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下面转一篇128师383团三营七连指导员蔡宁的回忆文章《612高地阻击战》,感受一下回撤时的惊险经历。

1979年2月27日—3月12日,我们连队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虽然出境作战只有短短的14天,但经历的三场战斗,特别是612高地阻击战令我终身难忘。这一段尘封了40年的历史,作为当时七连的政治主官和那场残酷战斗的现场指挥员,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有必要把那场战斗的真实过程告诉人们:那是一场极其激烈而漂亮的阻击战,在不到24小时的时空里,所发生的残酷、戏剧性非亲身经历者难以想象,特写此文为纪念对越自卫还击战40周年,同时也是对七连612高地阻击战牺牲的四名烈士(回撤时在边境踩雷牺牲的候振元)战友表示深深的怀念。

随着我军攻克越北重镇-谅山,达到了整个对越还击作战的目的,中国政府于3月5日宣布撤军,配合友邻部队攻克谅山的43军主力于6日开始沿禄平至支马公路后撤回国。奉43军命令,孔宪礼师长指挥128师担任全军后卫,交替掩护,坚决阻击越军通过支马公路对我军主力进行尾随追击,保障全军的回撤安全。

1979年3月10日晚上,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回撤,我连在营的编成内,配属重机枪3挺,奉命进入越南禄平县龙头村西北侧612高地地域组织防御,阻击越军338师460团北上尾追我军主力撤退。具体部署如下:一排配属重机枪1挺扼守612高地主峰,主峰东北至西南长1000多米;三排配属重机枪1挺扼守612高地南侧山腿;连指挥所、二排、炊事班扼守612高地东南山腿。东南山腿实际上是一个西北高、东南低的小高地。这是卡住公路阻敌沿公路尾追我撤军主力的关键位置。炊事班位于东南山腿北端,也就是小高地的制高点。虽是制高点,但处于全连防御的侧后腰部,是越军不易接触到的位置,连指挥所位于东南山腿中部,二排配属1挺重机枪扼守东南山腿南端,正面阻击沿公路北上的越军。值得一提的是,越军战前就在3个高地上,紧靠公路、朝北方向修筑了防御工事,阻止我军初战时的进攻。这些工事刚好为我连组织防御所用,第二天一早各班开始改造和加固工事。

11日上午连长易校朝从营里接受命令后,立即召集各排长和配属分队干部传达上级命令。前几天我军后撤部队交替掩护,回撤很顺利,越军只是尾随,没有发生战斗。

为保证今夜全军所有部队撤回国内,七连所在的三营作为最后回撤的部队,必须死死卡住从越南禄平至我国边境小镇爱店的公路,切实保障兄弟部队安全撤回。

根据营里通报:我连在公路西侧,九连一排在公路东侧的无名高地,再往东是八连。营指挥所在七连北边的高地上,与七连隔沟相望。七连处于全营最前出的位置,又紧紧地贴在公路边,成为整个防御的关键部位。

连长传达上级命令:我连坚守阵地的最后时限为12日零点。在连长传达完命令后,作为指导员的我,进行了简短动员,告诫全连:虽然前几天撤退都没有发生战斗,但现在我连所处位置十分重要,是越军尾追我军主力的必经之路,必须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防止越军最后的疯狂。从思想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绝对不能有轻松麻痹情绪。要求各班排长对战士们进行教育,要立足于打,一定要打好最后这一仗,这是我们战场立功的最后机会。

排长们回到各自阵地,进行动员和加固工事做好战斗准备。

中午时分,前方传来的枪炮声,打破了战场的平静。不断有战士报告,在612高地的南面远处的山头上出现了越军,到了下午可以从望远镜看到,在更近更多的山头上出现了越军,并且伴有隆隆的汽车和坦克开进的声音,敌人越来越近了。

我们军、师炮兵开始对越军实施炮击。“好,打中了!”“快看,那个山头又打掉几个越军。”阵地上不断发出战士们的叫好声,情绪极为高涨,对即将到来的残酷大战缺乏必要的警觉。

对于我们这支刚刚经历两场激烈战斗和十多天战争洗礼的连队来说,战士们已经是具有战斗经验的老兵了。他们不再惧怕战争,更想在战斗中为牺牲的烈士报仇。一个下午这种远程的炮击持续不断,然而这些分散的炮击没能阻止越军的行动。

傍晚,大批越军借着慢慢降下的夜幕开始北上,逐渐接近我连阵地。越军沿公路两侧山脚下,分成两路快速前进,然而到二排阵地前面的公路时,已成死角,我们无法看到山脚下越军,只听到公路东侧的九连一排阵地传来激烈的枪炮声。

晚19时30分营指挥所通报七连,越军一个连避开我连防御正面,从山脚下公路边绕过二、三排阵地,利用夜暗沿着山沟向炊事班阵地迂回,试图从东南山腿的北侧发起进攻。

很明显,越军凭借他们对这个高地的了解,企图利用夜战从这里打开缺口,割裂我防御体系,将全连拦腰斩断,尔后各个击破。

我与连长易校朝商量:炊事班非战斗班,兵力火力薄弱,对这种突发敌情的处置有可能失之慌乱,必须要有人去指挥,当时三个排分散在三个山头,要抽调一排或三排的兵力根本来不及,二排离公路最近,应该是敌人进攻的主要方向,也不能抽调兵力,于是,我向连长提出,我带通信兵李本义先去炊事班组织防御,尔后由连长再抽调兵力支援。

现在想起来有些后怕,炊事班只有几支半自动步枪和少量手榴弹,怎么抵挡那么多越军的进攻。我和通信员沿着小高地的山脊快速向山顶跑去,我在向炊事班阵地运动的同时,发现地势对于我们防御十分不利。不论从山脊和山顶往下看视线十分有限,看出去二三十米就是向下的陡坡,而无法看到山下的敌人。

也就是说,我们看不到敌人向上运动,当我们能看到山坡上敌人时,就已经离我们很近了。这种地形同样使得越军的进攻受到影响,他们看不到高地上我军的兵力部署,不敢贸然大规模进攻,这为人少火力弱的炊事班夜间防御争取了时间。

当我和通信员到高地的顶端时,看到炊事班的战士们还坐在山头上休息,完全是一副等待撤退悠闲的样子,对山下发生的一切全然不知,如果我这时候不赶上来肯定要吃大亏了。我低声喊了一句:“敌人上来了,马上进入阵地!”大家赶紧跳进堑壕。

炊事班阵地有两道向北防御的弧形堑壕,第一道堑壕长约百米,并构筑了射击掩体,我迅速把炊事班原有的三个战斗小组作了调整,将他们由东向北、向西依次带入各自的防御位置。

司务长管国清带侯振元、黎雪钢、侯保平、李合伏防守第一道堑壕右侧约60米的地段,这也是我们防御的正面;副班长刘建华带崔旭成、李建标防守第一道堑壕左侧约50米的地段;班长黄玉胜带陈全国、王幸福防守第二道堑壕。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2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2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