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当我走近墓园时,瞬间被这特定的场景所震憾,我仿佛看到了一列列,一队队的英雄们,在安静的注视着我,似乎在迎接我的到来。

陵园内规划整齐,墓墙非常规矩,采用传统的封土坟墓,最值的称道的是墓碑的设计,墓碑采用圆弧顶方碑,圆弧内,双向松枝捧托着红色五星,似如当年烈士所戴的军帽,军帽下英烈的名字又似如他们的脸庞。

烈士陵园里安葬有烈士532名,其中对越作战烈士291名,主要是十三军三十八师牺牲的烈士,其中有两名战斗英雄。

李启烈士,云南省富民县人(彝族),35234部队(13军38师112团)61分队战士,1979年1月入伍,1979年2月23日在369高地牺牲,终年18岁。一等功臣,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何军林烈士,四川洪雅县人,35235部队(13军38师113团)53分队战士,**党员,1979年2月牺牲,终年22岁,一等功臣,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李启,1960年生,云南省富民县人,密岔人(彝族的一个分支),1979年1月在家乡入伍。

李启入伍后直接就被分到从四川开到云南边境的13军38师112团,在4连3班当了一名战士。由于部队进行扩编补进了大批的新战士,因此不得不紧急开展临战训练,恶补各种战斗技能。

李启勤学苦练,很快就掌握了不少战斗技能。不过,有一件事令人实在哭笑不得,这便是李启在进行射击动作时总是闭不上左眼,而是两眼都睁着,当然也就瞄不准。为此他没事就专门练习闭左眼,鼻子也总跟着动,弄得满脸怪相。

后来左眼累得闭不上了,他就用手指强行按住眼皮,一按半天。战友们发现了李启的这个秘密,便经常打趣地在旁边围观。当时有人还拍下了一张李启睁着双眼进行射击动作的照片,没想到这竟成了李启的遗照。

1979年2月17日,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终于打响了。李启所在的38师112团偷渡红河,协同本师113团合围越南黄连山省坝洒县地区的越军,经过31小时战斗,歼敌560余人,打出了被中央军委称为是“自卫还击作战的第一个歼灭战”。

战斗中李启表现非常勇敢,甚至有点愣头青,连战斗队形也不看就猛打猛冲,结果打到兄弟连队的山头上去了。战斗结束后班长张仕和批评了他,李启低头承认了错误,但仍旧掩饰不住的高兴:这次战斗中他亲手击毙了一个敌人!

2月23日,112团又奉命参加进攻越北重镇柑塘的战斗。在该团前进的道路上,横亘着由219高地及其西北无名高地、369高地、312高地等组成的柑塘外围越军防御据点群。其中369高地位于柑塘磷矿西北约8公里处,西北侧与219高地相接,东南侧与312高地相连,西侧有439高地,为越军的防御核心。该高地顶部较为平缓,山脊狭窄,茅草茂密,两侧坡陡谷深,地势险要。

在219高地西北无名高地北侧山麓还有外约姆河横向流过。防守这一地域的是越军步兵345师118团3营一个连及其营指挥所,在各高地上均构筑有单人掩体、掩蔽部与堑壕相结合的野战工事,配备了高射机枪、60炮、轻重机枪、火箭筒等火器,形成纵深梯次防御。各制高点既能独立战斗,又能对主要道路、山脊形成交叉火力互相进行支援。

根据112团命令,由4连担任尖刀连,加强82无坐力炮2门、重机枪3挺、火焰喷射器3具,首先攻占219高地西北无名高地和219高地,然后掩护5连攻占369高地,打开全团的前进道路。23日拂晓7时,战斗正式打响。

李启所在的4连1排担任尖刀排,由排长李仕成率领,在上级组织的炮火掩护下迅速前进。由于冲击沿途长着密密麻麻的高深茅草,不便行动,李仕成就带领全排人员以手掰、脚踏、身体滚的方式向前跃进。

李启有了上次战斗的教训,这回就紧紧跟着班长张仕和前进。当1排运动到距离越军前沿百余米的外约姆河北岸高地陡崖时,遭到越军轻重机枪的猛烈射击,先后伤亡9人。

连长王华金、指导员穆忠成立即指挥重机枪火力压制敌人,掩护1排冲击。为减少伤亡,节省时间,李仕成带领全排人员从3米多高的山坡陡崖上滚下来,尔后迅速穿过公路,又徒涉了水深及腰的外约姆河,终于逼近了219高地西北无名高地。

这时上级炮兵又对越军前沿阵地实施了炮火压制,李仕成则将全排分成三路,在炮火支援下向无名高地发起勇猛冲击。

从东北侧进攻的1、2班组成小群多路,互相掩护,迅速冲上了无名高地。李仕成带领3班从西南侧冲击,连续用手榴弹消灭了多个拦路的越军火力点。

激战中李仕成的额头被越军掷来的手榴弹炸伤,通信员要给他包扎,他怒声喊道:“包起来还怎么打仗!”随即一把抹去流到脸上的鲜血,继续指挥冲击。李启则紧随班长张仕和往上冲,和全班一起勇猛突破了敌人前沿。

当1排距离顶部堑壕200余米处时,无名高地上的越军急了,出动十余人向下进行反冲击。李仕成立即指挥全排抢占有利地形,要求把敌人放近了打。当这股越军进至距1排30米左右时,李仕成手一挥,全排一齐开火,当即毙敌大半,剩下的越军转身就跑,连阵地也不要了,一窝蜂逃向东南侧的219高地。1排乘势前进,一举将西北无名高地攻占。

战斗结束时张仕和转头问旁边的李启:“你打死几个?”李启笑着伸出两个指头说:“两个。”张仕和又问:“打了几枪?”李启答:“两枪。”张仕和也笑了,这个从前闭不上左眼的李启,如今两枪干掉两个敌人,不再是个毛头娃子了!

根据团营命令,4连将2排也投入战斗,协同1排继续进攻219高地。经过55分钟连续攻击,又将219高地攻占。下午15时,在上级炮火掩护下,4连再接再厉向越军核心阵地369高地发起突击。

从219高地到369高地距离约1000米,沿途都是一人多高的茅草,行进困难。4连1、2排不顾已经连续战斗8个多小时的饥饿疲劳,顽强地手拨脚踩及滚压茅草前进,一口气向前冲击了400多米。

369高地上的越军集中冲锋枪、轻重机枪、高射机枪、40火箭筒、60炮等火器拼命阻击,眼看4连越冲越近,此时战场上正刮着5、6级的南风,为阻止中国军队推进,在369高地上指挥的越军大尉营长丁国仕命令手下打出一排燃烧弹。

这一下把山上的茅草引燃,火苗蹿起两丈多高,借着风势很快形成一片火海,带着滚滚浓烟向正在冲锋的4连飞扑过来。

面对猛烈的火势,连长王华金命令1排绕过火墙从西南侧迂回过去。1排刚刚跳下一道陡坡,便遭到369高地和西侧439高地的越军火力射击,负伤7人,前进受阻。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23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23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