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夜幕随之降临,我们猫着腰在公路右侧的山坡上向191高地爬行,坡很陡,茅草丛生,那坡爬起来特别吃力,我们督战组一行4人,跟随85炮营指挥所人员行进,最前面的是警卫员小唐,第二名是马3号,接着是我,后面是丁保成,我们一路纵队行至半山腰,马3号的绑腿脱落,被我踩在脚下,把马3号一下绊倒,我们几个一下子搞得紧张起来,因为每进一步都得小心翼翼防止踩上地雷。

199高地上越军构筑了永备工事,我们的观察所就设在敌人的工事中,高地上到处是弹坑和炮击掀翻的泥土,那尸体已发出熏人的恶臭。数日连续作战的疲劳,使我刚刚倒在堑壕内就能很快入睡。为了保持警觉,防敌特偷袭,我还得爬伏在堑壕边沿,让凉风吹拂,尽量保持清醒勿睡着。

85炮营营部有个叫苟勇的小战士,人挺机灵,晚上站哨,他竟到处找尸体翻战利品,不知在那弄来几厅鱼肉罐头,打开后谁也不敢吃,结果丁保成干事大胆吃了一口,他说:“好吃、挺香、没有毒”,结果你争我夺地几下就把罐头吃光了。一会儿,苟勇又提来一只皮箱说:“陈参谋,这只皮箱好,你拿去装文件”。我当时真讨厌他,很不高兴,接过他手里的皮箱“嗖的一声”就扔下山去了。

翌日,前方传来战报,战况发展较快,我军以强大的攻势夺占谷、保地区后,乘胜挺进,至2月25日已全歼345师三个团,并占领了敌345师师部,敌345师师长带领残部向南逃窜。

2月25日12时50分,师炮指来电:为支援步兵追歼逃敌,师命85炮营迅速转移至嘎北岭地区占领阵地,以猛烈炮火阻敌增援,彻底歼灭越军第345师。接此电令后,马3号要我把这个电令记下来,因为13时不可能到达,命令与行动的间隔只有10分钟。要行至嘎北岭途中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奉命组织部队转移。火炮迅即撤出阵地,指观所人员从199高地撤至河谷地带,部队按行军队形由北向南开进。

初春的越南,晴空当日,显得闷热。我们车队的行进速度很慢,从19高地至嘎北岭这段20多公里的路,一路上尽是越军埋设的地雷坑,地雷已被我先头部队的工兵取掉,然而,留在公路上的雷坑呈对三点式,一望无际,路边被炸死的水牛横躺着,已开始腐烂,气味熏人。

我们的车队就在那样的公路上行进。刚越过雷区,又被正在开进的坦克部队挡道,使行进一度受阻,至15时30分还在途中行进。

部队于16时50分到达嘎北岭,此地属柑塘地区,这里是越军第345师师部所在地,一块较为平坦的土地上排列着军营,大营门口可以看见越军横躺斜卧的尸体,营房周围的各高地都是我们的步兵和民兵支前队伍,他们有的抬担架,有的押解俘虏从我们车旁而过。

我们的车刚停稳,还来不及辨别东南西北,师长的指挥车“嘎”的一声就停在我们面前,从车上跳下来的是师长王允生,他个子不高,中等身材,浓眉大眼,皮肤红黑,那不胖也不瘦的身躯显得挺精神。

他一来就让我们打开地图,他让马学定副团长看图并说,“你看,就在这里占领,快!”说完,立即跳上指挥车向前驶去。实际上,我在地图上根本就没有辩明情况,只是概略地知道,越军第345师被歼,其师长带着残部在逃,上级可能要我们85加农炮营以直瞄射击列车,阻敌逃窜,这是我的错误估计。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们立即按师长的指示布置任务,阵地在越军第345师营房的平坦地带及公路两侧分别占领。与我们先后同时到达的有榴炮一营、三营及火箭炮营。观察所在营房东侧无名高地展开。

当我们正准备占领指观所的时候,我发现公路边一群官兵围着一个俘虏在问话。我顺便揍过去看,有一名我方翻译在问话,结果那翻译说,这个越南人说,“你们解放军的子丨弹丨是打软的,还是打硬的”。我们弄不清他说的是啥意思,很可能说他是普通老百姓而不是军人。接着又来了一个高级翻译,叽里呱啦说了一阵,从那人身上搜出了一张寻找地委机关的联络图。那俘虏穿便服又矮又瘦,身上穿青黑色服装,瘦脸上颧骨突出,很像广东人的模样。那翻译说:“这家伙不简单,这俘虏很重要,把他交民兵往后送”。这个俘虏由团管理股管理员王义用绳索加以捆绑,交给民兵带走,可他死活不肯跟民兵走,被民兵连推带拉牵走(后来听说民兵在路上实在带不走,被他们就地处决了)。

在嘎北岭东侧的几个高地上,可以看得见密密麻麻的堑壕,正在卧射的士兵。我们督战组一行四人,猫着腰急匆匆地向无名高地前进,突然丁保成干事用手捅了我一下,“喂,老陈,你看那营房里有两个穿上黄下蓝的越南兵”。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连个人影也没看见。我还认为丁干事在瞎编情况开玩笑呢。

当时,谁也没把这当回事。黄昏以前,观察所占领完毕,阵地已完成射击准备,营与群指沟通了联络。此刻,我步兵109团、110团已占领外波河地区,并与支援之敌316a师接火,战斗打得非常激烈,营指按群指下达的火力准备的目标诸元,观炮分别加紧准备,要在次日清晨发起炮火袭击,支援步兵歼灭外波河增援之敌。

观察所所在的无名高地上,无任何可利用的遮蔽物,无植被,是个光秃秃的山头,地质较坚硬,属红石质土,无法构筑工事。指观所设在越军使用过的堑壕内,为保证安全起见,我和丁干事在背敌反斜面草草挖了个猫耳洞。但由于土质坚硬,实在挖不动,就简单地构筑了一个小土坑。此夜,我们在敌人的堑壕里渡过,战壕内铺设了越南人的稻草,棉絮之类的东西,爬卧在壕内过夜,夜风掠过,使人感到有几分凉意。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32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32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