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自从有了这口井,村子里的人便不再去臭水沟取水,都来村口的这口水井打水,就连附近村子里的人听说以后也纷纷跑来打水。

然而,来这口水井打水的人有几百号人,却没有一个人去维护它。经年累月,由于人为破坏、风沙吹落等原因,这口水井的出水量越来越少,最后一滴水也出不来了。村里的人又跑到几公里外的臭水沟去取水,而这口水井就这么荒废着。

还有一点,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非洲大陆土地贫瘠、干旱少雨,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皮包骨头的贫困人口。

事实上,我们看一下非洲地图就会发现,赤道从非洲大陆中间穿过,南北回归线横贯南北两侧。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南北回归线附近则是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干湿两季分明。除了北部撒哈拉沙漠和南部那米比沙漠确实干旱缺水之外,整个非洲大陆的其他地区并不怎么缺水,充其量也就是季节性缺水。

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非洲拥有全世界60%的可耕种土地面积。我们都说东北的黑土地肥沃养人,但是东北的黑土地仍然比不上非洲的土地。

非洲的土地有机物含量丰富,没有农药化肥,土地松软,种植农作物根本不需要翻地。

据说以前非洲人少的时候,当地人基本上不会选择去种地,因为种地太麻烦。饿了就在地上捡几个野果吃,渴了就趴在水沟旁喝口水,馋了就打几只野猪、野兔子烤着吃,连锅碗瓢盆都省了。不饿的时候野猪从身边走过,非洲人都懒得去追。

最好玩的就是他们的种地,只有勤快点的非洲妇女可能会种块地。白天艳阳高照时,她们就带着种子出发了。到了地里,随便找个木棍,一边在地里戳个洞,一边往洞里扔种子,然后就可以回家了。

等到了庄稼成熟的时候,再去地里收庄稼。一年到头只需要工作五六天。

有人说非洲人种地一不施肥,二不浇水,三不捉虫,四不除草,这地里能长出庄稼来吗?

说出来您可能不信,还真能!既然非洲人种地懒成这样都能收获庄稼,那么庄稼的收成怎么样呢?

收成只能说一般。尽管非洲大陆土地肥沃,雨水充沛,但是非洲的野草和虫子也不是吃素的。

庄稼可以疯长,地里的野草也可以疯长,地里的虫子更是吃得不亦乐乎。不走运的时候,地里的庄稼被虫子吃光啃净是常有的事儿。

还有一个问题,非洲人不存储粮食。

非洲气候终年高温,非洲人没有体会过冬天的可怕,自然也不懂得存储粮食的重要性。

所以,尽管非洲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庄稼,但是非洲人从未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恩泽。

一旦家里堆积了几百斤的土豆和木薯那么接下来几个月基本上不会再下地干活了,直到把这几百斤粮食吃光了为止。

好啦,三更完毕上班去啦,祝大家工作愉快

非洲人虽然懒惰,但是在生孩子这件事儿上却显得异常勤劳。即便是非洲大陆之外,在美国,在欧洲,为它们贡献新增人口的也基本上都是非洲后裔。

一生十,十生百,很快非洲大陆就人满为患。人口越来越多,食物自然就不够分了。

野果不好捡了,水沟逐渐干涸了,野猪和野兔子也不好追了,以前的安逸生活被彻底打乱。但是非洲人的懒惰并没有改变,非洲人的种地方式并没有改变。

雨季还好,非洲大陆上各种动植物依然疯狂生长,能够勉强养活这么多人。

然而,一旦到了旱季,灾难就来临了。由于旱季没有野果、水源和野兔,非洲人又没有存储粮食的习惯,所以旱季的时候非洲人饿肚子是常有的事儿,饿死人都不稀罕。

因此上,每次非洲历史上的大灾荒,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根源其实就是源于懒惰。

有人统计,如果非洲的雨季推迟一个月,或者旱季延长一个月,非洲就会饿死很多人,数量以百万人计。

非洲这边一饿死人,国际社会马上就开始行动起来,联合国、慈善组织和民间团体纷纷捐款捐粮捐矿泉水,亲自送到非洲人们手里。

可问题是,这么多年来,国际社会对非洲人们的援助没有上万亿美元,也得有几千亿美元了吧,但是那里的人们似乎比过去还要贫困,丝毫没有改观,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非洲人盖一座简易的小房子,中国人三天就能完成的工作量,非洲人至少需要三个月。

为什么呢?非洲人干活儿,早上太早不上工,下午太晚得收工,天气太热需要休息。砌墙的时候,一个人递砖,一个人抹水泥,一个人砌,旁边还站着几个人看。

其实那个时代中国对坦国的援助是最多的,在离lighter他们部落的不远处,一条贯穿坦国全境的铁路正是中国人修建的。

非洲人连起名都很随意。ighter这个打火机就是代表。

曾经有个中国人在非洲工作,他跟当地一个叫“巴布鲁”的非洲人关系很好。

有一天,巴布鲁兴冲冲地跑来告诉这个中国人,他的小儿子出生了,名叫巴布鲁。

中国人很奇怪:“你的儿子怎么跟你同名呢?”巴布鲁说:“这有什么奇怪的呀?我爸爸和我爷爷也叫巴布鲁。”

好嘛,在家门口叫一声“巴布鲁”,一家老小全都出来了,整一个四世同堂。

尽管非洲人经历着战争、饥饿、瘟疫和贫穷等苦难,我们将其归咎于天灾也好,懒惰也罢,但是非洲人天性非常乐观。在他们看来,无论现状如何,事情总有变好的那一天,尽管他们给不出如何变好的方案。

不过杨革勇到了这里,咋可能还任凭这种事情的发生?不是有旱季吗?那就打井,这里的地下水并不深,小型的钻井设备打下去几十米就能出水。

打一口深水井,一个潜水泵,几百亩土地旱季就能保证丰收,再说还有河,只是旱季会断流罢了。

杨革勇本来想学国内的承包制,把土地分给大家。只是明白了他们的生活习惯之后,也就放弃了。

就是家家都发小型拖拉机,男人敢开着四处游逛,那地也得给你撂荒了。

所以,这里最好的生产方式就是集体农庄,而且农庄的管理者必须有足够的威慑力,能够震慑那些懒人们。

这些事情杨革勇都没有告诉叶雨泽,不然叶雨泽知道后肯定会把他拽走:“你特么想在这里安营扎寨啊?家里还有老婆孩子呢!”

杨革勇是不太愿意回家的,主要是赵玲儿当了纪高官之后,整个人都越来越严肃。家中实在没啥乐趣。

边陲兵团》小说在线阅读_第113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大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边陲兵团第113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