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师直汽车运输部队配属昆明军区13军后勤部在越南老街前线执行战场军事运输任务。(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师直汽车运输部队配属昆明军区13军后勤部在云南前线执行战场军事运输任务。(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二团政委孙广才(前左2)陪同昆明军区前进指挥部领导视察刚刚抢修通车的河口铁路大桥。(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1979年3月10日上午,铁道兵副司令员刘居英、铁道兵政治部主任展明在铁一师副师长邢绍周的陪同下,代表铁道兵丨党丨委、铁道兵司令部向铁道兵第一师全体参战指战员表示亲切慰问,下图为刘居英副司令员一行首先来到河口铁路大桥桥头视察,与铁一师二团一营营长何柱生亲切交谈。刘居英副司令员(右4)、何柱生营长(右2)、展明主任(右6)、邢绍周副师长(右1)、二团孙广才政委(右7)。(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铁道兵副司令员刘居英同志在河口铁路大桥桥头堡与铁一师二团一营一连的战士们亲切交谈。(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云南红河州屏边县东区水冲子烈士陵园,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在战时有16名牺牲的烈士安葬在水冲子烈士陵园。

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在战时抢建白南公路共牺牲了18名干部战士,他们是霍永福、刘海军、赵广亮、黄养、李老六、罗开伟、詹碧林、林德佳、王加习、张学林、韦秋军、谭江民、张年贵、刘显国、尹庆华、梅超敏、王召横、戴华山。

其中,霍永福(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后勤部副部长)先安葬在襄樊市烈士陵园,后由亲属迁葬至十堰市公墓。

刘海军安葬在河口南溪烈士陵园。

下图为昆明军区13军参战部队从越南境内撤回国内,大部队列队通过河口中越铁路大桥。(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二团一营一连从越南老街通过中越铁路大桥凯旋归来,右前为陆效明连长,左前为文载斌指导员。(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师直参战部队从越南境内通过河口中越铁路大桥凯旋归来。(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汽车运输部队从越南境内凯旋归来,受到云南河口县人民的热烈欢迎。(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四十年前的1979年2月17日的春天里,我们才十八、九岁,上前线时已经是当了一年兵的老兵了,我们铁道兵部队的每一位汽车兵,都基本具备了独立完成驾驶解放牌汽车执行军事运输任务的能力,这一切都是铁道兵部队严格技术要求、严格军事训练的结果。

现在有些人在网上发表的一些文章把铁道兵在战场上做的事说成是工程兵做的事,有些视频的解说词也说错了,有些网络文章更是胡说八道、乱七八糟的乱芋充数多,把时间、地点、图片、人物、场景都说错了,东扯西拉,这些作者根本就没有参战,误导了人们对对越自卫反击战真实过程的认识,必须纠正这些错误的传播。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经历了祖国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美战争。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是一支官兵军政素质高、身经百战、英勇善战的英雄部队。

1979年2月17日在云南河口和金平边境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铁道兵第一师参战部队总指挥副师长邢绍周同志亲临一线,身先士卒,正确指挥铁道兵第一师在河口和金平两个战区方向上给予昆明军区11军、13军、14军、50军149师、昆明军区独立师等各野战部队强有力的后勤支援,全力执行前进抢修的战斗任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保障战区铁路、公路畅通无阻,派出汽车运输部队有力支援野战部队,往前线运输军需物资、弹药给养,派出工程机械分队协助野战部队抢建野战炮兵阵地,抢修公路桥梁,保障后勤供应,在战区的铁路专用线、战区公路干道上处处都有我们铁道兵第一师干部战士的身影。

1979年3月5日,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宣布撤军的命令,铁道兵第一师奉命执行掩护野战部队撤退,对战区铁路、公路、桥梁、越军军事工程、军政重要建筑物执行战场遮断的战斗任务,铁道兵第一师参战部队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战斗任务,1979年3月16日铁道兵第一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越南战场上最后一支撤回到国境线内的部队。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最紧张的时刻,铁道兵第一师抽调兵力组织工程技术力量进行白南公路勘测设计,在兄弟部队第二炮兵建筑306团、国防科委109团二营的大力配合下,起自屏边县白河桥终至河口县南溪镇全长52.6公里的白南公路,在参战筑路部队的通力协作下,艰苦奋战,流血牺牲,终于在1980年5月底仅用一年又两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工程量非常巨大和艰难的抢建任务,为今后十年的边境保卫战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为边境地区今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战时抢建完成的白南公路,对越自卫反击战参战筑路部队也付出了牺牲18人的重大损失,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二团牺牲战士15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五团四营牺牲战士2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后勤部副部长霍永福同志是在抢建白南公路中牺牲的职务最高领导干部,他是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开远指挥所领导成员之一。这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战场上凯旋归来的英勇战士,没有在炮火连天、枪林弹雨的越南战场上倒下,却牺牲在战时抢建边境重要国防战备公路施工的战场上,这充分说明了当年在南溪河流域的崇山峻岭、高山密林中,战时抢建云南边境前线白南公路的任务是何等的艰险!何等的艰巨!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的参战筑路部队的干部战士们是何等的艰苦!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保卫祖国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现在我们这些从保卫祖国的战场上走过来的老战士,通过血与火的洗礼,都已是奔六十岁的人了,虽然我们青春不再,但我们豪情满怀。永远保持革命军人的光荣传统和乐观主义精神,自觉捍卫和高举***思想的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军魂永恒!

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坚决反对和高度警惕美帝国主义在中国培养的代理人及其一切走狗企图在中国复辟罪恶的资本主义私有剥削制度!在和平年代决不能忘记阶级斗争处处存在。祝福全体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上幸福安康!

前段时间咱们国家军队改革,自我军建军之日起就存在的文工团(宣传队)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很多人对部队文工团多有微词。其实这是不知道部队的特殊性质,不知道文化活动对部队建设的巨大作用,部队文工团能够深入边防哨所、海岛高山慰问指战员,能够兵演兵,更加贴近部队生活,无疑会对部队建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不能也像美军那样,到前线慰问演出釆用外包的方式,这不符合我军的军情。

下面就转一篇十三军三十七师文工团(宣传队)司丽红战友在对越反击战期间的活动历程,让大家了解一下我军文艺战士在前线的详细活动。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35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35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