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我手术了,腿还不能单独行走,在护士的搀扶下,进入手术帐篷,很大的手术室,中间一张小床,我趴在床上,医生开始清理我头上的纱布,许多地方已经粘连,医生和护士费了很多时间来处理,然后是打麻药,却试了几次都不起作用,我拒绝了全身麻丨醉丨。
医生给我一个枕头,让我放在下巴下方,医生叫我忍着点,这让我想起了关羽。我把枕头放在口里,用牙紧紧的咬着,就感觉小刀不停的在头顶上切割,双手使劲握着床头,小护士知道我的疼痛,用手在我手臂上来回抚摸着,至今我还留存着这抚摸的感觉,这手术用了很长时间。但我没有喊叫,我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给咱一连丢人,浑身是汗,一嘴棉花,枕头让我咬了一个洞。
经历了刮骨疗伤,头皮复原,拉扯缝合,一切都是那么刻骨铭心的痛。
向野战145医院的医护人员们致敬!当天下午我就坐上了向后方医院转移的汽车,我是被台上汽车的,术后的虚弱让我未能正常的与医护人员告别,但他们所付出的一切都存储在我的记忆里。
转向后方,陆军医院
3月6日,我的头由于感染,肿得很大,两眼总感觉睁不开。汽车走了很久,途经各地都扎有凯旋门,只感觉沿途到处是锣鼓声,老乡们不断向汽车上投放着鲜花和水果。
连续的山路奔波,昏昏睡睡,突然明亮的灯光从汽车尾部射入车箱,车队进入了一个大城市。
3月7日,零时20分车队拐入一条小路,进入一座大型医院,这就是位于开远县的陆军第59医院。许多医生护士手捧着鲜花,站在院子里迎接我们,我被分配到内一科第59床。
一连串的检查,输液、打针、吃药、换药,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在眼前晃来晃去,每个伤员都有指定的护士轮流看护。
换药总是痛苦的,纱布剥离伤口的瞬间,总会带走已经粘连在一起的硬痂,疼痛是撕心裂肺的。医护人员总是想方设法分散我的注意力,专门有一个护士用酒精棉签清洗我头上肮脏奇痒处。
医院每天会迎来大量市民和学生的慰问,床头柜上放满了各种水果。慰问的孩子们经常围在身旁听着战场上的故事。
我感激59医院的医护人员,是他们精心的治疗与照顾,我的伤口愈合很快,当护士告诉我:可以洗头了,我知道我离康复已经不远了。
专门给我洗头的小护士,个子很高,山东青岛人,曾经是14军篮球队的女蓝队员,她对洗头似乎已经上瘾,每天抓住我清洗一次。
中央慰问团的总政话剧团为庆祝自卫还击作战的重大胜利,来到医院表演了话剧《东进东进》。我参加了由医院政治部组织的参战英模报告团,走工厂、到机关、去学校,我介绍了我的战友们在攻打黄连山新寨北山垭口、围歼越军316a师的的经过,战友们的英勇行为震撼人心。
思念战友,康复归队
4月5日,在医院的日子是舒适的,这里有最好的生活条件和可爱的医护人员;在医院的日子是难熬的,这里远离部队,那些与我出生入死的战友们的情况一直揪着我的心,排里的战友们都如何了?一连的战友们都好吗?我一概不知,急盼归队!
经过多次申请,医院终于同意我可以归队了,由于我伤在头部,怕影响今后发展,放弃了头部伤残的评定。
真要离开陆军59医院了,却有许多不舍,一个月的伤病治疗,是这里的医护人员的关爱让我恢复了原始状态,我在这里收获了康复与友谊。在尔后的数十年间,我每次途经开远都要前往陆军59医院看看,虽然时光荏苒,物是人非,但只是想看看,在院子里坐坐,看那军绿的身影,看那八一军徽的闪烁,回忆曾经的一切,释放内心的感激!
连队的驻地在弥勒县,这是我拿到医院给我的车票时才知道的。坐在长途汽车上,我的心早已飞到我那熟悉而可能陌生的连队,战场上的画面一幕幕在脑海中划过,战友们与敌拼杀的身影,穿插、射击、冲锋、流血、牺牲都印刻在我的记忆中。
部队休整,愧对战友
回到连队,一起参战的战友(包括轻伤)只有60余人,连队添加了不少重新补充的新兵。牺牲的战友在哪,尚不得而知,负伤的战友也已经分散到全国各地的医院,其情况都不得而知。
在弥勒县再次偶遇团参谋贺聪,他把配枪交还给我,这枪一直跟随着我,能完璧归赵让我十分高兴。
连队的作战总结已经完成,评功受奖也已经结束,这让我惊愕不止,难道这总结需要这么急吗?仰天长叹,愧对战友!
为表彰一连在攻打越南新寨北山垭口作战的功绩,成都军区特授予一连为“集体一等功臣连”,这既是对全体一连指战员的褒奖,也是战友们用血肉之躯为一连战旗谱写的又一新的篇章。
结束休整,告别弥勒
5月17日,一个多月的休整结束了,部队已经补充了新兵,配齐了武器装备,完成了基础训练。7时30分部队集结,乘汽车向昆明开拔。弥勒人民搭建了一个大大的凯旋门,各民族人民载歌载舞,簇拥着军车缓慢前行,战友们挥手致谢,车箱里不断飞入各种食品和水果,孩子们高举“您们是最可爱的人”的标语,让人动容!
下午17时车队到达昆明步兵学校。军校,这是我们军人一直向往的地方,能在军校留宿一晚令人兴奋。
5月18日,下午连队开拔,乘车到达昆明火车站,晚23时火车启动,告别云南,告别云南人民,向四川原驻地—甘洛县进发。5月19日在火车上渡过一天。
到达甘洛,胜利凯旋
5月20日早,军列到达甘洛火车站,部队列队挎枪徒步入城,整个县城万人空巷,彩旗飘荡,锣鼓喧天,巨大的凯旋门立在县城北侧,彝汉各民族人民身着盛装,数公里长的县城道路拥堵得水泄不通,部队行进整齐而有气势,人群中不时有相识的人在打着招呼。
在老乡们看来,自己的子弟兵依然齐装满员,神采依旧,斗志高昂!诸不知为了祖国的安宁,在哪遥远的地方—云南省屏边县,长眠着许多我们最敬爱的战友!他们与我们一起从此走向战场,却永远不能归还!
战友们安息吧!以此回忆追述您们的英勇行为,告慰您们的在天之灵!
致敬我的战友们!
三排长张智宁写于2018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