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听,军号再次响起看,我们昂首屹立

您就是一面旗帜,引导我们不畏艰难迎头而上

您就是一座丰碑,纵然崇山峻岭抬眼便能看到您

冯开增是我同乡战友,我们同一列火车到广西,他是一连五班的兵,他的班长冯其波来到冯开增的墓碑旁,班长的一跪,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一个战壕的战友啊,亲如兄弟。

一连参战老兵从南山烈士陵园祭拜完毕后来到了友谊关。

友谊关是我国十大名关之一。位于凭祥市西南端,322国道终端穿过友谊关拱城门,与越南公路相接,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和国家一类口岸,距凭祥市区18公里。

友谊关最初叫雍鸡关,后改名界首关、大南关,明朝设镇南关。1953年1月,经当时的政务院批准,改称睦南关。196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友谊关。

友谊关海关大楼。

越南口岸大门。

三月十日上午,一连参战老兵参观完友谊关后,又赶往叫条屯,看望当年的老房东和众乡亲。

叫条屯原属宁明县夏石公社白龙大队,现在区划调整后又隶属凭祥市上石镇白龙村。

叫条屯坐落在322国道北邻,四面环山,村前有一水塘,环境优美而又安详。

冯其波代表连队(连长吴添福嗓子不好说不出话)感谢叫条屯的乡亲们对一连的关怀为支持。

上石镇政府领导欢迎一连再一次回到叫条屯。

白龙村委主任致欢迎词。

叫条屯当年的生产队长回忆一连住防叫条屯的情况。

我跟着英雄的七班战士来到房东家。战友们还清楚的记得,在走上战场的那一天,可亲可敬的房东,把家中仅有的两只鸭子杀了,给战士们送行。

总有说不完的话,总有啦不尽的呱,四十年太久,希望老兵经常来走走,看看叫条屯的巨大变化。

衷心祝愿叫条屯的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

大家还记得我在127师380团侦察参谋曹向东的回忆文章缺少的一段吗,那是他们第一次进入越南境内抓舌头,曹参谋把其中最精彩的抓俘虏这一节加密了,当时转发时我和大家一样非常遗憾。

现在补发这一段战斗过程,接在3494楼之后,3495楼之前。

我们在漫漫黑夜中静悄悄的等待着。天上的雨从凌晨五时起就停下来了。雨停下来后,整个阵地顿时显得极为安静,这种安静真是让人感到恐怖和可怕!

时间在一分一秒中过去。这时,我听到越方村庄传来几声清晰公鸡的打鸣声。同时也传来了几声的狗叫。

又过了半个时辰,我看到了山下村庄有灯光出现,这灯光告诉我,越方村庄里已有人起早床了。又过了一会我又听见村庄里发出“叽呀”的木门开门声。接着陆续不断出现“叽呀、叽呀”的开门声和公鸡的叫声,越方村庄里已有人走动。

又过了一阵,天空渐渐亮了起来,东方露出鱼肚白。我已能清楚的看见越方村庄全面貌了。我们山下越方村庄,离我们只有300米左右。这时我特别注意到从越方禄平县方向的支马公路线从越方村庄门前过,并又刚好绕经我们山脚下过。

在我们山脚下这条公路的一个上坡的拐角处,有一个独屋我已看得非常清楚,这个独屋离我们的距离约为100米,距离很近。我对这个独屋一直存忧虑。因为我们稍有动静就极易被这个独屋的人发现。不过通过我的观察,这个独屋一直没有任何动静,我分析很可能这个独屋离我方太近,也紧靠前沿,这户人家可能已经搬走了。当然这只是我的分析。我们还是要小心翼翼才行。因为这个时候我们还是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慢慢的渐渐亮了,村庄里已传来了村民用锅铲在锅里炒菜的声音,并冒出了炊烟。我们还能听到越方村子里有人讲话的声音了。我们三人把整个身子全部埋在战壕里,不敢再露头了,如果露头就有可能会暴露。其它的几个战斗小组的战士都在草棚内,只要他们不发出声响就不会被敌人发现。

这时,我最盼望的是敌人早点上山,而且是越早越好,因为在敌人村庄后面的西南侧,有几个高地要比我们所在的礼由山高,而且我们全部潜伏人员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在一个下坡处,这个位置对我方来说是反方向,而对敌方来说则是正方向。我们稍有不慎就会被敌人发现。

天已大亮了,如果时间长了,敌人从我们前方几个高地居高临下向下观望,我们一定会被发现。不过庆幸的是敌人没有向我们所在的位置仔细观察,否则,敌人是很有经可能发现我们的。这也是万幸呀!

我和叶建民、张平修三个人在寒冷的夜里深水的战壕内趴了已好几个小时了。人已极度疲劳。我这时很小声的对他们两说:“坚持,不要暴露目标,坚持,坚持!”我当时的声音很小。这时,旁边的草棚里379团侦察参谋徐乃飞厉声说道:“谁在讲话?从现在起,不能讲话了。”这是我才知道,我这么小的声音还能传二十米远。看来,从这时起,什么声音也不能发出来了,现在就是两个字:坚持。

正当我在焦急的等待敌人上来的时候,突然,我们清楚的听到山下有人的活动的声音。这时我看了一下手表,时针指向8时15分。这时,在第二个草棚里谭正华副连长发出了急切的声音:“敌人上来了,准备战斗!

我的神经突然一下紧绷起来,心跳也突然加快。我以最低的姿势向下观察。

我发现在山脚下,有20多个越军成战斗队形慢慢向山上走来。敌人据我们只有100米左右,最前面有3个敌人,在这3个敌人后面约30米左右有4个敌人。再后面80米左右有十几个敌人。前面三个越军明显是一个战斗小组,这与我平时观察的情况有很大的区别。敌人在47号界碑上一般情况下是7至8个人,最多时也只有10人左右,今天怎么上来了这么多敌人,我感到非常奇怪。

我当时立即警觉起来,看来敌人很警惕,很可能有所察觉。难道我们暴露了目标了吗?但是,我想应该不会。昨天的一场大暴雨是对我们行动最好的掩护。我当时脑子里一闪:最大的可能是敌人怕我们利用昨晚那场大雨潜伏到敌人阵地,所以今天他们提高了警惕。看来敌人也是很有作战经验的。他们是不是因为心存疑虑而增加了兵力呢?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21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21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