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地方真的是两眼一抹黑,谁都不认识。从营业执照到店铺选址,那可真心是一点借力的地方都没有。全凭自己跑。
不过好歹如今招商引资算政绩,军垦超市虽然不出名,但是lidl出名啊!
虽然塔城目前没有lidl店,那是因为城市规模不够,人家没来设店。这里的领导一听说军垦超市是lidl的联营店,立马重视起来。
无论工商税务手续还是店铺选址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那时候北疆的店铺,大多还都属于国营和集体单位的,腾一些出来,给他们使用问题不大。
关键人家给租金啊,这又是一笔额外收入。塔城如今的规模何不如军垦城大呢,所以二十家店铺也就差不多能够涵盖城区了。
刘华和一帮阿姨们分工各管一摊,所以进度也很快。不过开张时候,再用军垦城那一套就不好用了。
刘华把lidl超市会员制照搬过来,根据会员等级,打折力度不一样,这一招见效很快。毕竟人都是喜欢有一些特权的。
比如两个人一起进店,一样的东西购买的价格却不一样,人家会员拿出卡一刷就比你便宜,气人不?
气人咋办?办卡呗。不就是一百块钱吗?关键这钱还都能花出去。加上超市东西不仅价格低,质量还好,关键是假一赔十,这样的店咋可能开不起来?
针对塔城民族人多这一实际情况,在民族人聚集区他们特意雇佣了民族人做售货员和餐饮员。
这样无论是风俗习惯,还是饮食习惯,都不会水土不服。其实说实话,民族百姓相对而言,比一般人都要淳朴,跟他们相处,你都不用费脑子去想说什么,本心就好。
一个月的时间,塔城的二十家店也开始正常运营了。一个假一赔十,免费退换,就已经可以秒杀绝大多数商家了。
小插曲自然会有,比如前几天几个人拿着一盒烟说是在这里买的,还有小票,结果那烟一抽根本吸不出烟来。
撕开一看,里面全是烟梗子,咋可能烧的烧?只不过这烟肯定不会是军垦超市的货。
不过这几个家伙就说是,手里还有小票。店长打电话把刘华叫过去。
刘华一看烟盒就明白了怎么回事,直接给工商局和公丨安丨局都打了电话,人一到,那几个人就怂了,没问几句就说了实话。
原来他们是一个小卖店的,被军垦超市顶的干不下去了,这才想出歪招来讹诈。没想到一下子就被人家看穿。
围观的很多人是认识他的,不少人开始骂他,因为这家伙没少卖假货坑人。
事情弄清楚,他这种行为已经属于敲诈,不但人被拘留几天,还被罚了款。
经过这件事,想找他们麻烦的人一下子少了很多。而这种连锁超市被有关单位刁难的事情也很少,主要是影响太大。
刘华根据自己的遭遇跟阿姨们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在当地聘用一名经理,统一管理这些店铺。
其实货源和价格这些不用他们操心,都有统一配货统一定价的。
但是这么多店铺自然会有一些琐事,比如有人找麻烦,货物出现问题,这些都要有专人去解决的。
虽然每个店都有店长,但是因为都是就近招聘,能力良莠不齐,必须要有一个能力出众的人管理她们。
几个人商量之后,聘用了工商局的一个退休干部。这老头叫艾买江,做人非常正直,威信也高。
艾买江因为身体好,退休在家正闲的难受,刘三女一邀请便欣然接受。
人家世代在这里生活,处理起事情来比刘三女她们这群外来人要方便的多。
又因为一直在工商局工作,对于店铺经营的注意事项更是比他们管理的周到。
所有事情处理完毕后,大家就打道回府了。这次加上刘华,一共出来了三十个人。刘三女带队。
一个月之内搞定了二十家店铺,这速度比在军垦场也没慢多少。
一帮人回到军垦城,梅花亲自设宴为她们接风,这一次出征胜利的意义可不仅是开了几间连锁店那么简单。
而是代表军垦超市已经迈出了开拓的第一步!要知道军垦超市的模式跟lidl可不同,可以普及到每个县城的。
这种体量一旦发展起来,庞大的简直无法想象。不管是lidl还是沃尔玛,在军垦超市面前就是个渣渣。
二红和玛莎也被刺激了,没心思研究什么房地产了。还是超市好啊!
老书,我和李白是同学
lidl的经营思路是二红改的,其实当时叶雨泽和迪特尔·施瓦茨都认为她是对的。
但是随着梅花的成功,把二红和玛莎都给刺激了。真的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销售方式啊!
lidl中国走的是高中端路线,和沃尔玛一样开大店,集中在大中型城市。而军垦超市确如风一样无孔不入,比lidl在欧洲的布局还要严密,简直是没有盲区啊!
这事可以干,两个人稍微交流一下就认同了这个观点。好吧,就拿米国做试点吧!
两个人飞到波士顿,这里快成叶雨泽的大本营了,但凡跟他有关系的企业,都基本从这里开始。
米国的居住方式跟中国不同,中国人是富人住在闹市区,而没钱的住农村。当然也有例外,但是大都是如此。
而米国却是穷人住闹市区,富人住在郊外。这就造成了购物的不便。
因为米国超市相对来说都比较大,不适合开在一小片一小片的居住区之内,那样成本太高。但是军垦超市模式却最适合这样的便利店。
两个人飞到波士顿,叶雨泽却不在家。原来这一阵他正学开飞机呢,这东西只要有了驾照,就跟汽车一样,你可以随便开着玩。
二红和玛莎跟这一家人都熟悉,除了对玉娥的身份转换稍稍有些不适应之外,别的都好。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在一起吃了顿饭。二红把她们的想法说了一遍,全家人都非常支持。
玉娥提了个建议,相对而言,中国的小商品和生活用品价格都非常低廉,生鲜这一块可以在这里搞基地,但是别的东西可以从中国进口。
这样一来,这些深入居民区的便利店不但会非常受欢迎,而且很快就会站住脚。
因为米国人现实,他们买东西从来不管哪里生产的,只要是实用,价格低廉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
这跟这个国家的国情有关,因为本来就属于移民国家,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人都有。想让他们有什么凝聚力和民族精神是很难的。
但这也决定了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没有那么多情怀之类的东西。
就比如在战场上,就绝对不会出现什么可歌可泣的故事,因为他们一旦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第一选择就是投降。
事情定下来,自然就是选货,租店铺之类的琐事。这些事情老四和叶风都帮得上忙。
而二红和玛莎只需找事务所注册公司就行。
这事办起来也很容易,花钱就行,半个月之内公司营业执照便下来了,作为老板,除了分别从欧洲和中国分别选了几个能干的人过来之外,在波士顿同样也得招聘一些员工。这些人以后就是军垦lidl在米国的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