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团侦察参谋程思光也是河南人,他的性格和徐乃飞参谋截然相反,判若两人。他为人谨慎,说话轻言细语,谈吐温文尔雅,若从他的说话声音语调来看怎么都不像一个侦察参谋,反倒像一个文职人员;程参谋胆大心细,思维缜密,分析判断能力很强。他的话语不多,但是往往言简意赅,一言中的。
他们这两个人不同的性格,在我们第一次捕俘中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我和四班长袁敏对礼由山多次进行抵近侦察。
特别是入夜后,我在距越军主阵地最近距离不到一百米处通过多次的侦察,我发现了这个山上的守军有一个规律和极有价值的秘密:
石碑山越军晚上一般相对比较安静,但是每到晚上十一点至十二点这个时间,总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阵地上的守军讲话声音突然比平时多了起来,声音也大了许多。
他们平时很少有人抽烟,但是一到这个时段,抽烟的人突然多了起来。他们划火柴、点烟我都能观察得非常清楚,而且这个时候阵地上的越军还故意的暴露目标,在淡淡的月光下我还能看见越军有时会走出战壕,露出半个身子。他们抽烟时烟头上的红火清晰可辨,而且伴有拉枪栓的声音,手电筒四处乱照。但是热闹了一阵子以后,特别是到了半夜十一时左右,敌方阵地上突然安静下来,再也听不到讲话、拉枪栓的声音和其他的任何动静了。
我们又在凌晨三点至六点这个时间段,对礼由山进行反复抵近侦察,没有发现任何动静。但是,每天早上八、九点以后我们就又能够看见敌人在阵地上活动的身影。
为此,我与侦察四班长袁敏对47号界碑之敌进行了分析,敌人的活动规律是:
白天敌人在阵地上整天活动,一般比较隐蔽;晚上十点以后:讲话、抽烟、拉枪栓、打手电筒—晚上十一时前后:销声匿迹—早上八、九点钟左右敌人出现。以上敌人活动很有规律,几乎天天如此。
为此,我分析:敌人是每天晚上十二时左右离开阵地,回住地休息。每天早上八九点钟左右再到达阵地。而且天天如此。
因为即使是在夜里越军在阵地上睡觉的话,也不可能没有放哨的,既然有放哨站岗的人就不可能没有一点动静,而每到夜里十二时以后敌人阵地上一点动静也没有,这只能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敌人每天晚上十一时左右撤出阵地回家休息,第二天早上八点钟左右又来到阵地了!
我当时感到,敌人太得意了!他们在晚上撤下阵地前闹那么一下子,给我们一个他们晚上一直还在阵地上的一个假像。敌人也太低估了我们的智商,把我们侦察兵在当小孩子在哄骗。
我把我对敌情的分析判断跟袁敏作了交流。他对我说:“从我们侦察的情况看,你的分析是准确的。但是敌人也太大意了呀。他们是很有作战经验的。为什么如此大意呢?”
我对袁敏说:“这说明敌人对我们是否要打越作还抱有一定的幻想。再说每天晚上坚持在阵地上坚守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看来,敌人一是对我们是否会发起攻击还抱有幻想,二是还是敌人害怕艰苦。三是他们低估了我们的智商和军事素质”
听完我的分析后,袁敏对我说:“从敌人活动的规律来看,你的分析是对的”。
说实在话,我虽然是这么分析的。但是,敌人是不是真的是这样的规律,我还不能真正确定。因为当时很年青,可以说是初出茅庐。再加上战争不允许我们犯一点错误。实事求是的讲,我对自己的分析还是没有完完全全的百分之百的把握。因为战争的规律的变化实在是太诡异了。
但是,在一次我与381团程参谋的一次交流中,完全坚定了我对敌人正确的分析判断的信心。
1979年2月1号的那天早上6点钟多钟,我和袁敏一起再次到47号界碑的礼由山进行抵近侦察。因为,抵近侦察距离敌人的阵地很近,所以,每次抵近侦察一般都是我和袁敏两个人,最多时也不会超过五个人。那天我们侦察的情况与平时发现的没有什么变化,仍然是早上8时前没有发现敌人,到了8时以后就能看到敌人的动静了。到了上午10点钟,我和袁敏正在观察敌人的活动情况,这时我发现我的身后有动静,我回头一看,是381团侦察参谋程思光独自一人向我们俩悄悄接近。我看他的后面没有战士,我知道他是一人在活动,这也是我们的活动特点,靠近前沿时,人越少越好。
他来到我们俩身边,我和程参谋简单的寒暄了两句。程参谋小声的对我说:“我对这个高地也进行了多次的侦察,我发现了敌人一个活动规律:这个高地上白天都有敌人在活动,到了晚上,天黑以后敌人也并没有什么大的动静。但是一到晚上十一点钟左右的时候,敌人又是讲话、又是抽烟、又是咳嗽、又是打手电筒、又是拉枪栓。但是,到了十二点钟以后,就再也听不见敌人的任何动静。一直到第二天的早上八、九点钟我们才发现有敌人活动”。
我听到他的分析,我感到程参谋是一个心很细的人。他的观察与我们的观察完全吻合。
他接着用很肯定的口语对我说:“敌人的活动规律证明:他们是每天晚上十二点钟左右撤出阵地,回到驻地休息。第二天早上八、九点钟左右再来到阵地上。”
他的分析与我之前的分析完全一样。他的分析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我当时十分兴奋,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一个捕俘的方案立即出现在我脑海中,敌人的这个活动规律给我们一个最佳的捕俘方案:晚上十二点以后我们摸到越军阵地。做好战斗准备,待第二天早上敌人上阵地时在实施抓捕,这是最好的方案。
因为,在深夜我们要想神不知鬼不觉的摸到敌人阵地而不被敌人发觉,几乎是不可能的。经过战争的人都知道,战场上的寂静是很可怕的,走到边境上,你就像进入了鬼城,出奇的安静。连鸟类的叫声都没有。这些动物也都跑得无影无踪。
我们一直盼望着的抓舌头战斗终于来了。
春节刚过,侦察组建连召开干部会议,会议确定:拟在47号界碑即礼由山捕俘的方案。这次会议是在晏副参谋长和组建连指导员郭光涛的房东家里开的。会上还摆了简易的沙盘。对47号界碑的礼由山地形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会议提出了几点要求:
一是要作好在礼由山捕俘的准备工作,要挑选精干的人员分别担任捕俘、掩护和接应的任务;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礼由山越军的观察,进一步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掌握敌人活动特点;
三是注意保密,仅限侦察分队干部知道。
为了作好捕俘准备工作,我团侦察排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