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午饭后任务来了,连队奉命乘车占领坂江、龙金西南侧诸高地,保障39师右翼安全,阻击敌316a师沿小路向13军抄袭,以解柑糖之围。

越南柑糖,位于中越边境,是越南著名的磷矿产区,也是红河交通要道上的一个战略重镇。对越作战打响后,柑糖被13军团团围住。越军345师奉命“死守柑糖”。同时调越军主力316a师东移,企图绕袭13军侧背,重新夺回谷柳和老街,解除柑糖之危。

我带领全排登上第一辆汽车,七班机枪手把机枪架在车顶上,副连长坐在驾驶室内,我站在车上右前,方便随时与副连长勾通。

车队开始启动,向我们的目的地进发。沿途我军大量火炮塞满一片片空地,河滩、农田、道路都摆放着各式加农炮、榴弹炮和火箭炮,组成一个个炮兵群。阵地上炮兵们忙的不亦乐乎,炮弹一次次齐射震天动地,飞向敌方。

车队前进数公里,有一名干部模样的人带几名士兵站在我排汽车前方,挡住了我们汽车前进的道路,告知车队已经到达敌炮火杀伤范围的边沿,任何车辆禁止前进。副连长下车交涉,出示行动命令也不起作用,连长也上前询问,对方态度强硬,交涉无果,时间有限,不容耽误,全连指战员立即下车,由乘车占领改为徒步占领。

道路并不复杂,沿途兄弟部队在河边休整,他们已经作战多日,没有帽徽和领章,宽衣解带,与我们的军容严整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不是在走,是在跑,甚至是在狂奔。休整的部队向我们高喊:“不用跑,没有事”。

我们已经无暇顾及,时间就是命令,我脑海中浮现出电影《南征北战》夺取摩天岭的画面,一定要把汽车轮子的时间抢回来!由于命令是乘车占领,大家都穿着绒衣绒裤,头顶着烈日,背负着枪支弹药和背囊,身上的挎包、水壶、子丨弹丨带、手榴弹带、防毒面具带再加上枪带,把整个人捆绑的跟缠丝兔子一样,密不透气。

这是出国境以来接到的第一个行动命令,完成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没有时间耽搁,谁都不愿掉队,我和副连长带领七班走在最前面,我们一边走一边查看地形,确定行进的方向和路线。三排的战友们与全连战友一样,大家都紧紧的跟着,我当时和副连长都有一个信念,只要我们能准时到达,哪怕只有几个人,就是胜利。

要占领的山顶就在前面,已经可以远远的看到,回首望去,一路上战友们都满脸通红、汗流浃背咬着牙拼命追赶,我真想给大家一点休息的时间,但我没有这个权力,也不可能放慢前进的速度。终于到达山脚下,但更加艰难的行程才刚刚开始,爬山,一条羊肠小道,碎石路很陡,这需要极强的体力与意志。建制已经打乱,能者先上,但被人超越就是耻辱,谁都不愿掉队与放弃,战友们都在坚持。

我与副连长、七班长杨玉发等人率先到达山顶,我看到山顶有5名战士正在聊天,上去打招呼,互报了番号,明确对方是13军39师的人。他们看到我们到来,就自动撤离了,没有交接,什么也没有交代。我们已经跑瘫了,嘴角两边冒着白泡,上气不接下气,张着大口却无法发音,好似缺氧的鱼儿。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了指定位置,虽然没有敌情,没有战斗,但这是我们一连完成的第一个作战命令,没有一个人掉队。

为了减少战友们的无谓消耗,副连长让我向下传递“已经准时到达山顶,没有敌情”的信息。信息通过口述,逐人传递的方式传到全连、传到全营并告知了每一位战友,大家这才获得短暂的喘息。事后听说,为了完成此次任务,一炮连有一位战友牺牲,他是全团阵亡的第一人。这就是中国军人,停一下就可以让自己轻松许多,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这样。

一连到达的高地有一个很长的山脊,东西走向。高地北侧被树林覆盖,后方河坝里就是我军的炮兵阵地;高地向南视野开阔,树木不多,山下野草丛生,有一条土路在山脚处,沿山脊伸向远方。一个小山包位于一连高地的东南方、土路的南侧,目视小山包上空无一人。一连高地的对面是一座大山。

营部就设在一连山脊的西侧,一个山凹处。看到一连三排最先到达,副营长命令我带领三排在营部南侧放出警戒,我即刻带领全排在高地南侧略下的地方展开,向对面大山放出警戒,没有望远镜,全靠肉眼,但对面的每一点情况都没有逃过我们的眼睛。

警戒至天黑,我感觉不对,竟然没有人接替我们,派通信员梅开红去营部询问,结果已经把我们遗忘。得到解除警戒的命令,我带领全排班师归建。

露宿山顶,这是最惬意的一个夜晚,白天路过的炮兵阵地是最忙的,大口径火炮轮番射击,远处一个山顶就是打击目标,炮弹带着各种不同的叫声从我们的头顶飞过,在对面很高的山顶爆炸,我们坐在阵地上,面向南方,观看这壮丽的场面,犹如观赏过年的烟花。炮兵真不愧是战争之神,炮弹竟然打出了花样,一会集中在山顶爆炸,一会在半山腰打出一个圈,如此反复,打得越军鸦雀无声,没有还手之力。

打敌伏击,误闯友军

2月23日,上午相安无事,大家擦拭武器,听打炮,聊家常,静待事态发展。各种指令和信息不断下达,空军飞机要经过连队空域,不要随意对空射击;兄弟部队一干部吸烟,不注意烟火管控,夜间被敌狙击牺牲,吸烟一定要遮蔽火光;二营战友李雪烨晚上站岗,寻问口令时被越军偷袭击中腮部负伤,站岗必须隐藏身体,注意观察。

我与我的战友们一身的确良军装和军帽,没有作训服、没有钢盔,也没有防弹背心。为了防止红色的帽徽和领章暴露目标,我们学习兄弟部队的做法把自己弄的跟民工一样。

下午16时许,连部召开作战会议,通报敌装甲部队将从一连高地下方的公路通过,决定打其伏击。任务分配:副连长带领二排四班、三排七班和四排全部组成火力分队,前出至高地下方土路东南侧小山包;三排下山埋伏于土路附近,战斗打响后抓捕敌装甲兵;二排在山脊一线担任火力掩护,配属的重机枪归二排指挥;一排为连预备队。一切行动以一枚红色信号弹为准。

任务分配后,指导员作了作战动员。各排分别行动,我带领三排八班和九班开始下山。山下全是茅草,有一人多高,大家在离土路10米处的茅草中展开。通宵不敢闭眼,大家仰望天空,等待红色信号弹的出现。一夜未眠,这一晚时间过的真慢,特别的安静,除听到一声枪响外,再无其它情况发生。

2月24日天亮了,正在不知道是留还是回的时候,连长的通信员宁治军下山寻找三排,他的呼喊声很远就能听到,茅草很深,想找到我们并不容易。见到宁治军,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排的人都在吗?我说:除了七班都在,他说:完了,出事了,快回去。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带领八班和九班返回山顶的一连高地。

到达山顶,看见团参谋长桂全智、营领导及许多参谋人员在一连阵地上展开地图比比划划,然后就是激烈的讨论。达成统一认识后分别散去。事后才知道,副连长带领的火力分队跨越了战斗分界线,误入了友军阵地。一次轰轰烈烈的伏击作战就这样结束了。

跨越战斗分界线的战友们下午才返回连队,相对无语,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想深究,更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去安慰他们,战友们平安回来就好。

仗没有打成,却误入友军阵地并被缴械,对争强好胜的部队来说,出现这种情况心情总是不太好受。

受领任务,补充物资

沉闷的气氛没有持续多久,任务来了,凌晨1时许,我奉命带领全排下山去领取全连的弹药和食品。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24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24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