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批孩子已长成为年轻力壮的七尺男儿,轮到他们上战场了。这些年轻人,叫冲就冲,叫杀就杀,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勇往直前,不怕牺牲。对于越南群众,他们不会像电影中那样“死了死了的”,而是抢口下留情。对待越南姑娘,也不会“花姑娘大大的好”,有纪律制约。对待持枪反抗的敌人,他们真的来个“杀叽叽”“死了死了的”,毫不手软。换句政治术语:他们是爱憎分明。
早在出国几天后的那堪和扣旺一带,我在村子里检查群众纪律,就发现有些碗碟、热水瓶、自行车、缝纫机被砸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几天在跟随连队行军作战中,我特别留意战士们的一举一动,他们很多行为和做法,都出自于过去看过的几部电影。
3月3日上午在包围第一个村子葵丁时,我站在200米以外的地方观看战士们冲进村子的动作:一个班分成三个小组,两个小组向村外两侧迂回,另一个小组实施掩护。两个组冲进村里后,第一户2名战士开始搜索,他们端着枪,猫着腰,闪到门的两侧,枪口对准房内,高喊“纳松空叶”
。一分钟后,里面没有什么动静,枪托便往竹门上一砸,竹门斜倒在一边,两人冲了进去。
另一户的战士也照此办法,用脚踹开竹门,冲进房子。
这时,村子的里里外外,“纳松空叶”
的喊声频频响起,砸门、踢门的声音和碗碟敲碎的声音不断传来。看这些动作真像“老三战”
中的某些镜头。
3月5日,367团2营指挥所接到通知,改变清剿路线,往朗勒以西绕道返回。我们经过一个地图上没有名称(我们的地图都是40年前法国人留下来的)20来户的小村子。6连1排包围这个村子,冲进村后,“那松空叶”“宗堆宽宏杜宾”的喊声四起,接着,又是一阵阵的枪声。我和李参谋交换了眼色:看来,似乎发现情况,要做好追歼敌人的准备。
不一会,1排派人来报告:没有发现敌情。奇怪,既然没有敌情,何来枪声?
营部决定,部队就地休息,下午2时出发。
我和李参谋来到村口仍听到有稀稀落落的枪声,我们握着枪,快步进村看个究竟。刚到巷口,见一名战士在追三只鸡,两只在地上狂跑,一只飞了起来,战士举起步枪,不偏不倚,把鸡打了下来,好枪法!战士从地上捡起鸡,一回头,发现我们两个站在他背后,显得十分尴尬,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地说:中午在这里休息,打…打只鸡吃吃。
为啥不用手抓?用棍子打,偏要开枪?我问。
百多发子丨弹丨,背…背得很辛苦,又没有大仗打,打一发少一发,减轻负担。
万一打中自己人怎么办,很危险呀!
我,我是朝天上打,不,不会打到人。
以后放枪要小心。
是!战士如释重负,拾起鸡,看看被打中的位置,对自己的枪法深表满意,拎着鸡走了。
我们拐进另一条巷,见远处一名战士举枪对准一条边跑边回头对着他“旺旺”
叫的黄狗,“砰”
的一声,一枪正打中狗的脑袋。那条狗“呜呜”
两声,倒在地上挣扎几下不动了。我回头对李参谋摇摇头说:唉!这些兵好的不学,把电影里的国民党兵、日本兵的动作学得分毫不差。
李参谋笑了笑:前一阶段他们穿插扣屯,打的很激烈很艰苦,死伤不少人,憋着一肚子气,不能杀人不能放火,让他们往鸡狗身上发泄也好。断断续续的枪声,就是战士们追鸡追狗的效应。
我们找到排长,问了村里的情况,排长报告:进村没有发现敌情,没见到一个群众。
我们问,刚进村搜索时,为什么有阵阵枪声?排长解释:前几天出发时,大家补充了许多从敌人军械库缴来的子丨弹丨,这几天没有大仗打,都是些小打小闹,有的人几天来一粒子丨弹丨也没放过,负荷实在太重。天天清剿,天天爬山涉水,没能安排个时间让他们打打靶,他们借搜索群众家庭的机会,明知里面没有人,放一两枪,以减轻负担。
离开饭还有点时间,我到几户群众家里看一看,多数的竹门被砸倒,两户木板门被子丨弹丨穿了几个窟窿,墙上难免留下子丨弹丨的痕迹,有热水瓶、盘碗也被打烂,床铺和衣柜比较乱。
战士们搜索的动作,立即浮现在我脑子里:第一步,猫着腰闪到大门两侧;第二步,高喊“纳松空叶”;第三步,放它一梭子丨弹丨,将竹门踢开或砸倒;第四步,室内搜索;第五步,对着碗碟或家具发泄心头之恨。这些动作和电影中的某些镜头差不多,是从电影中学来的。
中午,我留在6连吃饭,主食是玉米粥,菜倒是比以往进了一步,一锅鲜鸡汤。自那次在河安军需仓库吃过一次“荷兰鸡罐头”
之后,这是出国以来的第二餐吃鸡。荒山野岭之中,有这样的鸡汤喝,也算是一次口福。
下午1时40分,6连在村口一块稻田地集合,由指导员交代这最后几天的注意事项,无非是提高警惕,不能麻痹松懈,完成清剿任务等等。末了,指导员请我讲讲话。
我不谦让,站在土坎上,对全连干部战士说:这两天来,我跟着大家一起行军,一起战斗,同志们英勇顽强的精神,使我深受教育。大家对我关心、照顾,使我能顺利完成拍摄任务,对此深表感谢。
我也把看到的一些问题,提出来给大家参考:大家对越南当局背信弃义,与我们为敌、打死打伤我们的人,义愤填膺这是很自然的。但气不应该发在越南群众身上。我看到,你们有的人一进群众家里,就砸大门、砸家具,这样是否有损中国军队的威严?高喊“纳松空叶”
之后,为什么又要来一梭子丨弹丨。抓只鸡杀条狗是为了“就地筹粮”,解决我们的生存问题,但不一定要用枪打,这样很容易误伤自己的人,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牺牲了很光荣,万一被自己的人误伤,多不值得!
我可以告诉你们,北越群众很穷,购买一个热水瓶需要30—40元越币,相当于北越群众一家人奋斗半个月的所得,因此,在最后几天的清剿中,希望大家枪托下留个情。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在电影中敌人称我们为“共军”,“共军”要有“共军”
的风范,不能像电影中的“国军”、“皇军”那样,伤害老百姓,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我们从小看“老三战”—《地雷战》、《地道战》和《南征北战》,对国民党兵、日本兵的行为记得清清楚楚,台词背的滚瓜烂熟,但不能把这些用在我们身上…我的话还没讲完,大家便捧腹大笑,有的不好意思,低下了头。指导员插话:严肃一点,陈干事讲的很有道理!
政治部领导行军途中及时了解部队思想动态
下午2时,部队准时出发。一路上,经过两个小村子,先头部队作了搜索,均未发现什么情况。
我站在路边,等待4连上来,想与4连长刘粤军聊天。
咦,两名战士用一根竹棍,抬着半个坛子,里面装的是啥玩意?我凑上去看一看。
战士认出我来了:陈干事,喝口糖水吧!
糖水?真是半坛湿湿的红糖,上面还有一层暗红色的水。
坛子是被砸烂的,留下参差不齐的半截坛底,用绳子绑紧。
哪儿弄来的糖?我问。
中午搜索时,砸烂了一个坛子,糖水喷了出来,我们一试,很甜,才知道是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