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电报是师通信营2连一部15瓦台电台收到的,报务员抄收后立即交给了机要参谋�1�7忙着撤离准备的机要参谋犯下致命错误,认为大的战斗己经结束,各部门频繁往来的电报已无关紧要,竟没有译报就销毁了�1�7在未接到上级指示的情况下,关副军长以驻师工作组的名义,命令150师各部收拢回撤,先期在北侧执行清剿收容任务的450团,继续向北清剿回撤,完成纳隆地区作战的449团,由班俊地区向北清剿回撤,最西侧的448团由班英地区向北清剿回撤。
那嘎地区班英往北的越北山林
3月11日晚,448团指挥部向全团下达回撤命令:由公路西侧小路,向北部山区搜索前进,从平孟回国,行进中清剿沿线残敌,搜索敌仓库物资、收拢友军失散人员。由副团长胡庆忠、副政委龙德昶和参谋人员组成团前指,带领2营为第一梯队,(特务连侦察排2、3班担任前卫尖刀班带路任务),团指率一营�1�0三营为第二梯队,随后跟进(特务连侦察1班担任全团的后卫任务),明天拂晓出发�1�7
3月12日清晨,特务连排长周仕林率侦察2、3班和两个工兵班为前卫,带第一梯队二营向浓雾笼罩的山谷出发。天亮后,各营、连从前沿阵地撤到公路,准备沿公路右侧的小路随二营路线进山,后卫侦察一班按命令散开,占据公路上方警戒位置,防止敌人沿公路尾随反扑,准备待部队全部撤离公路后,由特务连工兵炸毁公路涵洞,阻敌尾追袭扰。
上午9点左右,二梯队前部在山谷崎岖小道行进了大约一公里,突然从一梯队前进方向传来了密集枪声,二梯队立即停止前进,团指命令就地隐蔽,摸清前方敌情。几分钟后,团指收到前指电台(通讯连副班长何奇)呼报:第一梯队在那嘎村口南侧遭到敌人伏击。敌人放过尖刀分队,集中火力将前指和部队压在一片开阔田地上,敌多处火力点,从半山腰居高临下交叉射击,因雾气遮挡,山上植被茂密,有多少敌人还不清楚。因敌情不明,还未进入小道的后续部队不能贸然行动,团主力滞留在公路上随即按团指命令全部上山组积防御。
在水坝、稻田行进的二营,突然遭到两侧山腰敌火力猛烈扫射时,开阔地上,无任何遮蔽物,许多战士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当场中弹牺牲,鲜血染红了一片片水田。
第一梯队受伏击后,周仕林排长率领尖刀分队,迅速冲上那嘎村后面的一处制高点,准备掩护前指和2营继续往前突围。因敌人的火力太猛,2营组织了几次强突,都被敌人的火力挡了回来,又牺牲了不少战友。
与此同时,距伏击地段300米远的2营后部,也遭到了敌人的断尾伏击。水坝上、稻田里、山脚旁到处都是牺牲、负伤的战友,敌人已将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切断。
得知前面的情况后,李绍文团长命令3营的炮火压制前方山上的敌人,命令7连和8连迅速向前方运动,试图冲破敌人的火力封锁,打开通道,接应2营。
3炮连迅速朝山上的敌人还击。但是敌人所处的位置均在植被茂密覆盖的半山石壁岩洞内,许多火力点是炮击的死角,3炮连的炮火压制效果不明显。
山上的敌人占据着有利的地形,不明数量的火力点相互策应,组成火网,朝山下射击,岩洞里、石缝处、树丛中,到处吐出一串串火舌。前去接应2营的7连和8连被两侧大山上敌人的火力死死压住,无法前进。
战后,舆论对448团的批评和声讨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二营受伏击后,团指没有以主力果断接应,形成拳头,坚决打出去,而是犹豫不决,在二营后面白白耗费了一天时间,坐失战机;二是谴责团指命令二营走小路回撤,团主力却走大路回撤,在二营遇伏击后才命令一连和八连返回救援,但为时已晚。
真实情况与这些批评完全不符,但不怨批评者,因为448团失利后,所有的战场总结都没有正面了解的渠道,关注者只能根据支离破碎的信息去缝合还原。
首先,很多关注和批评,没有搞清基本的作战方向和具体战场态势。448团回撤的起点是东西向的3号b公路班英段,即448团3月8、9、10日三天作战的公路两侧,也是广西方向我军西线最前沿,公路向西正前方是越南高平省原平县,该地区是被我军打散的高平之敌麋集活动地域,身后公路即正东方约三十公里左右(直线距离不足15公里),是我军占领的越南高平市,东南侧后方向,是488团出境的我国龙州县水口关,再往南是凭祥友谊关,448团的北方是峰峦叠嶂的越北山区,再往北,是41军121师在2月17日进入越南穿插的出发地暨448团回撤的目的地,位于广西、云南交界的那坡县念井、平孟关一线。
150师在高平至原平作战区域图
448团如按师指意见沿公路返回,搭乘车辆、不做停留的情况下,当天即可回国,而按50军驻师工作组向北清剿回撤的的命令,448团只能徒步在蜿蜒崎岖的狭窄山路中一字前行。该地区是植被茂密的典形喀斯特地貌,与我国广西馒头状和窝头状的山形相似,只是山峰更拥挤,平地更少,山势更陡峭,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一夫挡关,万夫莫开”的险恶情形。
是时,从前方遭敌人火力压制、分割的一梯队,到山谷小路上跟进的二梯队,至沿公路集结、尚未进入小路的后续部队,一字前行的448团全线都是枪炮声,448团回撤伊始,即遭到越军、公丨安丨、民兵、特工等各种战斗组织的多重预设火力点、机动火力点的疯狂袭击,全团被狭窄地形扼制,根本无法正面展开,敌暗我明,形势极为不利!
李绍文团长随即下达了一连串作战命令:
命令1营抢占团指右翼的山头,组织防御;
命令3营7连和9连立即返回公路南侧的4、5号高地,防止西面的敌人东进,切断全团的退路;
命令后面的部队迅速占领左侧的大山,防御待命。
当7连和9连刚刚爬上高地,班英西面的敌人已气势汹汹地扑了过来。7连和9连立即向敌人开火,战斗瞬间打响,如果慢到几分钟,全团将腹背受敌。
448团前后都是枪炮声,混杂一片,响彻山谷,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硝烟。
448团回撤刚刚起步,关于回撤路线方案的对错己明晰可见。
今天,对448团的批评、声讨,除了前面提到的两条是因不了解情况外,还有一种义正词严、更具代表性的训斥:“走小路回撤是比大路困难,但那又怎样?我们的部队就是要敢打硬仗,刀山火海也要冲,不怕死就能打胜仗!”这种口号式军令,不仅为社会所熟悉,在战前的训练、准备中也成为主要内容,而实事求是、缜密分析、知已知彼的作战常识,反而不敢直言,怕被扣上决心不大、畏战右倾的帽子。50军驻150师工作组关豁明副军长,正是以“搂草打兔子”这种充满革命豪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的作战思想,确定了448团按41军121师穿插进来的路线,原路扫荡回去的方案。有人说448团的底子薄,拳头不硬,为此,很有必要看看在同样路线、同样地域、与同样敌人作战的41军121师的情况。
越北作战山区
悲壮穿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