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当这边安排就绪,那边王淑琴她们已经启程了,二十四名大学生一路上飘着歌声在朝着祖国的西北边陲行进。或许他们的人生变得彻底不一样了吧?

而这时叶雨泽同样也接到了一个命令,就是随着援外医疗队去京城集结。这个命令刘向东第一个反对,只是他的反对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这个命令来自高层,他抗拒不了。

叶雨泽愣了好半天,苦笑一下收拾行李准备出发。他想了无数遍王爷爷会叫他去干啥?结果,打死他也没想到会把他扔到非洲去。

不过这事可没有什么商量余地,就两个字,“执行!”

他可不知道师父还为他去抗争了?不然拉也得拉住他。师父就算再有名气,在王爷爷面前,也不够看的。

不过去之前还要在京城培训一个月,别看他也是唐唐医学院学生,但是对于非洲的一些地方病和传染病,他还真不了解。

这个医疗队是从全国各地抽调的。领队是一个叫王中原的传染病方面的专家,副领队叫苏倩倩,苏州人,才二十多岁,但是在妇产科方面已经颇有建树了。

医疗队一共三十个人,一共八名医生,十五个护士。加上一些搞后勤保障的人,其实说起来就是力工。他们负责背那些比较沉重的药品和设备,那边交通情况不好,很多时候都要靠肩扛手提。

医疗队在京城进行了一个月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语言,环境适应,急救,面对突发事件等一系列内容。这些训练对于医疗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上叶雨泽也不干疏忽。

医疗队大部分都是男性,包括那十五名护士当中,十个都是男性。毕竟去非洲女人不方便,但是没有那个人还不行,所以这次三十人的医疗队,只有七个女人。

训练是封闭式的,只有周日才允许出来,所以叶雨泽基本就被隔绝了。

消息传出去之后,很多人都乱了,自然包括他的父母。周日叶雨泽给他们分别打电话安慰了一下,表示自己没有事。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仿佛转眼间就倒了出发的日子。这段时间对于散漫惯了的叶雨泽来说,简直就是关在了笼子里。现在不要说去非洲了,去南极他都没意见。

他们要去的地方是阿尔及利亚,从京城直飞阿尔及尔。那是一个非洲的***国家,跟中国关系非常好。

因为阿尔及利亚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中阿友好交往史上的浓重一笔。1971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两阿提案”在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获得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得以恢复。

伟人曾经说过:“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

所以,从那以后,我国对于非洲国家的援助就没有间断过。所以我国和非洲大部分国家的关系一直都非常不错。

飞机在阿尔及尔机场降落后,叶雨泽一行人直接被拉到了一个医院里,看的叶雨泽目瞪口呆。人家这医院建的比开滦医院还好呢,这还援助个啥?

而且叶雨泽还发现,这里跟他想象的非洲不太一样。因为这里基本上都是阿拉伯人,肤色比自己还白呢。

这个叶雨泽也没有多问,来了就听话吧。这是国家任务,自己现在能做的就是服从。

连续待了几天之后叶雨泽才明白,原来这次是王中原等几个专家来给这里的病人进行会诊。这个医院虽然不错,但是医生的水平还是要差一些,王中原他们的任务不但要诊治病人,还要培训这里的医生。

至于叶雨泽的角色,也算是医生里面的一名。他主要负责对病人的针灸治疗。而随行的医生当中,只有他和一个中男人王卫东是中医。

王卫东对叶雨泽非常客气,叶雨泽知道,人家这是给师傅刘向东面子,自己在人家眼里其实啥也不是。

王中原等人到了医院之后,边夜以继日的工作起来,叶雨泽和王卫东也一直在一旁配合,也带了一些徒弟,教他们针灸疗法。

对这个国家的食物叶雨泽还比较适应。他们的主食是他们叫做“古斯古斯”的食品,这是一种用清水、橄榄油、牛羊肉、蔬菜和面粉等做成的馒头,味道非常不错。

当然普通的发面饼,米饭他们也是有的。特别是招待中国医疗队的饮食,一直规格都非常高。

尽管王中原几次提出抗议,声明我们是帮助兄弟国家的,不能搞特殊,然而第二天还是一样。

几天下来,叶雨泽实在搞不明白王爷爷把自己搞到这里干嘛?跟自己想象中的那个非洲完全不一样啊?草原呢?狮子呢?长颈鹿呢?还有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黑人兄弟呢?

这样下去自己哪是来受苦?简直就成了育肥了。吃好的,喝好的,还不怎么运动。倒不是叶雨泽懒,而是他每天早上或者晚上出来锻炼。都会围上来一帮人观看,就差卖票了。简直就是耍猴。

而且这里打国际长途还不方便,要跑好远才能找到有电话的地方。他又不是啥勤快人,索性也就不打了。

王红花到了开发区之后,换开始了招生。整个兵团子弟的初高中学生的中高考成绩都摆在那里。她和几个教育科派来的老师正在一起翻阅。

每个学生都是有档案的,她们都挨个挑选。只要成绩差不多,并且档案上没有劣迹的。她基本都会打电话咨询人家意愿,是否愿意去技工学校上学?

如今的基建连可不是昔日能够比的。兵团第一开发区,汽车,钢铁。而且毕业就分配工作,工资每个月不低于二百元。这些诱惑别说孩子。家长都抵御不了啊!

最后,报名的孩子达到了五千多人。第一届就招收这么多学生,显然不现实。王红花暗暗后悔自己通知的太多了。

没办法,最后只能考试,用学习成绩刷下去,最后留了五百人。也就是说,开发区技工学校第一届新生分十个班,每班五十人。只等九月一号开学,就可以全部入校了。,,

王红花把新来的河北工大学生全部留在学校,又把王淑琴和郑兰枝要了过去。这两个人王淑琴成了副校长,郑兰枝做了教导主任。成了她的左膀右臂。

为这个还跟赵玲儿闹了点小意见,她不肯放王淑琴走。其实她也想把王淑琴提拔成自己副手的。

事情到了最后,只能让王淑琴自己选择。而王淑琴还是选择了去学校,王红花问她原因?王淑琴红了脸,小声道:“你只要说自己是叶雨泽老师,我们学校那些学生都会跟你跑的。”

接下来王红花又开始走访工厂,主要是挑选那些技术过硬,表达能力清晰的师傅做学校的实习老师。当然也有苏联专家,只不过这些人讲课还需要翻译。

边陲兵团》小说在线阅读_第76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大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边陲兵团第76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