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公路上已有其他连队的几个战友,每人都背着好多水壶,向同一个山谷方向走去。当我转过山弯时,左侧山坎上突然有人在叫我的名字、我抬头看见是老7连的战友老乡王端瑞,战前调到九连的。他第一句话就傻笑着问:“有海你还没死!”我也开玩笑地说:“你还活着!”“哈哈”他傻笑起来。在异国他乡,特别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能见到同乡、同学俩个操着乡音,诉说着各自的战斗经历,让两个同乡战友喜极而泣,战场上意外重逢,那确实也是一件欣慰的事情。他问我:“你知道不4连的咱老乡李会安、还有5连的赵跃利牺牲了。”我点点头说:“知道。”我俩都沉默了。他的泪珠在眼眶边打着转,我俩心里都很难受,真想大哭几声,失去战友的那种痛是用语言难以形容的。

我俩互相叮咛着就分手了。我走进那阴森森的山沟里、战友们排队轮着在那小水滩里打着水。我将9个水壶打满后就背着上山了。接近中午时分,水雾慢慢散去后,天空又没有一丝云彩,太阳直勾勾地烤着大地,山林里十分闷热。12点左右,我们排的战友在团指挥部阵地上啃着压缩饼干,就着红烧肉罐头、脰豆菜罐头吃着。1点多钟,排长令我等4人下山去到连里领取弹药。我们4人下山沿公路向回走过两个山弯,到了连部,刚好炊事班煮了一锅米饭,连长和指导员看见我们几个人就高兴地说:“快来,你们在前沿阵地几天都没有吃上饭了,赶快吃饭。”连长唐德贵见我没有碗,就将他的碗递给我。

虽然刚在山上已吃了些干粮、可见了大米饭嘴就馋起来了,我连着吃了两碗,虽然是白米饭也没有什么菜就着,但吃起来真香,比现在满桌子的山珍海味强百倍,这也是我在战场上唯一的一顿饱饭。之后,我们4人扛着弹药箱离开连部,返回到团指挥部阵地。

团指挥部令各营、连将已拆掉引线(保险)的各类炮弹派员送到公路的涵洞处,由工兵班将其装置在涵洞里准备引爆。下午时分,团长和几个参谋、警卫员、我和本班林胜芳随同给首长担任警戒任务,从指挥部下山沿公路走上去,见到我们侦察排的战友正在公路上清理物品并装上汽车,按团长的要求,不用的物资全部装车拉回国、有用的就交给有关连队,有些东西就地烧毁。已取掉保险的炮弹、地雷及部分丨炸丨药就一同让工兵装置在公路的涵洞里。

看来团长的心情比较轻松,和战士们还不时地搭闲聊着,团长还亲手将物资向车上装。我就问团长:“首长,是不是又有新的任务呢?”团长说:“没有新任务、明天就要向回撤了,所以要将多余物品拉回国,不能给越南人留下咱们的任何东西。”我又壮着胆子问:“首长、明天我们从那里撤回?”团长说:“按上来时的原路撤回。”就这样团长在公路上往返巡查清理情况、当他看到公路上下确实已没有任何物资时才放心了。这时天色已接近黄昏,我们几个端着枪跟随在团长左右,向指挥部走去。

我和林胜芳回到我班的防御阵地时天已很黑了。排长和几个班长去连部开会。我们在战壕里裹着雨衣抱着枪坐着睡觉,轮留担任观察员放哨。很晚时分,排长和几位班长开会回来,黑夜中全排在战壕边围在一起,排长小声地向我们宣布了第二天的行动命令:“全团由公路西侧一条小路翻山向北穿插回撤,从平孟回国,行进中负责清剿沿线附近的残敌,搜索敌仓库物资、以及收拢友军失散的人员。团前指由副团长胡庆忠、副政委龙德昶等几位参谋人员组成,带领二营为第一梯队、由侦察2、3班担任前卫尖刀班的带路任务,明天拂晓开始出发,并说明了大概行进路线。我们侦察1班的任务是担任全团的后卫掩护任务。”其实在战场上,特别是执行穿插任务,最危险的是两个部位,一个是前卫、一个就是后卫。首长把最危险的任务交给侦察兵,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侦察兵是战场上的尖刀匕首,是指挥官的千里眼、顺风耳,更是指挥官腰间的佩剑,也是军中的佼佼者。

排长宣布命令后,大家都默默地回到各自的防御阵地。我继续抱着枪坐在战壕里没有睡意,心里开始纳闷想不明白,白天团长很明确地说按原路回撤,怎么说变就变了呢?很明显按原路回撤,身后就是本师449、450团,既快又安全。穿插回撤丛林密布、山恋重叠、道路崎岖、地形错纵复杂,敌情不明,不由得使人多一份担心。哎!咱是一个小兵想那么多也没有用,上级这样决定肯定有他的道理。但心里总觉着不踏实,这天夜里排里的战友几乎都没有睡着。

3月12日清晨,水雾笼罩着整个山谷,阴沉沉的,雾气很大,能见度很低。排长带领2、3班和工兵班的战友们到第一梯队二营执行带路任务去了。天大亮后,前沿阵地的各营、连有序的撤退到公路,又从公路西侧的小路顺着二营的路线上山了。

师前指命令,从小路撤退回国,那个小路是山沟小道,大部队根本难行,8时左右,部队陆续撤离阵地往指定的山间小路行进。

再看看二营那边的情况吧,当他们行至一公里路时,翻过一个山头,正往下行中,当尖刀连队(四连、二炮连)和团前指行到一个小村庄经鱼塘坎上过时,刚过去一部分(含团尖刀连、团前指)时,越军的正规部队化整为零打伏击战(先是一个加强营,后来越军的部队越聚越多),从我部的左侧山林中猛烈向我行至塘坎上的部队扫射,截断了前进道路,当场牺牲多人,伤者无数。

二营部通信班长曾景明随营前指正在下行时,被炮弹片击中头部后小脑,四连副指导员罗丛军身受重伤,战士潘中明被弹片击破左手虎口、配属一排一班的火箭筒手张克林也受伤了,随后他们后送回国医治。这期间公路还在我军控制之中。余继华当时离曾景明不到50米,正好在弯拐处被挡住而幸免于难。前进的小路基本只能单行,如是互相让路都很困难。受伏击地段越军的封锁很紧,加之又是开阔地无处可躲。

七连、八连费了很大周章前去搜山也无济于事。没过多久,八连的班长范开兵(万县九池安乐村人)从山林中的小路上来,这些山全是成片的灌木林,左手腕负了点轻伤并包扎好的,余继华问了一下情况后,叫范开兵包多一点纱布,作伤员马上送回后方算了。可范开兵讲只是点轻伤,不用下火线,不一会随连队进森林搜山去了,可他这一去就从此再也没能回来。

战斗中二营后指离伏击地段的塘坎大约300米左右,越军的枪弹均从后指的官兵们身边飞过,炮弹也时时在不远处爆炸。这是我团根据军前指的命令,在撤退途中遭遇被击溃的越军,敌人多纠集于这一带崇山峻岭中,其地貌特点是地形非常复杂、地势非常险峻、越军构筑的火力点相互支撑、遥相呼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向导将我团带入山脚,只见面前三面高山耸立,让人望不到山顶,与此同时四面八方火力向我团后尾部队猛射,炮弹在部队中间四处开花。团长传令排击炮还击,战士们迅速寻找有利地形进行还击。才发现敌人所处位置多在半山的石壁洞口内,洞口直径大约三到四米,三面环山都设有这样的火力点,敌人将我团人员所处位置尽收眼底。我们的排击炮精确率不高,再加上敌人躲在洞内,很难真正命中。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11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11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