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已经非常艰难,但是为了赶工期,工人们经常会在地上生火,来烤化冻土层方便挖掘。要知道冬天最冷的时候,那冻土比石头还要坚硬。
见到这个情况,杨革勇从俄罗斯买来了几台大功率挖掘机。这样一来才解决了大问题。但是混凝土施工却是绝对不行的,因为这样的温度根本不会凝固。
好歹在入冬之前大部分基础设施已经完成,现在进行室内设备安装就好了。
万赖寂恨不得把一天当成两天来用,这个炼油厂一共投资三十多亿美元,这个数字如一副重担,压的万赖寂喘不过气来。他恨不得一天内就能完成所有工程,即便尽快投产。
静静开始是有些情绪的,她毕竟还是个小姑娘,老是这么连轴转的在工地上滚,她虽然不娇气,也有些吃不消。
但是后来慢慢的她也就了解了万赖寂的心情,心中不由得暗暗钦佩,后来也就主动跟着忙碌起来,渐渐的,把老四这件事就给忘了。
这个炼油厂起名军垦石化,不但能炼油,还有相应的化工部门。毕竟炼油厂也有许多副产品,以后塑料厂那边的原料都可以不用再去进口了。
这个炼油厂的年产量初步设计为一千万吨。当然这只是初步,以后如果销售渠道畅通,随时可以增加产量。
虽然进口的都是俄罗斯设备,但是万赖寂还是叫叶雨泽进口了一些德国设备,因为在某些方面还是西方设备相对来说能耗方面会低得多。
不得不承认万赖寂在技术方面真的是很牛叉。他能完美的能把两国设备结合使用,不但节省了开支,还减少了能耗。就这一点,无形中就就为以后的生产压缩了成本。
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军垦城还是缺人,特别是现在。因为还没有投产,上面答应分配来的工人大都还没有到位,所以安装工人非常缺。
加上俄罗斯那边的人到点就下班,而且只会早,不会晚。主要是来到军垦城,看到物资那么丰富,他们只顾着享受生活了。
他们工资高,反正是固定工资,工期越长他们越合适。目前他们自己国家那缺衣少食的情况,更不想早早回国了。
这个情况静静回家跟父亲说了之后,习德和稍微想了一下就给马全义打了个电话。
结果第二天,农业公司那些退休或者没退休的老战士们全部来了军垦石化。
他们虽然没有技术,但是能吃苦啊?没有一个怕苦怕累的。只需要有人交给他们这活儿怎么干?那就是一口气干下去,不完活不带停下来喘口气的。
感动的万赖寂变成了专业的烧水送水人员。主要是天太冷了,可是这些老兵团们却一个个脱了棉衣在那里甩开膀子干活。
他们的人数可是不少,又在农闲期间。其实这个季节他们就是躺在家里也有收入的。
不过因为是军垦城自己的事情,他们毫不犹豫的全体出动了,不但自愿,而且属于义务劳动。毕竟炼油厂没办法给他们发工资。
整整一个冬天过去,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炼油厂竟然投产了。
剪彩那天,不但兵团首长来了,石化总公司也来人了。王红花代表发改委也来参加了这个仪式。
主要是国内这样大规模的炼厂实在太少了。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各种燃油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家对这个炼厂自然重视。
生活的负重让生命都显得如此沉重。人到中年,我们每个人都会背负很多。让我们一起加油!
基建连的老战士们都来了,炼油厂的投产,对于他们来说比任何一个企业的诞生都有意义。因为这是国家的需要。
因为这里不光生产汽油,柴油,还有航空煤油。他们的骄傲正是来源于此。
因为之后不光省城机场的飞机要使用这里的煤油。据说,只要检测后质量达到要求,京城的飞机也要使用这里的油。
他们这一代人都是有情怀的,对于他们而言,很多东西都比钱重要。
看着乌黑发亮的石油从管道里面流出来,几道工序之后,就变成清澈的燃油。老战士们一个个热泪盈眶。
马全义紧紧握着习德和的手说道:“老习,明白我们做到了什么吗?”
习德和同样激动的紧紧握着他的手:“当然知道,我们对祖国越来越重要了。”
那个曾经重伤时候都高喊***万岁,台湾解放了的于老贵,则一下子跪在地上,想说什么,却嘴唇颤抖着什么也说不出来。
后世一些人对于他们这一代人根本理解不了。因为价值观完全不同了。
在他们的意识里,我付出就得有回报,不然付出干嘛?因为他们完全不懂,若没有他们的前辈,那些只懂得付出而不求回报的几代人努力,哪有如今富足而平安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来,曾经遭受过多少危机?重兵压境,挑唆周边小国的骚扰。甚至核讹诈。
可就是因为有这些普普通通的老战士们,他们紧握手里的枪和手榴弹,面对敌人的坦克和装甲车都没有退缩过一步。
关键当时的国家并没有能力给与他们多少物质上的帮助,是他们自己一手拿着枪,一手拿着锄头,在保卫国家的同时,不但养活了自己,还支援了国家建设。
面对排成长龙的油罐车,马全义喊了一声:“立正,敬礼!”
全连战士排成了整齐的一排,他们很多人的腰因为劳累早已经站不直,但是此时却都如标枪一般挺立着。
有司机发现了这一情景,他们不能下车,因为车流一直在缓缓流动。于是他们全部按响了喇叭。
于是,震耳欲聋的喇叭声在军垦城上空回响着,放佛在向这个世界宣布:“你们才是这个世界中最可爱的人!”
来参加剪彩仪式的领导们也注意到了这一情景。也排成一队走过来跟他们一个个握手。轮到王红花的时候,她流着泪和这些叔叔们挨个拥抱。
在她生命中最灰暗的日子里,这些叔叔们用最宽广的胸怀接纳了她,把这里变成了她生命中的另一个起点。
万赖寂不会敬礼,因为他不是军人。他不想用不标准的军礼来回敬这些可敬的老兵们,所以,他给每一个人鞠躬,不停的说着谢谢。
正是这些人,整整一冬天,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里把所有别人不爱干,不想干的活儿都干了。
至今他都能清楚的记得每个人手上的冻疮,因为这些活儿都不是戴着手套能干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炼厂才能提前几个月投产。这其中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不是简单的数字所能体现的。
鉴于这些老兵们对于炼厂的突出贡献,兵团丨党丨委给与了他们集体三等功的表彰。
老兵们拿到奖牌的时候更是热泪盈眶。很多人贡献了一辈子,却是第一次拿到这个奖牌,这比发他们几万奖金更让他们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