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这时,与1排同一方向行进的还有一群民兵,(广西田东县支前民兵)1排长一看这帮人就来气,他们约有40多人,但仅带有7支56式半自动步枪,有一部分人手拿着1、2个手榴弹,还有不少人两手空空。1排长问他们:你们搬运的枪支、弹药、干粮呢?都到哪去了?他们答“扔掉了”。更可气的是,这帮民兵都挤成一堆,左边被打往右边挤,右边被打往左边挤,两头挤,几十人目标又大,在200、300米开外射击,绝对弹无虚发,进入山口才一会就有两个人被打中。钟敏能给民兵负责人出个主意:按一路队形前进,人与人间隔10米,快速跑步通过山口。1排后卫班继续用密集的火力压制住山上敌火力点,就在民兵刚过了山口时,广州军区的6辆水陆两栖坦克开到,见侦察兵在和山上的敌人对打,坦克营的指挥员说:“你们指引目标,让我们来打。”钟敏能用曳光弹对准敌军山上目标一打,6辆坦克上的高射机枪一起开火,把敌火力点给打哑了。

得知侦察分队已走远,坦克营的指挥员让他们10来人登上坦克,不到10分钟,便赶上了侦察大队。

侦察大队继续前进。这时,1排改为前卫排,2班长蔡宗伟带着该班战士为前方搜索组,前出一定距离前进。经过通农县城,未发现敌人,偶尔见冒有浓烟燃烧的房屋,离县城南面约1公里远的山洞,传来阵阵枪声和爆炸声,山洞口冒着浓烟,那里正发生着激战。

过了通农县城已是2月18日下午。两天的爬山涉水,很多战士的腿都肿得厉害,尤其是刚入伍三个月的新兵,脚上都打了血泡,疼痛难忍。新兵孙成文(山东曹县人)两个膝盖肿得厉害,没吭一声,仍坚持一瘸一拐地赶路。1班新兵卢与国(贵州长顺人烈士,1959.10—1979.2)看到孙成文走路非常吃力,拿过孙成文背上的探雷器往自己身上背。2班长蔡宗伟也累得很,但他还是很照顾班里走不动的战士背装备,生怕一个战士掉队。3班长田国林,拉了几天肚子,吃不下压缩干粮,仍顽强带领本班战士快速前进。3班战士金必成、(湖南常德人)吴开能(贵州三都人)一路行进非常劳累,路上发现越方电话线,爬上电线杆全部剪断,干净利索。

搬运弹药的支前民兵

就这样,侦察大队又走了十几公里,通过望远镜观察发现,前面有一支我军的大部队,这时已是下午5时多,离天黑也就个把小时了,侦察大队90多人的队伍要经过那段复杂的山路,担心遭敌伏击。大队部命令队伍迅速赶上前方的兄弟部队,终于在天黑前赶上了兄弟部队361团。

此时,整个队伍人数众多,真可谓浩浩荡荡,两旁山头上偶尔也有敌火力点放冷枪,但看到我军这架势,都不敢轻举妄动,最后连冷枪也渐渐少了。这一段原本以为很险恶的山路倒成了侦察大队这两天来最平安的一段行程。

晚上9时许,突然后面200多米的三龙村枪声大作,侦察兵迅速展开卧倒,认真判断枪声来自何方,后经查实是越军特工化妆成支前民兵混进队伍,把361团后卫连给袭击了,侦察大队又耽误了近2个小时。

晚上11时左右,大队部的15瓦电台突然接到师基本指挥部的命令,要求侦察大队更改任务,立即赶到北干附近一个叫那郭的村子,接手367团8连刚拿下的一座大型弹药库。为了赶时间,大队部领导相信了自称熟悉到北干道路的民兵,让他带路。但走了没多远,那位“民兵”突然不见了。多数人认为这个民兵极有可能是越军特工冒充的,欲把侦察大队带进伏击圈。由于方圆10来公里几乎被我军占领,短时间内不可能集中足够的越军兵力来伏击侦察大队,那“民兵”只好溜之大吉。

此时三更半夜,又无向导带路,使用的地图是1939年法国版1:5万的旧老地图,已过了40年,虽然图上也标识着越文与中文,时过境迁,现地多数的地物都已发生大变化。为了不暴露灯光,用4块雨衣拼接成一个大帐篷,4个战士手拉着,把大队领导和2连干部围城一圈,取出地形图查看,根据地图的相关地貌、地物进行认真研究。一排长钟敏能大胆提出建议:要到达北干只有沿左边的小路过了江,走这条路还是最便捷的,到北干直线距离大约7、8公里,七拐八拐也不超10公里。

最后大队部领导决定:沿大路前进,继续尾随361团后面走。

侦察大队前进至约3公里处的一个山口处,361团被越军猛烈的火力压制着前进不得,队伍又无奈地被耽误了一个多小时。(编辑注:钟敏能1977年参加41军侦察兵专业技能比武,获得军事地形学个人第一名)

就在这时,师基本指挥部又来电,严厉地命令侦察大队火速赶到北干,以增援那里的步兵8连,抗击越军的轮番进攻,防止被越军重新夺回这座大型弹药库。温科长非常焦急,这才意识到原来一排长钟敏能提的建议是对的,并命令他带领侦察排为前卫排,按原路返回3公里,回到铁索桥时天已大亮。过了江,爬过一座林木茂密陡峭的山头,大家已精疲力尽,很多战士在下坡时用一根木头护着往下滑,裤裆都被划破了。

为了防敌伏击,吴连长命令1排前出100多米,2班又再前出100多米,边搜索边前进。这样,七拐八拐地走了约6公里,快接近北干的山口时,尖兵班发现,一条横在前面的小河对面有5个人民军,敌我双方同时发现,越军不敢开枪,一闪全钻进树林消失。为了不让越军看出我方企图,吴连长命令尖兵排不断变换前进方向以迷惑越军。前行不远,又发现河边竹林后面有10来个敌人,一闪又全都消失在竹林深处。1排长命令3班立即占领左侧稍高的地形,这时从北面的一座最高的山头(后来得知是7号高地)打过来5、6发迫击炮弹,(根据爆炸裂度判断是82迫击炮弹)离1排不远处爆炸。吴连长命令1排立即拐个弯,全队占领北干西侧的高地,爬到山顶,能观察到很远的地方。

通过地图的判断和望远镜观察,确定了那郭的方位与距离。那郭村附近,火光闪闪,浓烟滚滚,枪声爆炸声不断,可以断定367团8连与敌人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

吴连长命令李敏礼带领的2排为前卫排,钟敏能带领1排改为后卫排,向那郭方向火速前进。从地图上看,队伍所在高地到达那郭直线距离约3公里,需经过三个小村子。队伍经过一片开阔地2排成战斗队形,交替掩护,搜索前进,不一会便占领了一个村子,村子里没有发现异常,他们继续往那郭方向前进。

走过小村庄不远,一条约百米宽的河流挡住了侦察大队的去路。河面水流湍急,他们在河的上游找到一个小竹筏,吴连长决定用竹筏送李副师长和副大队长过河,其余干部战士全部脱光衣裤泅涉过河。并派一个班兵力先行过河并前出100多米占领有利地形,掩护后续部队陆续过河。侦察大队已几天没水喝,渴得要命,趁过河的机会,清澈的河水让战士们喝了个够,又把身上几天来的满身臭汗清洗一番,战士们顿时精神抖擞。

过了河,绕过两个村子后,方向似乎有点不大对,通过地图查看找到“那郭村”,已是19日下午3点多了。

侦察2连(367团)3班长田国林(烈士)

侦察大队按师基本指挥部提供的坐标找到的“那郭村”,经过仔细搜索,只有一座粮库和一个无线电发射站,并未发现有弹药库。而事后得知,图上却有两个那郭村的地名,师基本指挥部提供的坐标是南面的那郭,而实际上弹药库是在东北面的那郭,两地相距约3公里,显然,师基本指挥部提供的坐标错了。为了应对敌人可能的袭击,大队部决定:侦察大队先驻守在附近最突出的一个小无名高地上,无名高地上有两道环形堑壕及配套的防炮猫耳洞,山顶最高处还有几蔸茂密的大簕竹丛,成环状簇拥着,可防炮弹又防太阳,是一处难得的防御工事。

369团侦察排战士

369团侦察排战士

师基本指挥部提供的坐标错误。侦察大队不仅白跑了一趟,还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危险正一步一步向侦察大队逼进。然而,2连的干部战士却全然不觉,死亡陷井张开血盆大口正准备吞噬他们…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8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8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