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鹏彻底被问糊涂了,抬手挠挠头:“首长,我有点懵,这个战时条件到底是您还是我们团长决定的?”
看着展鹏天真的模样,首长笑了:“很想知道吗?”
展鹏摇摇头:“不是特别想,现在我就想知道,自己做的怎么样。”
首长盯着展鹏:“那你觉得呢,或者说,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展鹏想了想,直言说道:“如果我给自己打分,应该是八十分吧。”
“觉得自己已经打出优秀的成绩了?”首长问。
展鹏点点头:“我觉得是这样,但可能高估自己了。”
首长飞行了三十年,现在如果有机会,还是飞上蓝天,不仅飞行经验丰富,也阅人无数,尤其懂得飞行员,这么说吧,他从飞行员的眼神之中,都基本能判断出该飞行员对飞行的热衷程度,进而判断出大致飞行状况。
如果能在指挥室看到飞行员在空中的表现情况,更能判断出八九不离十。
从展鹏的表情中,首长已经看出何敬忠是认真的,并没有向年轻人提前透露这次打靶的特点。
首长也非常欣赏展鹏的率真,也从刚才的实弹射击中,感到展鹏是用心在飞行,而且有很高的天赋,不然他不会在事先不知情的情况下,临机做出正确的选择。
首长本想给展鹏满分,因为他不仅完成了击落四枚巡航导弹的任务,整个过程也堪称完美,就是飞行十年的老飞行员也大概就做到这个程度了。
看展鹏很谦虚地给自己打了八十分,首长也点点头:“好吧,那就八十分吧,免得你小子骄傲。”
展鹏乐了:“首长,这么说,我做对了。”
“应该算对了吧。”首长点点头,问:“那你现在认为这种训练方式怎么样,我想听你的实话?”
展鹏不假思索地说:“报告首长,我认为这种方式很好,特别能锻炼人,只是不提前通知战时条件,只能瞒得了一时,但不长久。”
首长哈哈笑了:“小子,很聪明啊,我告诉你,不提前告诉你们,就是想考验你们一下,以后再训练,就会提前通知按战时条件打。”
展鹏点点头。
首长接着说:“战时套路很多,不光是电磁压制,还会遇到各种情况,甚至还可能发生空战。如果你们在赶往拦截点之前,遇到敌人作战分队,该怎么做?”
展鹏眨了眨眼,就回答说:“巡航导弹在战争时作用很大,可用作打击对敌方军事行动有直接影响的目标,如果遇到敌机,我会先报告并请求增援,紧急情况下,兵分两路,一组和敌机周旋,掩护另一组去打击巡航导弹,总之,一定要想办法干掉它。”
展鹏分析的很对,首长赞许地点点头:“不错,思路很清晰,方向也正确。”
马勇三人坐在休息室,眼睛却不放心看着105房间的门。
好在谈话没有进行多长时间,首长先走出房间,作战处长和展鹏跟在后面。
三人立即站起来,廖健差点没走上去,想和首长说话,却被马勇伸手拉住。
马勇已感觉到了,应该没什么,而且首长如果真认定打的不好,那多说也无益,毕竟他们是年轻人。
首长迈步走过来,三人立正,挺胸抬头站好。
首长满意地看着三个年轻人:“从精神状态就能看出一个部队的作风,看来199潮气蓬勃,很有精气神,小伙子们,不管取得多大成绩,都不许骄傲,我会经常关注你们的。”
还取得成绩了?听首长这么说,三个人放心了,立即大声说:“谢谢首长。”
首长点点头:“好,你们好好休息,下午还有实弹打靶,算作是给你们的犒劳,说实话,当年我飞行的时候,就喜欢实弹打靶,哈哈,看着你们,真想再回到年轻的时候啊,不过,我不能陪你们了。”
首长很忙,现在就要赶回战区司令部,停机坪上的直升机已开始发动。
走到门口,首长又忍不住回过头来,先看一眼展鹏,又看看孔迪、马勇、廖健,大声说:“好好飞,要符合199团的气质,成为最优秀的飞行员!”
“是!”展鹏带头敬礼。
首长乘坐直升飞机离开了h1机场,作战处长回到指挥室,直接坐在何敬忠身边,低声说:“老何,你行啊,这么短时间就让首长对199刮目相看。”
何敬忠谦虚地笑笑:“我一个团长能干什么,都是兄弟们努力的结果。”
作战处长看了一眼何敬忠,又低声说:“知道大家最讨厌你什么吗?”
何敬忠扭头看着作战处长:“什么?”
作战处长哼了一声:“明明能力很强,在大家面前又装作很低调的样子。”
何敬忠脸上露出了无奈:“我也不想啊,没办法,199还没满一周岁,远比不上人家151,如果现在就高调,更叫人看不起。”
作战处长摆摆手:“不跟你扯了,连你们家李政委都掰扯不过你,不过你是真行,要我说,首长之所以越来越重视你们199,还是因为你这个团长,我发现你和首长的想法有时出奇的一致,就连你的兵展鹏,也说到了首长的心里。”
何敬忠摇摇头:“展鹏全靠自己的悟性,我还真没教过他。”
作战处长瞥了一眼何敬忠:“又谦虚!”
何敬忠摆手:“这个还真没有。”
作战参谋报告:“李副团长和黄大队长已经登机。”
“好的。”何敬忠回答一声,拿起了送话器。
李进和黄耀华也带着探索的任务进行空射巡航导弹,目的仍是为以后改进训练模拟积累经验。
两人升空后,地面指挥提供了巡航导弹的方位,便再没有了其他信息,但雷达信号没有被干扰,两人立即明白这是在模拟战至最后,敌我双方力量受到严重破坏后的态势下进行的空射训练。
两人驾驶战机立即加速目标区的同时,连续开机搜索,但两分钟过去了,仍没发现目标。
巡航导弹目标很小,如果贴地飞行,就能难搜索,估计这次高度不会超过二十米。
再发现不了目标,就会超时,关键时刻,黄耀华打开了侦察卫星数据链接,十秒钟后,找到了目标。
黄耀华立即提醒李进:“目标在正前方七十公里,左转六十度拦截!”
两人向前飞了一分钟,距离五十公里,雷达发现了目标。为了争取一击成功的把握,李进指令黄耀华继续向前飞。
又向前飞行一分钟,距离目标还剩下十五公里的时候,将目标锁定。
目标果真贴地飞行,高度只有十二米。
“攻击!”李进立即下达了指令。
黄耀华按下导弹发射按钮,紧接着听到嘭嘭两声,两枚近距格斗导弹向前飞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