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路上遇见指导员雷世元站在路边,指挥连队后撤,指导员叫住了我:三排长,你不用背人了,负责断后!我立即把牺牲的何其刚交给其他战友,带领三排两名战士原路返回一连阵地。此时一连阵地已经空无一人,环顾四周除撤退方向,周围都是越军,考虑到战友们携带物资行走不便,我们三人在阵地上停留许久,为防止越军偷袭或追击我后撤部队,我们进入不同射击位置向周围越军阵地进行扫射,然后集中在一起,观察敌人动静,如此反复三次,约2个小时后,我们在确认敌人没有反攻迹象后开始后撤。
后撤是顺利而曲折的,一开始速度很快,想尽快赶上连队,但突然又想不能太快,还是要跟大部队保持一定距离,我们三人就开始放慢速度,警戒的重点在后方。进入森林小道后,慢慢感觉警戒已经不只是后方了,四周都是森林,阴风嗖嗖的响,树叶在光影下晃动,似有草木皆兵之感,我等三人背靠着背,向山下警戒行走,在距离连队数百米的地方,突然从我们的脚边传出呼喊三排长的声音,声音来的太突然,虽然声音不大,却似惊雷一般。
这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听到最恐怖而又最亲切的声音,话音刚落,一下从身边小路两侧立起一个班的人,他们是来接应我们的,连队没有忘记我们!我是又惊又喜,只有这时候你才能体验到什么是战友,战友总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永远不会放弃你!
夺取敌阵,伤亡惨重
断后归来,回到连队集结地已经是3月3日凌晨,连队在一片森林中,大多数人已经进入梦乡,战友们太疲惫了。我刚想找个地方好好休息,连部通信员黄林富让我去连部开会,在去连部的路上发现有部队从我身边通过,向垭口方向运动。心里在想,不是不打了吗?为什么又回去了呢?
来到连部才知道,向垭口开进的是二连。二连是一支红军连,在团里地位举足轻重,此次担任尖刀任务,穿越垭口,直达10号公路。上级命令:一连重新返回垭口,紧随二连跟进,担任二连的侧翼掩护,夺取垭口左侧高地。
接到这样的命令,一连指战员多有微辞。既然要打也应该是一连呀,对敌情和地形的熟悉唯我一连莫属,更何况全连指战员经历过作战的锻炼;既然要打也应该是一连呀,一连在垭口附近的阵地已经处于有利的态势,目视就可以看到10号公路,为什么还要后撤回来呢?
这是偷袭作战,上级意图是把一连从敌当面撤离,然后再杀个回马枪。命令很坚决,偷袭不成,立即改为强攻!
战友们听说有任务,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二话不说,立即出发,按照二排、一排、四排、三排的战斗序列一路纵队,跟随二连再次向垭口前进。
营长李继红亲自带领二连走在全营的最前面,营教导员徐志武、副营长刘玉勤率领营部跟随一连三排之后前进。
再次返回森林小路,已经没有了孤独感。没有人说话,看到的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身影,只有脚踩在碎石上的“喳喳”声。
慢慢的,连队已经接近垭口附近一连阵地,战友们已经打开保险、子丨弹丨上膛,随时准备射击,作出战斗动作;连队已经越过垭口附近一连阵地,随着部队向垭口不断靠近,一连的战友们都知道即将到来的是什么。没有命令,一连指战员已经自动作好战斗准备,这是经历过作战换来的素质,大家的目光紧盯垭口两侧的敌阵地。
什么情况?为什么没有打响?难道越军也放弃阵地,跑啦?
心里正在打鼓,突然火光冲天,枪声大作,爆炸声响成一片,二连迅即冲向公路,消失在小路的尽头,一连立即转入作战状态,闪蔽于小路两侧。小路被火光照得通亮,路上已经空无一人,副营长刘玉勤就在我身边,嘴里嘟噜了句:狗日的,还是一连老练!
二连是英勇的,整个连队被越军拦腰切断,两侧山头的越军向垭口小路上的二连倾泻了大量弹药。早有准备的越军从两侧高地向垭口中行进的二连实施了伏击,炮弹、燃烧弹、火焰喷射器、轻重机枪弹倾泻而下,二连在营长的率领下,全力穿越垭口,直插公路。为此,二连付出了惨重伤亡。
为保障二连进攻,一连二排立即向垭口左侧高地发起冲击,冲击取得初步成果,同时由于越军顽强阻击,造成二排包括排长李宣继在内的大量伤亡,一排长杜友廷随即率领一排加入战斗,在二排配合下向敌发起攻击,由于越军阻击兵力众多,工事坚固,火力迅猛,攻击一度受阻。三排在二排和一排加入战斗的同时,我受命调七班前去救援二连的伤员,在救护过程中,三排的其余人员也就近参与了救护,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多次往返垭口,为二连负伤战友得以生还作出了贡献。为此,鲁静等二连负伤战友一直感恩在心,念念不忘。
二排和一排都已经冲向敌阵,唯我们三排一直待命,让人心焦,望着其他战友正在冲锋陷阵,看到教导员和副营长为寻找营长的焦急心情,唯有立即拿下垭口左侧高地才能控制10号公路,支援二连,找回营长,我几次要求带领三排加入战斗,都被营、连首长阻止。
一排长从山上返回,向营部报告,敌人很多,工事坚固,火力很猛,二排和一排伤亡已经过半。营部立即命令一炮连加入战斗,一炮连很快到达营部受领任务,就地展开,架设火炮。发射阵地区域很小,就是一条小路,小路左侧是山坡,右侧是深沟,许多炮没有条件使用座钣,就采用简便射击方式,大量的炮弹飞向越军阵地,炮管在座力的作用下,不断陷入地下。这是我在最近的距离上看打炮,没有安全距离,一切从实战出发。从营部电台中不时传来命中敌人的喊话!我终于接到向敌阵地发起冲击的命令。
我拿上早已准备好的一支越军改装56式冲锋枪,弹夹很长,可以装填更多的子丨弹丨,带领三排立即向山坡上爬去,全排按照七班(七班有部分人员在输送、抢救二连伤员,未能跟上全排行动,随后陆续进入阵地)、八班、九班从左至右一字展开,我位于八班与九班之间。全排在一排、二排和三连一个排的配合下,向敌阵地发起冲击。
天还没有亮,我们从待命处直接爬上山坡,展开进攻队形,以战斗小组为单位,借助火炮的杀伤效果,踩着炸点向敌主阵地冲去。一团浓雾从天而降,全排各种武器同时开火,喊杀声在山谷间久久回荡,我们三排是全连最后一支有生力量,战友们知道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大家冲击、射击、呐喊,突如其来的打击和声势直击越军的肌体和心脏,震慑着越军的士气。喊杀声唤醒了冲击受阻的战友们,喊杀声呼应了三连战友的行动,喊杀声吓破了敌胆。
全排行动迅速,不作任何停留,交替掩护,打掉任何阻挡我们前进的越军火力点,跨越无数堑壕和越�尸体,翻越数个山包,越军边打边撤,一路上丢弃大量尸体。
在攻取高地时,我和九班一度被敌一个重机枪火力点压制,八班长周进忠迅速带领八班从敌左侧迂回,消灭敌火力点,为全排进攻扫除了障碍。全排一鼓作气顺势占领垭口左侧高地。
居高观望,10号公路就在眼前。高地是到达公路的最后一个突出部,高地北侧有一些灌木,从高地向南到10号公路是一片约200米左右的开阔地带,左侧有一个直插天空的山峰,山峰上有越军零星火力点,可以居高临下控制整个战场,开阔地右侧有一条小路连接公路,小路的旁边就是山谷,对面就是大山,公路就在开阔地的尽头,与小路形成交汇,公路在右侧大山峡谷处形成一个回头弯,绕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