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半年之后,学习审査工作全部结束,238人中,大部分战士继续留在部队直至服役期满,数名军官被判刑。对这些军官的处理很严厉,全部清理出部队,大多数人带着有历史污点的人事档案转业回原籍,不少人受到了开除军籍、党籍或干籍的处分。被解除武装的这些战士,在越南人的枪口下痛苦而屈辱地度日,沦为战俘。

虽然那段日子,被俘的战友在越南艰难的度过,但他们的心始终和祖国紧紧相连,回国后得不到人们的理解,这部分战友无形地受到了多方面的压力,许多人几十年抬不起头,只是低着头走路,甚至这块心病永远地压在他们的心口上,有些战友已带着这块沉重的石头走完了人生路,将这块压在心头一辈子的石头含泪带进了坟墓!今天我们要说:他们都是英雄,是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我军被俘人员中只有七名干部被追责,分别是448团副参谋长付培德,一连连长李和平,一连指导员冯增敏,一连3排排长何昌健,八连连长刘兴武,八连指导员李铁桥,八连2排排长靳波。

被追责的全是增援二营的一连八连的干部,而二营也有干部被俘却没被追责,我想,这是战斗而降与不战而降的区别吧。

一连八连的干部如何被追责以及以后的命运如何呢,正好有几篇帖文及一连3排排长何昌健的自述,了解那一段尘封的历史。

我曾关押中越战争中我军部份归国战俘(余光华网名渔歌)

一天看守所大门外,来了七八辆车组成的车队,押送来的是我军部分归囯战俘,大概有十余人。他们原是50军150师448团的军官,这一天是1979年12月28日。他们之中给我印象深的有两个连长、两个指导员和两个排长以及一个副参谋长,几个营长关进来后很快被送走了。

看守所里面的监狱是个四合院,东面在墙的上面建有岗楼,岗楼上的哨兵负责监视监狱院坝,被关押人员在监室外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监室内的情况则由内勤战士从门洞中窥视),它是全所的制高点,位置十分重要,如发现异常情况可制止或鸣枪、拉预警电玲。

值班室工作由正副班长负责,具体是通知各岗哨的替换工作、负责对外接待、联系和开关监狱门等。

如果有人来探监,值班室人员则负责监听,他们坐在探监者和被探监者之间,看着双方掉泪,他们就象一道不识风情的墙,阻隔了人间的亲情和爱情。其实他们的内心也倍受熬煎,我常见我们班长边给我们讲述经过边不停地摇头叹气,深感不安和愧疚。

监狱有作息时间,一日三餐的生活费标准与我们战士一样。全所除军官在家中吃饭外,其余战士、劳改班人员和被关押人员都是吃一个炊事房做的相同的饭菜,只是就餐地点不同而已,管饱。

被关押人员早上起床后先在坝子中间跑操,然后是个人卫生和早餐时间,一般是吃馒头稀饭,内勤战士要轮换开关监室,8至12时是在监室看报和活动时间,多数情况是与劳改班人员在监狱内做些简单劳动,如晒选辣椒、纺麻蝇等,午饭后有午休,下午或继续劳动或在室内活动看报,然后在院坝内跑步,再后是晚餐和在监室活动时间,睡觉。

但自从那些归国军官来了后就停止了跑操,可能是为防止他们串供的原因,这些归国军官每人被关在一个监室内,除能见到值勤战士外就难见到别人了,因此,他们总希望与值勤战士攀谈,而内勤战士有纪律不能与他们交谈。监狱从不体罚也不许体罚,更防止被关押人员间的欺压,当然还要防止自杀和逃跑,内勤战士要在监室外24小时不停的巡视。监狱内没有休息室,也不许休息,连坐和靠墙站立都不许。

在送来的归囯战俘中军阶最高的是付培德,他是448团的副参谋长,皮肤黑、精瘦像个老头。何何昌健排长对我说付参谋长在被俘时称自己是部队的伙夫,但很快就被越军识破被单独关了监狱。他在战场表现不错,哪里出现险情他就被派到哪里,被俘后先坐越南人的监狱,回国后又坐祖国的监狱,他有百个不服。

他认为吃败仗是团指挥者的错,自己投降是不得己。他认为自己的投降行为依法不构成“率部投降罪”。因此他在监室里一直不停地向中央军委主席***写申诉材料,反映448团在越南的作战详情和自己被俘的经过,以及在越南战俘营的表现情况等。

与付参谋长监室相邻的靳波排长,他的身高有1.9米以上,他先是师部的篮球队员,后下到连队任排长赶上了战争,他运气不好被俘入狱。他有个同胞弟弟运气比他好,参战时也是个排长,在越南代乃阻击中战立了功,火线升为连长,两兄弟不同之处是一个在50军一个在13军。

靳排长常在狱中叹息说“弟弟做了英雄,哥哥做了狗熊”。我想如果当初兄弟俩换个位置,我不能保证哥哥也会在13军立功升官,但我保证弟弟也会在50军150师448团做俘虏,因为小小排长是扭转不了战局的。

李和平是一连连长,他身材高大声音也大,脾气有点躁,有1.85米左右。记得有一天八连那个刘连长,站在监室门洞旁给我讲述他们在战场被俘的经过时,或许是我的一些提问刺激了他,李连长在隔壁监室内大声地说:两三天没吃没喝谁还能打仗?不信到战场上去试试?这话显是说给我听的。刘连长也是听见了他的呵责,便冲着我笑了笑停止了讲述。

刘兴武是八连连长,警卫员出身,比我稍矮,可能有1.66米左右高,皮肤白、身材匀称、五官端正,长有一张喜人的脸,看上去比实际年零小四五岁,他被俘时说自已是战士,在连里兼任理发员,越南人相信了他,安排他在战俘营负责送饭工作。

冯增敏是一连的指导员,他严然就像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有点相信迷信。何排长曾在监狱里给我讲了他的一个笑话,说他被越南军人围困后跑到旁边伤心地哭起来了,还边哭边说:“李某某(团政委)把我们丢了!不管我们了。我算八字今年都有个陷头啊”,冯指导员后来被判有期徒刑在成都军区(白教场)北门外淀粉厂劳动改造。

何昌健排长,是个知青兵,他1975年入伍,有1.75左右高,也曾在团部篮球队打球,他行的军礼很标准,还会做其它几种敬礼的动作,其中包括旧时妇女双手触右腰下蹲礼。他与我交谈就是从敬礼开始的,按说是不许被关押人员向自已敬军礼的,因为我们已不是战友了,但对于归国军人我也就没有刻意制止了。

他在监室内见我默许了他的敬礼,就进一步对我说,他还会其它形式的敬礼,然后就一一做了一遍,我觉得他有趣就交谈起来,后来发展为无话不说,有点像朋友一般。我曾问他婚姻情况,他无奈地说:“如果被判五年以内的刑期,妻子可能会等他,如果超过五年刑期就很难说了。”过了一会儿他又补充说:“如果被判五年以上我也劝她不要等了。”后来我打听说他被判了八年刑,不知嫂子等他否?

50军150师448团是1979年3月6日出国参战的,也就是我国在向全世界宣布,从越南全部撤军的第二天才进入越南的,他们的任务是,占领公路两侧掩护作战部队沿公路撒退回国。3月8日448团4连和7连在那豫地区遇小股敌人,9日在付培德指挥下获胜并占据了山头。

12日1连和8连按团指要求阻击越军,先是在一道水坝处遭伏击伤亡惨重,后刘连长带领的八连在一个山凹再遭阻击,部队被打散,二排随一连去了,一排遇敌后不知去向,付参谋长、刘连长、李指导员与剩下的士兵共三十余人被困在旁边一山头上,他们几次突围不成,又遭毁灭性打击后,经过七天七夜的断食断水的折磨,主动下山做了俘虏。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5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15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