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不是这个意思。你们老夫老妻,我刚结婚不到一年,万一我回不来,不是害了她吗?

…。的确也是,一个单身汉无忧无虑,生死无所牵挂,有了老婆孩子,有了个家,真…。

我们仰脸对着慢慢灰暗的天空,各有所思。突然,刘显祖站了起来,掏出钱夹,取出一叠布票说:老陈,这布票你拿去用吧。

布票?现在的年轻人已不懂。但当时我们那个年代,买肉凭肉票,买烟凭烟票,买油凭油票,吃饭靠粮票,穿衣要布票。我们这些军官,虽说粮票肉票油票分不到个人手里,(集中在食堂)但出差时要换流动粮票,每人每年发16尺布票。因此,布票,粮票不离身。

我接过老刘交给的16尺布票,说:“如果我真的死不了,能进广州,我会把布票交给阿婵的。如果连我也死了,那就对不起了。”

老刘想起:对了,你不是打完仗,要求转业进广州吗?我营房的房间里有一个小木箱,里面装着一些衣物,还有几十块钱。万一真回不来,你帮我撬开门,将我的木箱一道托运回广州,转交到佛山给阿婵。你和杨坚(作者的妻子)说说,有空常到佛山安慰阿婵,照顾她…。

讲这话时是带着忧郁和祈求的目光。

这时候,刘显祖的交代真是简单极了。

战友嘱托:帮忙安慰妻子,照顾她。

全部家产:16尺布票,一个小木箱。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生活竟如此俭朴,思想如此单纯,难道还有什么比他们(干部战士)的思想更崇高?这也是他们最可爱之处,任何口号,任何高境界的语言都无法替代。

侦察大队官兵集合的时间到了。李副师长在队伍前简单宣布:准备出发,进入越南国境后要互相照顾,千万不能掉队,尖兵排遇上小股敌人,灵活应战,遇上大股敌人,迅速报告,包抄歼灭。

宣布纪律:要是我怕死掉头,你们的枪口可以对准我,要是我发现谁当逃兵,我的枪绝不留情!

我目送这支侦察兵队伍在黑暗中消失…

1979年2月17日凌晨4时40分。

轰,轰,轰!震天动地的炮声,把我们从睡梦中惊醒。睁开眼一看,天还没亮。边界的战斗已经打响,这场准备了数月之久的自卫反击战终于打响了。我和机关的其他同志赶紧收起雨衣,背上武器和背囊待命。

下面低洼地的十几门85加农炮正在不断向通天岭方向开火,远处浓烟滚滚。再看看那排用于伪装的芦草屏风,早已全部推倒,山沟里新开的路(其实仍坑坑洼洼不像路)已经延伸到了山口。据说,天还没亮,扼守山口的121师362团2营加强营,已把通天岭的敌人一个连打散。目前发射炮火,是为了清除国界钱的地雷和军事障碍物。

7时正,收音机里传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新华社奉我国政府之命发布声明:

“越南反动当局对我国武装侵略步步升级边境局势急剧恶化。我边防部队忍无可忍,被迫还击越南侵略者。”

同时,还播送了新华社消息、新华社广西、云南边防前线2月17日电:“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于2月17日,在我国广西、云南边境地区,被迫对越南侵略者奋起还击。”

战斗在我国广西的友谊关、龙州、靖西和云南河口、金平地区展开。

我赶紧啃了半块压缩干粮,喝了点水,就向政治部曲主任报告,到前面看看,抢拍些镜头。曲保忠主任见我单枪匹马,便把文化干事李志鹏叫来,说,你暂时没有其他任务,和朝荣同志一起去,协助他一下,我又叫上何飞跃,带上冲锋枪,三个人飞快的往山洼里跑。

下了山洼,跑了约一公里半坑坑洼洼的新路,又往右边山包插上去。到了山包前,往下一看,呀!多壮观!一条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延伸到前面山谷,路上停着一辆辆水陆两栖坦克,数十辆坦克摆开,像一条曲曲弯弯的长蛇。每辆坦克上搭乘着七、八个战士,一手抓住坦克边上的扶手,一手紧握钢枪,严阵以待,随时投入战斗。

123师367团2营搭乘坦克前进。1979年2月17日早上

123师367团2营二机连副指导员孔永光和战友在车上待命。1979年2月17日早上

367团2营战士严阵以待。1979年2月17日早上

这时,工兵营又在坦克队伍前面的山沟里,急造另一段新路,新造的军用路约5公里,从119号界碑至莫隆,使我们的边境公路可以直接延伸到越南境内,伸向通天岭。

这里的山更陡,河沟更狭窄。坦克队伍受阻,原因是前面那段路暂未修通。

工兵急造简易路。1979年2月17日早上

拍了几张蛇形坦克和坦克上的步兵照片,转过身,看到一队战斗分队,右臂上扎着白毛巾,正在往通天岭方向疾跑,还不时听到指挥员的口令声:“快,快,不能掉队!”

看到臂上的白毛巾,我们自然明白,他们的驻地离边境较远,天未亮扎上白毛巾做标志。其实,我军参战部队手臂上都扎上白毛巾以做识别,这是上级的要求。

右臂上扎着白毛巾跑步前进的士兵。1979年2月17日早上

坦克队伍慢慢启动了,大概是前面的路已修通。我们三个坐下休息一会。

10时左右,又有一批汽车,一辆紧接一辆,满载着战斗部队,经过下面公路,向边境飞驰。

坦克队伍已经越过通天岭。

公路上,部队一批接一批往前运动,车辆不断往前开,近十年来(越南统一后)较为寂静的边境,一下子变得车水马龙。

12时左右,支前民工队伍又上来了。他们有的扛着担架,有的扛着压缩干粮,有的还背着背包,服装五颜六色,队伍不很整齐,声音嘈杂…

坦克所搭乘的加强营,就是367团“塔山英雄团”2营,搭载2营的坦克部队,是41军坦克团(欠2营)和加强广州军区坦克独立团2营,配属367团2营从广西念井突破口快速穿插,经越南通农,安乐,河安,插向扣屯,占领312高地,在41军等部队包围越军346师之后,即切断346师退路,又阻止越军312师对346师的增援。启动后,这个步兵加强营和坦克部队就像一把钢刀,插向敌人的心脏。这是这次战役中广州军区的一个重要部署。

根据作战要求,123师应三天内赶到越南河安县那怀地区,对346师指挥所形成包围,给予歼灭性打击。为阻止敌人派部队增援346师,军命令我123师367团2营配备较强的火力,在师王政委,程副师长,孙副政委率领下,作为先头部队搭乘坦克边战斗边前进,直插越南河安县,再沿公路直插扣屯(越南一个村子),迅速占领312高地,41军121师部分兵力乘坐另一部分坦克,经通农县后,徒步插向扣屯周围的其他高地,一起控制一号公路二号公路,切断敌人退路,狙击来自河内及太原方向的312师及308师对高平的增援。这些穿插部队也要求在9小时之内到达预定地点。估计整个战役5—6天可以结束。

没有料到,这次的穿插任务十分艰苦,战斗打的相当激烈,付出了较大的代价。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7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7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