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上午九时五十分,曾回团指挥所报告敌情战情的团侦察参谋带领通信连长吕孝富,携带电台、步谈机各一部,在我连九班、团侦察班(其中有两位业务骨干罗永松、蔡清友同志,战前从我五连调到特务连,得知我连遭遇伏击,不顾生命危险,主动要求担任护送任务,并回五连同战友们共同战斗,他俩在危难之际表现出的深厚战友情谊,令人钦佩)护送掩护下,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利用大雾能见度低的有利时机,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安全的到达了我连既得阵地—营连指挥所,并及时向副团长、副政委、代营长和我五连传达了团首长的慰问以及作战意图和决心。团首长对我二营遭伏击十分关注,并抽调一、三营各一部(二、八连)从两翼穿插迂回投入战斗,支援掩护二营战斗。

这时,通信连长立即用电台与团指挥所沟通了联络,副团长、副政委简明扼要的向团长汇报了我营从遭伏击到目前的敌我态势,并受领了团首长的命令、作战意图及对二营干战的慰问。同时,在这样一个特殊环境和情况下,经副团长、副政委、代营长、指导员四人研究同意,向团指挥所给我、陈巨阳、刘娥先三位同志报记了二等功。

另外,副团长、副政委利用通信连长带来的步谈机与各连沟通了联系,并及时传达了团首长的慰问、作战意图和决心。

同时命令各连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扼守既得阵地,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战果,为团主力攻打沙巴县城打下良好基础。

除五连外,各连相继将从遭伏击到目前的敌我态势、伤亡及部队精神面貌等情况做了详细汇报。据此,副团长、副政委又对各连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战斗动员,并获取了各连上报的敌人兵力部署的地图坐标和火力配置的准确位置,要求上级炮火给以毁灭性打击。

此后,上级炮火及时稳、准、狠的对敌阵地及重点部位实施了10分钟炮袭。而就在上级炮火急袭前,我速令一排长做好迎接被压制在敌前沿阵地前小开阔地短促突击未撤回战友的准备工作,借助上级炮火急袭时,火速撤回原阵地。经过10分钟炮袭,敌人的嚣张气焰暂时收敛。战斗至12时,敌我双方形成对峙。

七、奉命坚守,反败为胜

战到此时,我连奉命坚守既得阵地。虽说这时敌我双方激烈交战暂时停止,但敌人决不轻易放弃抵抗、阻止、拦截我军突破四号桥地域防御工事,以达到拖延我军攻打沙巴县城的目的。

因我连所夺占敌诸高地均是敌对面前沿一线阵地,距敌较近,对敌威胁最大,双方均在各种武器有效射程之内。所以,未被占领的敌人其他诸高地仍有少部分残敌负隅顽抗,不断向我阵地射击和炮击,并派出部分兵力对我连进行袭扰。我连对任何挑衅都予以坚决回击,双方交火始终持续不断,互有伤亡,但我连始终屹立在既得阵地,使敌人不能前进半步。

期间,全连利用战斗间隙,除连火力队和各排指派一挺机枪担任值班执勤警戒任务外,各排均抓紧时间进行战斗再动员,对伤员进行了安抚和伤口重新包扎和治疗,对枪支弹药进行了擦拭保养,对工事进行了重新抢修,并做好伤员、烈士的统计上报工作。

17时40分,从沙巴县城通往四号桥公路方向,敌人用汽车派来增援部队,企图凭借部分高地残留之敌作掩护,视情况,将敌死伤的官兵、枪支抢回。因将近黄昏,距敌较远,视野不清晰,当时我们5人(副团长、副政委、代营长、我和指导员)仔细观察后,决定抓住战机歼灭此股顽敌。我迅速命令全连所有火力向敌人开火。汽车被炸毁,大部分敌人被歼灭,残敌溃逃。

战斗至19时50分,天气巨变,突然又下起倾盆大雨(越南山区这个季节的天气变化无常,白天还是晴空万里,气温40度以上,晚间却下起倾盆大雨,气温骤降到0度以下)。此时,大部分阵地被我占领,绝大部分敌人被我歼灭,少部分敌人逃窜。敌明暗火力点、工事基本被我摧毁,敌我双方对峙。我营奉命原地待命,巩固坚守既得阵地,为团翌日攻打沙巴县城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次战斗,我连共歼敌66名,伤5名,摧毁60炮阵地两个,82无后坐力炮阵地3个,高机平射阵地两个,敌明暗火力点42个,暗堡8个,汽车一辆。缴获步冲机枪36支(挺),40火箭筒两具,各种子丨弹丨、炮弹8535发。我连牺牲8人,伤12人(不含加强配属分队人员)。

八、英雄事迹,名垂青史

此次战斗中,虽然开始我连处于极其被动局面,但靠着平时严格训练培养出来的过硬战术战技和良好的战斗作风,最终成功扭转战局,期间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副指导员带领连救护保障组,从战斗打响到12时止,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危险性最大。遵照上级指示,抢救伤员烈士,要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如丢失一位伤员或烈士,就等于没有完成战斗任务。所以,救护保障组为了抢救和寻找一名伤员和烈士,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自我牺牲。有时甚至为了抢救一名伤员或烈士,几名战友负伤和牺牲。部队打到哪里,救护保障组就跟到哪里。

如抢救组战友江吴南同志,从战斗打响后,哪里战斗最激烈,哪里最危险,他就主动要求到哪里,从没考虑到个人生死存亡,只考虑到战友的生命安危。多救活一个战士,就多一份力量,也可减轻国家人民一份负担,和他人家中一份痛苦和悲伤。正是凭着这样朴实的信念,他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跑上跑下,无论是本连或其他兄弟连队战友,均一视同仁,抢救包扎治疗。他曾10次利用战斗炮火间隙和大雾能见度低的时机,从山下将10名重伤员巧妙地的背上了山,迅速及时的进行抢救和简易治疗。在第11次下山将伤员背至半山腰时,却被敌人发觉,三名越军同时向他射击,胳膊、腿部、腹部被子丨弹丨打穿,顿时鲜血直流,肠子流于肚外。在这生死时刻,他却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云南白药硬让身边的战友(伤员)吃了。急救包、止血带都给战友包扎使用了,感动的伤员热泪盈眶。阶级弟兄的生命得救了,江吴南同志因失血过多而壮烈牺牲。战后总结时,根据江吴南同志战场表现,报请上级丨党丨委批准,给江吴南同志追记二等功。

我连文书刘慧军同志,战后荣立三等功。工作积极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作战积极勇敢。战斗中与战友们并肩战斗,利用战斗间隙抢救伤员烈士,还肩负着伤员烈士统计造册,火线入党入团卡片的填写工作。一次,正当他认真忙于工作时,被敌人发觉,突然向他射击,多亏他机智灵活、反应敏捷,所幸的是文件包被子丨弹丨打窜,他本人安然无恙。

此外,当时我军阵地上,战壕、交通壕内包括兄弟连队的伤员烈士已达25人,其悲惨状况,人人见了伤心流泪。但面对巨大的伤痛,大部分伤员重伤不叫苦,轻伤不下火线。不少重伤员站立不住,就趴或靠在战壕里给战友们压子丨弹丨、拧送手榴弹,真是可敬可佩。

以上是四四六团五连连长刘同欣对四号桥反伏击战的回忆,刘连长以一个连长的视角回忆了本连的战斗经过,下面转一篇一四九师警卫连曾宪荣的回忆文章,曾宪荣时任一四九师师长康虎振的警卫员,从他的回忆文章中可以从全景的视角了解四号桥反伏击的战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24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24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