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元月11日行军情况:宿营地,马关县境内,行程160公里。在行军中发生了一次车祸及事故苗头。二营部驾驶员左爱军驾驶该营丑5-51701号车,由营长陈国元带车,途中汽车的打气机皮带松了,排除故障后,因落伍急于赶队,当车行至乐龙乡5公里处,超车时与该营同向行使的四连丑5-51711号车擦撞,车厢变形,通信排长郭盼恩和通讯员李秀强被摔出车厢,战士蒋富祥重伤,共伤6人(重伤1人、轻伤5人)。

闻讯后,我和罗4号立即赶赴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当时,陈国元营长脸色苍白,两手全是鲜血。我向陈营长简要的询问了事故经过,对重伤者立即送医院抢救。重伤者蒋富祥送往开远59医院抢救,轻伤者孙玉勇等5人送往平远街144医院救治。

当时,重伤的蒋富祥躺在担架上,大声呼喊乱叫,并口吐白沫,样子看上去很惨,估计脑部受重伤。尚未作战,行军途中竟发生了这样的不幸,实在令人痛心。另一起事故发生在三营七连的37号车,被某汽车团的车强行超车逼入路边水沟内。

团首长针对这两起事故及苗头,通报全团,要大家吸取教训,杜绝非战斗减员。第三日行军路况更差,要经过桥头至河口的急造公路而且夜间闭灯行驶,更要注意安全,要求驾驶技术好的老驾驶员开车。

元月12日至13日,部队昼夜兼程,人员极度疲劳。桥头至河口的一段路属于急造公路,不仅泥泞打滑,而且弯多坡陡,且夜间行驶。三辆摩托车已无法行驶,车辆时走时停,整齐的队形已变得凌乱稀疏。经指战员千辛万苦的奋战一夜,终于到达了河口县战区。

当我们进至河口马蝗堡附近,又听到指挥部的通报,四营指挥连6号车,由副连长杨辉明带车,当该车即将到达指定隐蔽待机地域洞坪农场三分场时,因驾驶员韩廷贵极度疲劳,加之闭灯行驶,车右轮靠边,未发现路右边被农场工人挖了一个下路的缺口,将车翻入5米高的坡坎下,已有数人受伤,现住进下水头河口县野外临时医院,上级要求罗4号和我立即赶赴医院了解情况。

听到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我的心不由“咚咚”直跳,翻的那台车,过去正是我经常坐的车,受伤的肯定是我的部下。夜色里,我和罗副政委好不容易来到下水头的山沟里,深一脚、浅一脚的摸到刚从河口疏散出来的县人民医院。

那简陋的帐篷里横七竖八地躺着五六个伤员,在昏暗的灯光下我逐个辨认出副连长杨辉明、有线排长刘佩芹、驾驶员韩廷贵、有线一班长张宇荣、卫生员唐子荣等。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一声声熟悉的声音,使我心里十分酸楚。好在除驾驶员韩廷贵伤势较重外其余均为轻伤。

这次急行军历时三天三夜,使部队得到了全面的锻练。由平时转为战时,对部队在作战、行军能力、战斗作风方面是一个全面的检验。部队全部到达河口集结待机地域的时间为公元1979年元月14日凌晨。

基指在河口橡胶农场场部:槟榔寨。一营驻下水头、二营驻黄满寨,三营、四营驻三分场,后指驻马蝗堡。部队到达河口后,我奉命回基指。从此开始了激战前的准备。

第三章抵近河口战区勘察,战前的日夜

1979年元月15日至2月6日,作战准备将近一个月,这年的春节,我们是在激战前夜渡过的。

河口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橡胶林,不仅主产橡胶而且还产甘蔗、菠萝、剑麻,明显的东南亚气候,气候温和,多雨潮湿。林中蟒蛇、马蝗较常见。地形起伏,多为山岳丛林,植被茂密。河口县城与越南只一河之隔,“中越友谊大桥”横亘在河口与老街的南北两端,靠北岸河口县的后背为四连山,站在四连山可俯瞰我国的河口和越南的老街、谷柳、保胜地区。靠近老街以南高地上的抗法炮台历历可见,电站烟囱高高耸立,那墙壁上的越文字母尽收眼底。

红河、南溪河两河在河口汇流向东流入越南境内。举目远望,沿河高地上堑壕、铁丝网纵横交错,越军屯军扼守。佛拉寨至230高地的河段上,越军架设了一公里长的照明灯,地雷密布,以防我偷袭。可见,越军为实施反华,已经作了较长时间的准备。

在河口那起伏的山野丛林的橡胶林中,密密麻麻地驻扎着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千军万马。丛林中潜伏着数不清的坦克、大炮、导弹、雷达,步兵和骡马随处可见。沿红河岸边一线,时有成群结队身着橡胶工人服装的特殊人员在实施侦察。友谊大桥那边的越军,有的荷枪实弹,有的在构筑工事,有的在埋设地雷,他们不时的向我河口县城及其他方向打枪打炮,进行蓄意挑衅,枪杀我边民炮击我房屋的事件时有发生,其实也是屡见不鲜,见惯不惊。红河两岸的战争准备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战争何时打响?谁也说不清楚。

据当时所能知道的情况看,我军在中越边境一线布置的兵力有三个野战军,即十一军、十三军、十四军,另有配属的炮四师、高炮六十五师、空军、装甲兵、二炮及边防守备部队和参战民兵。我军的进攻方向是河口对面的谷柳、保胜地区,夺占谷、保后向纵深发展。右翼为十一军,主攻方向是金平一线。左翼为十四军,进攻方向为南溪河沿线的老街方向。

我们军的部署是:三十七师为主攻部队,三十九师为穿插部队,三十八师为预备部队。我当面之敌为越军第345师(师长糜由南)及越南公丨安丨边防部队。主要布置在黄连山西南侧及纵深的柑塘地区,再往前延伸为越军316a师防守地带。

我师以109团为主攻团,111团为助攻并担任穿插迂回任务。110团也属攻击主力部队,其主要任务是偷渡红河,抢占230高地。

我师攻占谷、保地区后,再向纵深发展,对敌345师形成包围,由111团穿插敌后断其退路,全歼345师,继而再向316a师发起攻击。战前的准备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为隐蔽部队企图,严防敌特侦察,我部制定了战区管理八条规定:

1、所有人员进入战区后,只能在待机、疏散地域和观察所内作准备,禁止人员到河口及红河沿线活动。

2、疏散、待机、展开地域一律不准晾晒衣服,夜间严格灯火管制。

3、各种车辆一律不准前出河口,特别不能在沿河口边境地区行驶,用车要请示报告。

4、搞好战斗安全,要有安全措施,防止枪走火伤人。构筑防空洞时,要防止塌方。搞好防奸保密,首长、分队一律用代号,不使用番号。

5、凡事均要请示报告,不能自作主张。

6、加强战区的车辆、火炮、器材的准备。

7、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及友邻间的团结。

8、加强内部团结。

部队在战区准备期间,开始都比较谨慎,无一人到前沿地带,各部队防敌特工,防奸保密工作都做得很好,尤其对越军特工的袭击保持了高度的警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少数人员产生了麻痹轻敌的思想。部分军官对河口红河沿线产生好奇,总想到前沿去看看情况。

先后有廖其林(一连连长)、陈绍孝(二连连长)、王光顺(三营)、许兴跃(三营)、徐跃安(三营)等连以上干部偷偷到河口县城去观光。团丨党丨委对以上人员按违犯战场管理规定在全团进行了通报批评。

士兵中有极个别的新战士产生畏战情绪,比较典型的是三营七连刚入伍的山西武乡籍新战士高跃进,不想打仗,想回家看奶奶,整天背床板,部队住在老百姓家里,他就在别人家里拉屎拉尿,我们先后与连队干部做其思想工作,给他讲革命传统,讲祖国的利益,终于使他树立了为祖国而战的信心。

元月26日,这天恰好是大年三十,但我们这些忙于参战的人,对过年却淡而无味,也就在这天,二营四连(后改为三营七连)发生了手榴弹炸死一名战士的重大事故。我作为军务参谋参与了事故调查处理的全过程。我当时和马学定副团长战前下连蹲点,该连属本部生产连队,未参加过全训,为使连队由生产转为参战,团首长亲自指导该连尽快适应作战。我的任务是写该连由生产转为战时,安全开进的经验材料。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32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32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