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下了山坡,沿着河安方向走了约30分钟,再从小路上山坡,就是20日369团8连与敌军激战的地点。山腰战壕纵横,弹痕累累。山顶上,是当天敌副团长指挥抗击我369团进攻的山头,也是22日前线指挥部部署兵力、指挥合围346师指挥所所在地。

我们先看看战壕:已经腐烂的敌人尸体,有的倒在战壕内,有的躺在战壕边。蛆虫在尸体里出出进进,实在不堪入目。屈指一算,这些尸体摆在这里已近一个星期了,幸好天气不太炎热,否则将会成为一堆白骨。一股难以忍受的气味,扑鼻而来,只想反胃,我和何飞跃立即掏出香烟,每人点了一支,吸上几口。李志鹏不会吸烟,不知这一关他如何度过。

山路的拐弯处,一辆汽缸被打穿,后轮爆胎的摩托车倒在路边,旁边趴着一具敌�尸体。我们猜测这家伙可能是个通讯兵,从河安方向到这里传达指示,进入小路之后,闯到我军战士的枪口上。

被我军击毙的越军通信兵

腐烂的气味越来越难闻,这里不是久留之地,我们调转头,向宿营的方向走。不到100米,就是被炸毁的敌人粮食仓库。

粮仓失去原来的外貌,房子早已化为灰烬,一堆小山似的粮食变成黑灰,不过,里面仍在冒烟,热浪一阵阵迎面扑来。快一个星期了,里面的粮食还没烧透,这堆粮食究竟有多少吨,我们无法估计。

燃烧中的敌人粮仓(1979.2.26)越南扣旺310高地

经过粮仓,再往前50米,就是被炸毁的敌人军械仓库,这里更壮观:远处看,方圆几百米内,一堆堆的轻重机枪,像烧火用的树枝木材,横七竖八,杂乱无章。

被我军击毙的军械库守敌

走进一看,重机枪、轻机枪、冲锋枪、步枪、卡宾枪,配以一个个圆圆的弹盘、地雷外壳,被火和弹药熏过之后,脱了漆,开始生锈,琳琅满目,遍地都是,有的因弹药爆炸,冲出数百米外的山坡和洼地。一排高射机枪,一字形摆开,大概这是军械库的墙边。

我和志鹏兴奋地往乱枪烂炮里跑,小何一把拦住我,说:你们两个别开玩笑,有的地雷、丨炸丨弹是否未爆炸,小心屁股开花。等我探探险再说。我们在外边看,小何在里面小心翼翼地走了一圈,然后招手让我们进去。

这真是个难得的场面。小何提议:每人留个影,给自己树碑立传。这个建议不错,我先为李志鹏及何飞跃各拍一张,然后把相机交给志鹏,让他为我拍一张。地点:在一排整整齐齐的高射机枪前,姿势:一脚踩在地下的枪支上,一手叉着腰,这样的姿态算够威武了。虽说我长的不很帅,但姿势够威,恰似一副“打虎英雄图”。要不是敌人的尸体都已腐烂,手叉着腰,脚踏在敌人的尸体上,那更有意思。

战地记者在敌軍械库(1979.2.26上午)越南扣旺310高地

战地记者与何飞跃(中)李志鹏(右)(1979.2.26上午)越南扣旺310高地

河安军需仓库

侦察连2排长邹宁军又找我来了,悄悄地说:又有活干了,和我们一起去一趟河安。

什么事,这么神秘?

河安有一个军需仓库,里面大把东西,听说还有吃有喝的,我们准备去搬,你何不一起去看看。

我和侦察连真算得上“同命运,共呼吸”,做到“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连有吃喝的美差,都不忘通知我一声,太够朋友了。

河安县城周围的几座小山头,我们部队都派兵把守,这次的美差,不会有什么危险,我很快跟2排长上了车,不一会便到了河安,两部卡车在仓库前停下。

我们的部队经过教育,的确有铁一般的纪律,消灭了河安守敌后,干部战士知道军需仓库里有吃有拿的,但没有师指挥部的命令,谁也不敢去碰它,还派兵在门口把守呢。

军需仓库大门打开后,里面分两大间,一间是食品仓库,一间是被服仓库。我们先进入食品仓库,里面堆放的食品琳琅满目:荷兰鸡罐头、苏联牛肉罐头,西贡黄酒,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字的食品。

2排长说,大家肚子饿了,先吃一点再搬。

说起来可笑,我这个在世上活了30多年的人,很多东西还没有见过,在这里倒开了眼界:打开一个荷兰罐头,里面装着一只完整的嫩鸡(只缺两只脚),扯下一只鸡腿往嘴里送,轻轻一拉,肉全部脱下,只剩一根鸡骨头,再喝上一口鸡汤,味道鲜美无比。

苏联罐头打开后,浓郁的香味迎面扑来,用小刀挖一块往嘴里送,细嚼一下,清香爽口,味道无可比拟。不知是饿的时间太长了,还是从穷学生到部队当兵这近20年的生涯太贫苦,很多食品都没见过。也许,我们国内还没有生产过这些东西。但这罐头肉不像肉,一大块圆圆的压在铁罐之中,究竟是啥玩意?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午餐肉罐头”。

打开一瓶西贡黄酒(上面印着英文,看不懂,不知酒名),喝它几口,清香的味道从口直下到胃,十分爽快。酒的浓度不高,约23度左右,我不再客气了,一口气喝了大半瓶,美美的一餐,终身难忘。现在回想起来,再高级的宴会,什么燕窝、鱼翅、鲍鱼,都不及当年那一餐。

侦察兵从敌軍需仓库中搬出大批物资(1979.2.26)越南河安县城

吃饱喝足,侦察连的战士开始动手搬运物资,一卡车食品,一卡车服装,我这位“高人半等”的干部,用不着动手,只拍一两幅搬运物品的照片就够了。下面还有点时间,自个儿在仓库里转一转,发现一边桌上有几罐中国“钻石牌”火石,顺手抓了一罐装进挎包,再装上几条烟(声明:我这样做并不算偷,是为大家“谋福利”),便和大伙上车。

没想到这罐火石,发挥了预想不到的效果:机关的烟友们大多带了打火机(当年的打火机都是自己加火石和汽油),汽油到处都是,解决火石就难了。我拿回来的这批火石,使一批停止使用的打火机又恢复了生机。

战地民工

上午有些空闲时间,我们三个人一起到公路对面的山坡上,看看民工队伍的生活状况。配属123师的民工有数百名,都是从田东县征集来的,匆匆训练不到半个月,就跟随部队开赴越南战场。

民工都集中在一片竹林里。走进竹林,一股浓烟伴随臭烘烘的味道迎面扑来。竹林的一角,粪便、废纸、罐头盒满地都是,另一侧,数十名民工,有的靠着竹丛啃干粮,有的用罐头盒煮东西,一片嘈杂声。

我见两个民工在哭泣,问他们为啥哭鼻子?其中一名擦擦眼泪说,他很想家,家中有老婆,两个孩子,万一回不去,不知怎办?另一个也说,路上见到的情景太吓人了,尤其在魁剥见到一批批的尸体,民工占多数,说不定什么时候会轮到自己头上。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6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雪满竹8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第6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