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3月18日,靖西县各界代表在县城体育场召开自卫反击战重大胜利庆祝活动,驻靖西各部队和坦克团的官兵也云集在这里,加上县里各部门和一批群众,人头涌涌,足有数万人。会场五彩缤纷,红旗招展,喧天的锣鼓声、清脆的鞭炮声交织在一起,是靖西规模空前的一次大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负责人肖寒、部队首长、靖西党政领导人以及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出现在台上时,又是一阵阵的锣鼓声、鞭炮声和雷鸣般的掌声…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几天后,全师又在作战出发前召开誓师大会的开阔地上,搭起庆功台,挂起***、***巨幅画像和四盏大红灯笼,召开庆功祝捷大会,为一批英雄模范单位授奖旗,为战斗英雄及功臣披红带戴花,又是一阵喧闹的锣鼓声和鞭炮声…

123师召开庆功祝捷大会

师长王方珍宣读各级嘉奖令

欢庆胜利

国务院副总理郝建秀率领中央慰问团,到靖西前线慰问英勇作战归来的子弟兵。随团文艺团体是湖南省花鼓戏剧团。整个靖西前线又沸腾起来,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所到之处,都是一片欢呼声、口号声。

欢迎中央慰问团

国务院副总理郝建秀来到368团看望战士

一级战斗英雄刘勇向郝建秀汇报战斗经过

郝建秀等领导和干部战士合影

湖南花鼓戏剧团的到来,使营区更加热闹。连续在师部驻地演出三场花鼓戏《补锅》、《刘海砍礁》等短剧后,又下到各团和驻守在边界线上的连队演出,。每到一地,演员们会见战斗英雄和功臣,为他们披红戴花。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演员李小嘉利用演出间隙,请战斗英雄讲故事,虚心向战士学习,短短的几天中,她掌握了许多创作素材,准备通过学英雄、写英雄、演英雄,把英雄的事迹搬上舞台。

湖南花鼓戏剧团在慰问演出

结束篇

这场自卫反击战,从准备到战斗结束,花了四个多月;部队开赴边境直至返回营房,足有半年以上。而真正的战斗,仅仅28天。

战后,123师公布了战绩:

击毙敌人:1130名

杀伤敌人:179名

俘虏敌人:187名

缴获各种枪支:418支

缴获各种火炮:45门(其中大炮5门)

击毁和缴获汽车:177辆(其中击毁19辆)

缴获各种枪弹:1134262发

缴获各种炮弹:5602发

缴获手榴弹:789发

缴获电台:17部

炸毁发电厂:1座

炸毁敌营房:43座

炸毁越中央电台:1座

炸毁汽油库、弹药库:4座

缴获、炸毁粮库、军需库:4座

战果辉煌,战绩累累。

123师的伤亡人数,虽然没有公开,但内部资料显示:参战的12000人中,阵亡323人,负伤1056人,失踪1人。

师里自下而上开了庆功会,评出了一批模范单位和英雄人物:

集体一等功:87个

集体二等功:159个

集体三等功:411个

一等功臣:51人

二等功臣:411人

三等功臣:4784人

中央军委授予367团6连为“穿插英雄连”称号

广州军区授予368团2连为“八姑岭英雄连”称号

授予368团2营机枪连9班为“英雄机枪班”称号

中央军委授予唐立忠为“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授予刘勇为“一级战斗英雄”

称号

授予陈全钢烈士为“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广州军区授予岑荣深为“战斗英雄”称号

授予张绍荣为“战斗英雄”

称号

越南人民军也公布了战绩,在河内召开庆功会。同时,利用越南广播电台的“华语节目”,宣传其“辉煌战果”,利用我们的战俘,大肆进行对华广播。

据悉,在河内召开的庆功大会上,主席台上特意给346师师长和政委留了两个座位,但这两位将领并未出席;河内方面还宣布,分别给这两人记大功。

早在369团3营攻下那怀之后,有干部战士发现,10号高地的山洞里有一个大坑已填上水泥,会不会是346师师长和政委在战斗中“光荣”,被士兵暂时埋在这里?为什么他们立了功,又未能出席庆功大会?这两人是死是活,一直是个迷?

战后,**中央就战俘交换问题,中国派韩念龙同志到河内进行谈判,河内方面又着重提出,一定要把346师师长和政委送回越南。

根据上述种种猜测,这两位高级将领有可能真的“光荣”。那么,123师的战绩就更大了。但也有传说,黄扁山在通信站战败后,眼看部队死的死,伤的伤,自己已无回天之力,便逃回河内,受到免职处理…

据有关的内部资料显示,这次战役我军伤亡26000人(包括东线和西线),越南正规军伤亡36000人,还有传说越南伤亡近10万人。

伤亡的人数并不能说明问题,但是,究竟这场战争谁输谁赢,谁都不服输,都说自己赢了。

战争的爆发,牵进了数以万计的官兵,牵动了千家万户的心。妻子担心丈夫的安危,父母祈祷儿子的安全。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或儿子当什么“英雄”

,戴什么“大红花”

、“军功章”

回来“光宗耀祖”,期盼儿子活着回来,出现在父母妻子的面前就心满意足,甚至伤手伤脚都不要紧,只要留条命回来也行。这是人之常情。

部队开赴边境之后,不能写信回家,不能打电话回营房,不能与亲人联络。营房里的家属们,像热锅里的蚂蚁,坐卧不安。一会儿,传来xx副政委遭特工队袭击,腿被打伤;一会又是某次战斗,牺牲了多少人…

尚未开战,营房的家属区就笼罩了一片压抑恐惧气氛;首长的太太们,心情比一般干部家属更为紧张,因为她们丈夫的命更为值钱。甚至太太们常围着我的妻子,说她在地方上班,看内部材料较多;丈夫又是战地记者,或了解许多情况,要求透露一些。

3月12日,我从茶灵回边境驻地旧洲村取胶卷时,给妻子发了个电报。14日,部队全部撤回驻地,龙邦公社邮电所接到的电报,象雪片似的飞向营房,飞向全国各地。我认为12日已发了电报,不必再凑这个热闹,而且师长急于要看我在清剿途中拍的敌人尸体是不是敌师长,催我快些冲出来(后来证实照片上的并不是敌师长,而是敌师后勤部协理员),于是,我便安心到军政治部黄慕超干事那里冲晒了数十个胶卷。

妻子是营房附近的县医院文书,这期间,对有关部队的消息或战报特别留意,尤其是来自靖西边境的信息,每次战报一到,抢先阅读。收到12日的电报后,心里落下一块石头,哪知,在14日的一份战报中,记述了12日从边界到茶灵路段发生了卡车遭到敌人袭击事件,牺牲一人。是丈夫的车遇袭?还是其他车辆?为什么丈夫14日第二次回国后,不再来个电报?这又为妻子的心情蒙上一层阴影(作者注:那天遭袭击的是另一部卡车,牺牲的是一名医生,也是广东揭西人)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9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9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