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父亲,又要工作,又要供女儿上学,还要把女儿带大成人,这里面的艰辛可想而知,真是不易啊!
邱翻译的女儿很文静,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作为一名在美国长大的姑娘,能安静的与自己的父亲一起度假,很不易了。没有西方年青人的独立特行。虽已是27岁的大姑娘了,但要是不说她的实际年龄的话,还以为是一名高中生呢,完全没有她这个年龄的成熟样子,显得很单纯。
在看望袁敏母亲的头一天晚上,我们在一起商量着送点什么,说些什么,注意什么,大家都在出主意想办法,有的说送鲜花,有的说送营养品等等。
最后商定,不要送花,因鲜花存放的时间较长,怕她老人家一看到花就想起了袁敏,也不要说袁敏不在了,我们都是你的儿子等等。
总之,凡是让老人伤的事,都不要提。
第二天,我们吃完早餐。决定晚一点去,让她老人家休息好。在上午十半点左右,我们带上一点礼物,在战友朱祥生的带领下,来到了袁敏妹妹住的小区。袁敏的父亲已去世多年,他的妈妈就一直跟自己的女儿生活在一起,戴越也早早的在这里等候我们。
这是一个七层楼的楼房。共有两个单元,住的都是原武汉商业局退下来的老同志。这个楼不是电梯房。几年前,武商集团老总为了照顾这些老同志,专门要祥生负责安两个电梯,祥生用了半年时间把两部电梯安好了。
袁妈妈住在第二单元四楼。我们上去后,老人家专门在门口迎接我们。我一进门,就向她老人家介绍,我是袁敏的战友曹向东。
老人家立马说,哦,曹参谋,对,对,对!
她说到这里,立即对我露出的会心的微笑,我们之间立即有了亲切感。
我们请老人坐下,还没有坐稳,我们一行人就急着拿出手机争先恐后地跟老人家合影,生怕失去了这个好机会。
我们所有人,都分别与老人家合影。邱翻译和他的女儿紧紧的挨着袁妈妈照了很多照片。
袁敏的妈妈今年85周岁,满头银发。虽已是高龄老人,却皮肤圆润,明眸皓齿,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很有精气神,说话中气很足,特别是她老人家的思路非常清晰,这一点让我十分敬佩!
她老人家是河南人,虽在武汉生活了一辈子,但是,浓浓的河南口音丝毫没有变,言谈举止中即显的大气,又和蔼可亲。
参战后的几年里,我每年都来看望她老人家。但是,那时我看到的是老人家心中的痛楚,我心中十分矛盾,我来看她老人家是给她带来了快乐?还是一见到我,就想到了他牺牲我儿子而带来痛苦呢?后来,我就来少了。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是在“见与不见”的矛盾之中。
老人家虽已八十多岁,但气度不凡,颇有明星范!她很乐观、开朗,也很健谈,坚忍中充满了乐观!她老人家的这种状态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几个人紧张的心情一下子舒缓下来了。
袁敏的妹妹是我第一次见面,她长得与袁敏很像,身体很好。平时的主要任务就照顾好她妈妈,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这话一点没有错。
为了让老人家高兴,我们都七嘴八舌不停的与她拉家常,老人家非常开心。
就餐时一直很热闹,我们都不断的给袁妈妈敬酒,她老人家的口味不错,饭量还行。看到她老人家很健康,我们所有在座的战友都很高兴!
吃完饭后,朱祥生安排我们一起陪邱翻译和他的女儿去看黄鹤楼,袁妈妈一直要目送我们走。
临别之时,邱翻译给袁妈妈一个深深的拥抱。看到这一刻,我的心一酸,眼泪差一点流了出来,这种感觉只有我们一起生死考验的人才能体会到。
邱翻译也实现了他专程从美国回来看望袁妈妈的愿望。
第三天,邱翻译就要离开我们了,他还要到国内的几个兄弟姐妹那里看一看,还要到越南去看一下她的二哥和他的同学,他也表示,以后经常回国内来与战友们相聚。
全国部分省市参战老兵2017年3.25清明节扫墓活动主会场。
他们之中,许多人还来不及给予他们的子女以父爱,许多人甚至连人生中最浪漫、最美好的感情都未曾经历,就将他们那风华正茂的生命永远留在了祖国的南疆,鲜活的生命,变成了一个冰冷的符号,永远刻在了坚硬的墓碑上。
为了国家的安宁,为了疆土的完整,他们抛妻弃子,将满腔热血洒在了脚下的这片热土,用生命换来了宝贵的和平。让我们永远怀念他们!
每一座坟茔下都是一个年轻的生命,每个名字后面都是一个卫国的忠魂,坟头上那一朵朵盛开的小花,都是曾经飞扬的青春。
吴丕权烈士生前任161师482团特务连连长,在攻打650高地时壮烈牺牲。
吴连长牺牲后,连长的爱人刘玉琼谢绝部队的关照,带着三个孩子和连长的老父亲回到家乡,一人含辛茹苦拉扯孩子们的生活、学,把子女培养成人。
连长的父、母亲在刘玉琼的精心照料下安享晚年,分别94岁、86岁高龄福寿终成。
今天,482团特务连的老兵们来为吴连长扫墓,他们也相约了刘玉琼老嫂子及全家一起来到了凭祥。
吴连长牺牲时女儿还没出生。
两位连长都在482团,战时482团就在我们右邻,保障55军进攻谅山的右翼安全。
482团主要任务是,攻占奇穷河北岸制高点650高地,炸毁奇穷河大桥,截断同太公路。由于该团在郭蛮被伏击,攻击不畅,55军前指遂将炸桥任务转交给了在559高地防御的我们494团,494团派出一连攻占桥头制高点巴别山,得手后伺机炸桥。
两位连长同年入伍,同为连长,同一天牺牲,还是同乡。现在又并肩而卧,想必天堂中不会寂寞。
今天吴连长的兵和吴连长的家人前来扫墓,悲戚之情,催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