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为这个厂,公司货轮赚的钱全部搭了进去不说,还欠了外债。
主要原因是还真让他研发成功了一条十五万吨的一艘船,为了这艘船,他几乎压下了身家性命。从国外请了很多专家。好不容易下水了,结果试航时候没事,结果投入使用第二次航行就沉没进了太平洋里面。
万幸的是,船员们都被救了上来,但是一船货全部都沉在海里了,加上那条船。
那批货是一批黄铜制品,整个赔付完毕,公司也就破产了。几个股东恨他入股,这才让那个郑荣光有了可趁之机。
可就算这样,他也没有放弃自己造船这个理想。公司都这样了,他还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造船厂里面。
这样的人已经不能用偏执来形容了,只能叫做疯子。今天叶雨泽过来也是为了考察一下这个工厂,主要是为了看看有没有保留的必要。
自己人公司毕竟只是个房地产公司,航运这东西利润虽然也不错,但是跟房地产没办法比的。更何况造船厂这个吞金兽。
说实话,包不同对这个厂是真的用心了,各种设备非常齐全。就算叶雨泽这样不懂行的人都不由得暗暗点头。
怪不得能砸下十几个亿,这个包不同也真的是豁出去了。
看见叶雨泽复杂的目光,包不同心中不由得有些打鼓。用乞求的眼神看着叶雨泽:“董事长,请你相信我,这次肯定能成功的,我得股份可以放弃,请你一定让我把这艘船造完。”
听着包不同有些颤抖的声音,叶雨泽只觉得心中一软,四十多岁的人了,此时的神情却像个孩子一样哀求自己。这怎么可能不让叶雨泽动容?
他想了一下问道:“除了发动机和推进器,别的方面你没有问题吧?”
“董事长,发动机我也没有问题。就是买不到高强度和耐腐蚀的钛合金,还有没有五轴联动机床,没办法加工合格的螺旋桨。”
虽然包不同说的斩钉截铁,但是叶雨泽却听出了他语气中的不确定。他这两天查过一些资料,目前轮船用的大部分柴油发动机都来自德国,芬兰和美国。
但是目前日本和韩国的轮船发动机发动机也奋起直追。渐渐有后来者居上的架势,主要是他们的产品价格低廉,虽然说目前质量上跟西方国家还有些差距。但是赶上也是早晚的事情。
如果自己在这里真的能造出自己的船用发动机,那么意味着什么?
想到这里,叶雨泽心中也有些激动。把杨革勇拉到一边就说起了这个事情。
杨革勇本就是个热血青年,最喜欢做这些为国争光的事情。两个人自然一拍即合。但是考虑到这个项目投资太大,短时间内真不见得有什么结果,便决定把造船厂彻底分离出来。
这样就不会影响兄弟公司的业绩,他们即便往里投钱也是他们自己的,不会让董事会成员说三道四。
和包不同沟通了一下,把自己的想法一说,包不同态度坚决的要求把公司的股份置换成造船厂的股份。
于是叶雨泽又重新召开董事会,包不同总公司的%3的股份,置换成造船厂%15的股份。而剩下的%85叶雨泽占%50,杨革勇占%35。
众人看傻子一样看着包不同,为这个造船厂栽了那么大跟头还是痴心不改。
不过对于叶雨泽和杨革勇也跟着包不同一起疯他们就没有办法理解了。
兄弟公司这帮人可没有一个敢看不起叶雨泽的。一次次关键时刻,都是叶雨泽扭转乾坤。而事实证明,他的每一次决定都是非常正确的。
看不起这样的董事长那除非是自己抽了。还是抽的羊角风。
这个事情决定下来之后,杨革勇就飞回北疆去接阿赫梅托夫。再从发动机厂找几个人过来。主要是还得弄一批耐腐蚀的高强度钛合金过来。
叶雨泽留在这里,先给卢克打了个电话,叫他搞两台五轴联动车床拆散了发过来。
卢克自然能领会他的意思。五轴联动机床的销售在德国也有着严格的限制。不过那只是针对一些特定的国家,包括中国和苏联。
而香港现在还是英属殖民地,所以不再禁运之列。想到这些,叶雨泽决定赶紧搞一批尖端设备过来,等到97回归之后,肯定也会有许多限制了,要未雨绸缪。
紧接着他又给伊凡娜打了电话,叫她想办法联系一下黑海造船厂那边,如果有想出国工作的专家,不管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人家。他在香港收购了一家造船厂,急需专业人才。
伊凡娜对叶雨泽的吩咐向来是言听计从。如今的一切都是叶雨泽给的,她相信只要抱进叶雨泽这条大腿,她的人生肯定会不停的拔高。
她是乌克兰人,如今身份又比较高,做这些事情不但比叶雨泽方便,还更有说服力。别说黑海造船厂目前效益不行,就是行,她也的想办法挖出几个人出来。
叶雨泽要的是主机和推进设备方面的人才,伊凡娜立马亲自赶往造船厂。
黑海造船厂在苏联的历史上那可是鼎鼎大名的存在,曾经威名赫赫的某航母就诞生在这里。只是随着政局的变化,这个曾让无数敌人胆寒的造船厂,已经渐渐开始褪去光环了。
要知道,军工产品的研发是不计成本的。你只要把东西造出来就算是立功。至于耗费,跟科研人员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只是目前这个厂所属国家已经不叫苏联,而是乌克兰。体量小了无数倍不说,国力更是天壤之别。虽然政客们也知道这个造船厂的重要性,已经尽力补贴,企图维持这个厂的运营,但那又怎么样呢?
在建的两艘航母已经停产了,因为没钱。政客也知道这东西造出来就是钱,但那又怎么样?这东西不能卖,不敢卖。如果非要去卖,还不知道会引起多大纠纷。毕竟他们已经不是苏联。
几万人的大厂,曾经的繁华已经不在,整个厂区静悄悄的。已经有人试图改制把这个厂改成民用工厂,造渔船,造货船。
只不过因为这些年产能的唯一性,他们即便改民用早已经竞争不过西方了。
最可悲的就是那些搞发动机技术的科技人员,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主要是目前厂里就算接订单,也是本国一些小型渔船和拖船,根本用不到他们。
他们的工资经常无缘无故的中断,一直被告知以后会补。只是这种告知越来越多,频繁的已经让他们无力吐槽了。
伊凡娜直接找的厂长,是他父亲的一个故旧。两个人交情一直不错,加上目前厂里的状况,厂长对伊凡娜还是很巴结的。因为他的未来伊凡娜的父亲可以左右。
伊凡娜说明来意,按正常思维这个厂长应该是勃然大怒。毕竟这些高科技人才在哪里都是宝贝。
可如今却恰恰相反,对于厂长这些人都是地雷。因为这些人资历高,工资也高,脾气还大。是他以前惹不起的存在。
但是如今厂里的状况已经不是从前。可以说以前工厂靠这些人生存,而如今这些人都成了负担,因为他们比一般工人工资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