是平时纪律性稍差一点,也被初定留下守营房。谁也没想到,留守名单公布后,这个同志们眼中有点调皮的城市兵,却找到连部,主动要求参战。

开初还有人觉得这个家伙怎么搞的:现在是什么时候,是闹起好耍的吗?但后来又见他不象在做秀,连队领导也见他态度坚决,又开会研究,最后同意了他的参战要求,另换了一个饲养员留守。这件事使大家百端感慨,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什么叫“尽忠报国”,张兄是一面镜子,尽显男儿志气,折射军人忠心。

二出征

1978年12月25日下午3点钟,通信营各连集合完毕,一身戎装的部队列队在操场上,士兵们目光坚毅,身材瘦削,个个符合军人的审美标准。营长宣布了简短的命令,整齐的队伍按照口令声,走向排列在操场边的军车,依次登车。

一辆辆军车相继发动,马达轰鸣,我受命担任押运连队军械物资的任务,随全营装运武器装备的车队,率先离开了谢家坝军营。满载士兵和装备器材的军车,通过营区门口的石桥一辆接一辆地开上了公路,那熟悉的营区渐渐恢复了平静,营房似乎只是一些架子空荡荡的立在那里。

车队上公路后立即加快了速度,所有军车两侧车门上的部队代号都用白纸遮盖了。公路沿途的内江市民,瞪大了眼睛望着我们,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过去热闹嘈杂的街道变得异常的安静。呼呼作响的寒风,刮起了树下的落叶,打着旋顺风飞扬,号子口十字路口的交通民警,忙碌地指挥车队急速地驶进了内江东站。

部队的车队源源不断的驶来,警卫连、防化营、工兵营、高炮营…相继进站。晚上,师司令部到达,火车站的站台、货场、候车室等到处是军人和装备物资。部队联络人员和住火车站的军代表,与铁路职工一起有条不紊地调度装备的装车和人员的登车,不断有军列进进出出。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该出发了。我们在午夜时分接到开拔命令,登上了南行的军列。人员全部乘坐闷罐车,汽车则装上平板车。我和营部的驾驶员一起坐在装载连队通信设备器材的汽车驾驶室里,担任押运。

这时,沉睡的内江城沉浸在一片灯海之中,那波涛汹涌的沱江、巍峨耸立的三元塔,以及一切能看到的熟悉的景物,都唤起了我对这座和平城市难言的留恋之情。

出征的时刻,终于来到了:12月26日凌晨3点38分,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我们乘坐的军列,在内江市民的期盼中缓缓驶出内江东站,踏上了“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战斗征程。

列车“哐当哐当”一路运行,我和驾驶员聊了一会天,感到非常疲倦,迷迷糊糊地打了一个盹。天刚蒙蒙亮,军列停靠了下来,车站的军供站已经把早饭摆在了站台上。一声声清脆的哨音,把我从迷糊中唤醒,下车一看站牌,原来到了永川。我的脑海里禁不住又浮现出我下乡的黄瓜山上农民们那一张张憨厚纯朴的笑脸和那一间知青土屋,记忆的思绪在此时定格:9个月前,我刚刚从这里走向了军营,此刻,我又将从这里奔向战场。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36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36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