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黄吴荣从右侧,刘建华从左侧消灭了进入第一道战壕的敌人,夺回了阵地。我们夺回第一道战壕后,我又对兵力进行了调整。由于炊事班是非战斗班,武器不是每人一件,李合伏,侯保平手中没有武器,就不断帮助黄吴荣的冲锋枪压子丨弹丨夹,黄吴荣的冲锋枪多次打得枪管烫手发红。
从11日19时到12日1时许,我指挥炊事班与敌激战6个小时,英勇顽强、机智灵活,不断变换射击位置,用半自动步枪、冲锋枪、手枪、手榴弹和缴获的轻机枪,打退越军8次冲击,歼敌70余人(其中黄吴荣只身歼敌近30名)。
战场上敌人投入的兵力在不断增加,在山脚下,公路上枪声响成一片。战斗间隙我从山头上观察了整个战场,虽然是夜里,但敌人射出洩光弹的道道闪光说明了他们的位置,“哒哒”一串子丨弹丨射向山头,“哒哒哒哒”又是一串子丨弹丨射向天空,在山洼里,在公路上,到处都是洩光弹的闪光。我看着这场面,突然感到这很像天安门放礼花的样子,一会儿是单发,一会儿是连发;一会儿是直射天空,一会儿又斜射山头,淡淡的黄色,明亮的白色,交织在一起,十分壮观,在我脑中这只是短短的一闪念,很快我不敢再往下想了。
在战场上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我没有更多的心情再欣赏下去,我的思绪拉回到战场上。
越军正是学了我军近战夜战的打法,并且在今晚的战斗中有了更多发挥。他们把我连防守的几个山头分割包围,使用了大量的洩光弹,看上去似乎有很多越军,要给我们造成心理压力。随着洩光弹的闪亮沿着公路不断地向北延伸。我意识到,我们回国的退路被切断了。越军在不断地向北,向边境推进。
七连依然坚守着612高地,我和炊事班顽强地打退越军的一次又一次冲锋,牢牢地守住了我们的阵地。
此时,已过午夜,连长接到营里“发起进攻”(意指撤退)的命令,全线各部队都开始撤退了,但七连一直在与越军激烈的交战中,一时很难脱离战场。
越军虽然利用夜暗进攻得很凶,但也暴露了弱点,敌人每次进攻时不停的说话和叫喊,暴露了他们的位置,让我们有了准备的时间,为了不让越军对我们阵地造成致命的威胁,我们人少尽量不要形成短兵相接的局面。越军一露头就迅速地把他们打下去,并向山下不间断地投掷手榴弹,防止敌人隐蔽迅速地接近我防御阵地。越军一旦被打中就能听到他们的哭叫哀嚎的声音,战斗仍在继续。
可能上级迟迟未见七连回撤,“七连被包围了”,营、团、师不断向上请求,要求组织所属部队给予越军反包围,从而解救七连。因此,七连的命运备受各级领导的关注,开始不断地询问七连的情况。
当然后方发生的这一切我在炊事班阵地是无法知道的,我依然专注在与越军的交战中。三排和一排两个高地没有遭遇大股敌人的攻击,并在接到命令后,先后撤离了战场。由于夜晚的混战,他们也没有按原定路线撤回,各自灵活选择撤退路线,造成了分散突围回国。
防御公路边的二排受到东面越军的大举进攻,炊事班受到北面越军的偷袭不成后的强攻,切断了我连二排和炊事班北撤回国的退路,处于半包围的态势,一时难以脱离战场。
连长和二排先后从炊事班阵地后面的半山坡撤向612高地主峰,同时派号兵吴爱国来通知我,全连撤退。我问往哪里撤?吴爱国迟疑了一会,答道:“连长带着二排向山上去了”。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全连情况比我想象的要糟。
通信员王太欣对自己那晚的作战行动进行了回忆:“11日晚上,我完成连长交给我向三排下达撤退命令后,返回到连队指挥所时我却愣着了。到处是丢掉的零乱东西,借着昏暗的月光看到有一位重机枪连的战友倒在阵地堑壕边沿上,我推推他没有动,这时发现他的喉管已被炸断,他已经光荣牺牲了。
堑壕里只有我一个人,山下三十多米远的越军正在叫喊着向阵地冲来。我在堑壕里端起冲锋枪向山下猛烈地扫射,同时还投下几颗手榴弹,山坡下传来了越军的哭叫声。
我趁机沿着陡峭的山坡向上爬去。刚爬到一个山坎正要向上跃起时,一支冲锋枪就对准我的胸口,听到一声“谁”,“我”,对方问“小王”,“是”。七班副班长黄吴荣的冲锋枪已经对准了我。我知道找到了自己的队伍。原来是指导员蔡宁和炊事班的同志们在山上。幸运的是七班副班长黄吴荣手中的冲锋枪没有开火,要不是早就没命了。”
二排长周石碰回忆,当时是战斗间隙,他没有见到连长,只是由号兵吴爱国传达命令:“边打边撤”。
连长和二排已经撤退后,我的右侧完全暴露给敌人,夜晚敌人摸不清山上我军的兵力,不敢快速进攻。从王太欣和吴爱国报告的情况来看,我意识到形势很严峻,但我想到的是,必须把炊事班带回国。
“撤退”,一种情况是在没有发生战事的情况下按时撤离阵地;另一种情况则是在双方激烈的战斗中退出战场。要做到安全撤离战场全身而退,是历来战争中最难打的战斗。我必须稳住部队,收拢人员,进行有组织的撤退,尽快与大部队汇合。
我首先请求接应,命令号兵吴爱国上612高地主峰追上连长,要连长安排机枪火力在途中掩护接应炊事班。第二伤员先撤。为了不引起恐慌和伤员的安全,我一边组织战斗,一边悄悄地安排两名战士带上负伤的三排长,先行撤离上612高地主峰与连主力汇合。第三,组织断后火力,保证炊事班安全撤离。
在伤员三排长撤离约十多分钟后,通知其他人有序撤离,并安排黄吴荣的冲锋枪断后掩护。当我们爬到半山腰时,就听到下面越军的叫声,随后看到许多手电筒在我们的阵地上照来照去。当敌人发现了我们的撤退方向,开始向我们射击,但越军不敢贸然追击。就这样我率领炊事班边打边撤离开了阻击战场。
我带炊事班到达612高地主峰,没有看到连队其他人员。我马上在高地上放出警戒,从612高地主峰向下观察战场形势,就更清楚越军为什么一定要攻下我们刚才坚守的小高地。612高地离公路较远,而炊事班和二排据守的小高地处于越军北上追击我军的关键位置,越军为了部队北上的安全,必须要夺下这个小高地,炊事班阵地恰恰是这个小高地的制高点,因此越军反复进攻就是为了夺下这个制高点。整晚的战斗,在公路西侧的炊事班和二排的阵地,以及公路东侧的九连一排阵地都处于整个战场的漩涡中心,因此战斗尤为激烈。
现在与大部队完全失去了通信联系,上级不了解我和炊事班的处境,我也不知道后方发生了什么,一切都要由我自己决定。我叫来三排长、司务长和炊事班长,分析当前的处境。看到山下公路上向北远去的洩光弹和枪声,我们已经身处越军的后方,不可能按照原来的路线走公路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