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师烈士安葬点位于屏边县城郊水冲子,由师政治部蔺副主任主持工作,共有干部战士13名,驻扎在县文化馆。组织科郑定国干事负责墓穴规划,协调墓地60名民工的劳务,文化科王远林干事负责给每一名烈士照遗像,建档造册,与对应的墓穴定点编号,还要组织文工团5名女兵2名男兵清理烈士遗物,发放新被装等工作。苏排长则协助各方面杂务。
墓地外围警戒约一个班的兵力。副班长张慧君(女独、报幕)带领女兵张敏霞(豫剧)、杨爱琳(舞蹈)、卢红(女高音)、王凤(二胡)和男兵付强(手风琴)、郑仕林(大提琴)负责烈士新军装、军被的准备和遗物收集、整理造册等工作。她(他)们事先为烈士准备好整套崭新的65式冬装,分别把长短衬裤、绒裤、衬衣、绒衣套在一起,订好领章帽徽,配上新军被,便于民工在收殓遗体时,方便快捷地为烈士更衣。仅套新军装、钉领章、帽微这一项工作,7名战士每天都工作到深夜。
烈士安葬点全体成员
女兵们整理遗物更是十分细心,她们强忍着浓烈的异味,从烈士血衣口袋中掏出已经凝结成块的遗物,仔细剥离辨认。很多是浸透了鲜血的入党申请书、请战书、决心书;也有遗书、家书和照片、香烟等。她们都一絲不苟地逐一登记,仔细地用牛皮信封装好,做好标记以便移交。
屏边县政府也早已进入战时状态。在"一切为了前线"的总体要求下,积极组织各方力量做了大量的物资准备工作。战前,县政府就派员从西双版纳运来上等的木料,动员全县所有的能工巧匠不分昼夜地加紧制作棺木,配备各类工具,组成了精干的支前民工队伍与部队一起坚决完成妥善安葬烈士的艰巨任务,积极参与和有力地配合了37师烈士安葬点的各项工作。
民工们在沟口支起两口直径约一米多的毛边大铁锅,烧上热水,在锅边搭起一排长长的竹棚,以便停放烈士,为烈士整容换装。他们含着热泪轻轻地剪开烈士的血衣,仔细擦洗每具遗体上的血迹和污垢,甚至是便溺后的排泻物。都换上全套的新军装。王远林干事认真地为每名烈士照完遗像后,民工们再用担架把烈士抬上坡顶,至上而下地逐一定点安葬。
民工们在每个墓穴坑位里,先放下棺木,在棺内半補上新军被,放入烈士遗体后,再轻轻地掩盖上另一半军被,这才盖棺、掩土、插上简易的标识木牌。
111团六连李光华烈士入殓实景
至今,我还记得2月17日那个腥风血雨的深夜,沟口一片漆黑,闻着浓烈的血腥味,就着昏暗的手电灯光,民工们冒着濛濛细雨,淌着泥泞不堪的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地把烈士们抬上山,小心翼翼地整理好烈士遗容,给他们换上新军装,垫上新军被,轻轻地放进棺木。我默默地站在金启元烈士的墓穴前,轻轻地撒下了第一把土。能在战時,最后为战友做点事,心中似乎释然了一些。
作者吴军在金启元烈士墓前
2月17日午后,各部队再无烈士送来。前方战斗如此惨烈,这怎么可能?我们分析,一是各团承担此任务的组织股可能尚不清楚师部洞坪烈士转运站的具体位置,也可能正随部队向越方纵深推进,战事紧张,无暇顾后。正疑惑之時,突然传来消息,在红河边的一个小房子内,停放有一大批烈士。时间紧急,邱科长立即派班长刘元竹带领车辆沿瓦窑渡场一线全面搜索。
终于,刘班长一行在红河边找到了那间抽水房,有两只野狗正在附近觊觎。推开木门的一瞬间,大家都惊呆了。一股浓烈刺鼻的血腥味扑面而来,满地的血水已淌到门边。室内一片狼籍。地上,墙壁上,到处血迹斑斑,有的已凝结成块。浸透鲜血的绷带、扯散的急救包、散乱的绑腿带、破碎的军装,损坏的枪械,七零八落地丟弃一地。滿屋堆放的烈士遗体横七竖八,有的斜躺在担架上,有的用军用吊床包裹着,有的倚靠在墙角,有的侧卧在地上,更多的是手臂反折、腿断筋连地重叠堆压和相互依偎在一起,一个个血肉模糊,残肢断腿,甚至躯干残缺不全。仔细端详,他们有的眉头紧锁,仿佛还忍受着剧烈的伤痛折磨;有的面容安祥,好像正在熟睡;有的怒目圆睁,似仍在冲锋搏杀。有一名烈士半倚在墙角,眉头紧锁,胸口浸透了鲜血。他的右手臂和半个手掌几乎被打成了肉渣,还紧紧地抱着那支被打断的冲锋枪,食指仍然死死地扣着板机。估计是被越军高射机枪横扫阵亡。如此悲壮的场面和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禁不住热泪夺眶而出,喉头哽咽,终身难忘。
战友们噙着眼泪,轮番冲进小屋抢运烈士。刘元竹和孔健刚抬起一具遗体走了几步,噗、噗的一声,似乎有东西掉在脚面上,刘元竹低头一看,竟是一团白花花的脑组织。智军和刘纲抬起一具遗体,不料咔嚓一声,烈士已包扎的小腿竟然反折。战友们不得不放慢节奏,尽量地轻抬轻放每一具遗体。房内的空气十分浑浊,异味熏人,令人窒息。他们强忍住胃部一阵阵翻江倒海,干呕欲吐的生理反应,每一次都在室外深深的吸一大口气,又冲进去抬起烈士。一趟又一趟,终于把烈士们全部抢运出来。
最后,又回头仔细地搜索了整个抽水房,尽可能地拣起一点点支离破碎的人体组织,集中起来一并带走。整整28名烈士(全是各团分批次强渡红河时牺牲的,因部队迅猛推进,来不及后送)被全部及时地抢运到洞坪烈士转运站。
忙完烈士的信息登记,装殓入袋后,已近傍晚。邱科长命令班长刘元竹负责随车后送屏边,并再三强调:必须果断、迅速地通过暴露地段,必要時,要不惜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司机。若驾驶员不幸被击中,车辆失控,宁可抢方向盘撞山,也绝不能连人带车跌入红河,被大浪卷走。在我们手里,绝不能丟失一名烈士。要给组织、给烈士家属一个最起码的交待。这是一个军人的职责。
刘班长受领任务后,连夜驱车往屏边急驰,他们这次也数次遭到对岸越军的零星枪袭,所幸并无大碍,终于次日凌晨平安运抵屏边。
也许是烈士忠魂撼动苍天,佑我平安,我们每次转运烈士都有惊无险。
随后几天,各团组织股逐步熟悉了师转运站的具体位置和烈士转运的工作程序,烈士遗体开始成批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