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这些事故的发生十分不利于作战,为此,师团各级首长命令:停止一切工作,全天进行防事故保密教育,清查物资、枪枝、弹药,通报各种事故,分析其原因,查找本单位存在的事故苗头,制定和修改安全防事故措施。

连长和指导员重申了各级的有关规定,要求我们每个战士不打折扣的坚决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这是我党工作重点转移的重要会议,可对于将要走向战场的战士来说没有什么兴趣。晚上收听新闻广播,可是我们的思想在前方而不是后方。

一九七九年元月八日晴

部队仍在待命的氛围中,每个同志的心情都很急躁,进不进,退不退,让人迷惘。

体什么时间行动,大家都在互相猜测。据说杨勇副总长到云南屏边县听取了37师师长王引生同志的“战备工作”汇报后,做了许多详细具体的指示,总的精神是做好打大仗,打恶仗的准备,狠狠教训一下忘恩负义的越南,用中央首长***的话来说叫“用牛刀杀鸡”。

总部首长在听取汇报时了解到我连六门炮发火系统有故障,立即电告工厂派专人乘飞机来到云南,并于今天到达连队。他们不顾旅途疲劳,即刻对全连的每一门炮进行了维修检查。为了确保战斗任务的完成,他们又与有关部门联系,想方设法解决手摇发电机的问题。

下午,进行了革命英雄主义的优良传统教育,激发全体同志的杀敌斗志,树立敢于牺牲、不怕困难、勇敢战斗、争当英模的革命精神,以先辈和革命烈士为榜样,坚定首战告捷的信念。

接上级通知,为了稳定后方亲人的情绪,避免发生一些因谣传造成的不良后果,可以与家中通信了,但是每个人的信都要经过连政治指导员审查后才能寄出。近两个月没有给家里写信,要说的话很多,特别是在笼罩着战争的气氛下,然而部队的纪律和战场规定,不能告诉家中更多的情况,历次战争血的教训告诫:严守军机的重要。我打开电筒,坐在辅着稻草的地上,给父母亲写信,简单地说明了部队正处在野营拉练时期,身体一切均好,请家中放心。

一九七九年元月九日多云

为适应战争的环境,我们对于各种课题都进行了研究。今天,我带领全排所有炮手,爬上海拔二千多米高的山梁,挖了整整一天的工事,着重解决如何防敌炮袭的问题。班长和瞄准手在宿营地进行口令记录与执行的训练。

团首长检查了我们的工作,基本上满意。晚上观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这个影片过去曾多次观看,可从未象今天这样有感触。为了民族的解放,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气壮河山、肝胆照人、名垂千古。

今日,我们将要奔赴沙场,如果党和人民需要,我一定象狼牙山五壮士一样,为保卫祖国献出一腔热血。

一九七九年元月十日晴

佛晓,我们踏着薄雾、晨露,开始穿林训练,天黑路窄林密,许多同志脚踩空掉到稻田里去,有的被茅草划破了手指,全连人员最后分成了三节。因为在一个岔路口上迷失前进方向,人员走散了。当一轮红日将天空的云彩抹上霞辉时,我们结束了训练。同志们深有体会地说:“我们现在还没有适应山岳丛林作战特点,如果是战场上那就惨了”。

早饭,进行多能练兵。“炮手互换”、“大方向转动”、“调架射击”、“减员操作”等平时练得少,现在形势所迫,上级要求练到战斗打响的前一天为止。下午,我们终于盼到了行军命令,上级指示:由于通往河口县的公路有五十多公里是沿红河国境线修建的,不利于大部队行动,为了隐蔽军事企图,上级命令我们从明天开始,进行摩托化开进,绕道行军。

距离五百公里,目的地在河口县洞苹农场,要求我们做好一切机动准备,同时掌握人员的思想变化情况,搞好思想动员和防奸保密教育,连队建立了治安保卫小组,由副连长毕水启和我在全连挑选意志坚定、军事技术过硬的5名班长和战士组成,应对可能出现的临阵脱逃、开小差等复杂情况。

对开进途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预测,党支部通过分析研究,作了详细地安排。这样远距离行军,道路复杂,情况不明,困难是很多的。但从军事上讲,绕路行军,秘密地到达战区,意义十分重大,为了打好这一仗,多流汗比多流血要好得多。

一九七九年元月十一日晴

六点整,我们迅速起床,打好行装,收拾房屋,紧张有序地准备出发,许多同志一夜没睡,不知他们都在想什么?我心里想:父母亲、兄妹、同学们,这次我们可是真上战场了,如果能回来的话,让我们同享胜利后重逢的欢乐。如果牺牲在战场上,请你们不要忘记每年清明节为这些献身祖国的年青人献上一枝山茶花。

7点30分,军车破雾穿林,向定地域开进!第一天,180公里摩托化行军,沿途经过蒙自、鸡街县、开远等县城,在平远县一个叫水城的地方宿营,这里山清水秀,有汉、土、回、三个民族。天色已近黄昏,余辉照映下的边境小村,炊烟缭绕,呈现出一派富有生机,和平兴盛的景象;远处耸立的山峦在春灌后的水田中形成清晰的倒影,颇有一番诗情画意,令人心旷神怡,祖国的河山多美啊!

部队是在一个场院宿营,我带领的2排分在一个刚修建好的马棚里,里面还有一些马粪、石灰、草料,看来是刚使用几天,我们不顾一天的疲劳,立即着手清理,虽然条件很差,也比较脏,可大家没有什么怨言,上战场死都不怕了,马粪又算得了什么。

一九七九年元月十二日晴

凌晨,部队继续前进,140多公里行军,一路上一派紧张气氛,汽车运输团的车辆满载物资,川流不息地向前奔驰,战备输油管也在辅设,象一支通往前线的血脉,沿公路直通边境。一整天的行车,途经文山县等大小城镇,在马关县的某个小学宿营,马关县地处边境线,情况比较复杂,越南多次派遣武装人员、特工人员在马关县边境一带骚扰破坏。随着部队的不断前进,愈接近边界大家的情绪愈紧张。

这里已经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战争的气氛:130毫米加农炮,152毫米加榴炮,这些远射程大口径火炮伸着又长又粗的炮身,静等着开炮的命令,各种防空火器布满了山头,山谷中象古代军营的帐蓬,举目可见,电话线象织蛛网一样连结在公路两侧的树干上,地对空导弹昂首刺破青天,显示一种不可战胜的威风。各种车辆风驰电掣地来回奔跑,给人留下了一种战场上那种令人窒息的感觉,就象一支张满弓上的箭,随时都可能离弓而发。

两天的行军,许多同志呕吐了,晕车比较厉害,但大家情绪都很高。为了明天的行军顺利,同志们吃过晚饭就休息了。

一九七九年元月十三日晴

天刚蒙蒙亮,我们离开马关县,继续前进,中午11点到达一个名叫“桥头”的地方,这个边境小镇没有几间房屋,为了下午的行军,部队在路边休息。在这里我们遇到了被驱赶回国的华侨,他们长期生活在越南,是最近才从那边赶回来的。

路边的临时竹棚里,留下了许多难民住过的痕迹,临时住房的门上贴着我国外交部的公告和云南省难民接待委员会的通知,由于时间已久,风吹雨淋起了边,发出“哗哗”的声音。这十几户人家挤在一间较大的竹棚里,没有什么家产,一切吃住全由国家负责,他们几家合住在一起,大大小小十几个人在等待着国家的安排。

一位生活在越南已有三十八年的老华侨向我们诉说了越南摧残华侨的罪行...聆听这一切,令人极度愤慨,这都是为什么?中国人哪一点对不起他们,节食缩衣支援他们抗美斗争,牺牲了近三千多好儿女,难道得到的是这种回报?真是一只“白眼狼”。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33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33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