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女跟梅花是闺蜜,性格也差不多,都是风风火火的,特别要强。如今整天被这么数落,她哪里受得了?恨不得把女工们逼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但是胖子不是一口就能吃成的,工作时间太久会出问题的。厂里如今也就多了十几个新工人,就是马蓉她们几个刚毕业不久的女娃娃,可这属于杯水车薪,顶不了多大事的。
今天刘三女又来到连部闹了,朝着马全义就是一顿喷:“你作为一个连长,连队是你承包的,奖金你拿的最高,你不能只拿钱不干事吧?厂里这么缺人你赶紧给我想办法!”
马全义被喷的也是一脸无奈:“你让我还能怎么办?连里就这么多人?我一家四口,一半都在厂里干活了!你莫非还要让我去厂里干活?”
这话到是让刘三女眼前一亮:“对呀,你为什么不能在厂里干活?你们男人冬天除了军训,就没有别的事情了,去给我们叠叠布,打包产品,锁锁扣眼也行啊?”
最后,百般无奈的马全义只好带着刚放下枪杆子的男人们走进了服装厂,手脚快的抢到了叠布,打包的活,马全义这种自持身份不能跟人家抢的,只好老老实实坐在角落里,带着一帮大老爷们一个拿根针,锁起扣眼来。
缝纫机上的女人们时不时用眼光瞟他们一眼,随即发出爽朗的笑声。马全义低着头啥也没听见,本来还有男人准备呵斥放肆的女人们几声,可是看见连长的表现,只好做了鹌鹑。
还别说,男人们虽然干这些活比较笨拙,但是这些零碎活被他们包圆之后,产量还真的增加了不少,这件事被刘三女在电话中跟梅花详细的描绘了一遍。姐妹两笑的连话筒都差点扔了。不过叶万成在一边却满头黑线,这些女人这是要翻天啊!
于是本来悠哉悠哉准备安心过年的叶雨泽被老爸逼着拿起课本,哪也不许去了!
可现在的叶雨泽哪里是个能被书本控制住的人?思忖了良久跟老妈商量:“妈,过年没几天了,你和爸好几年都没回老家了,今年爸在家,要不咱们回老家过年吧?”
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老妈的首肯,于是孙兰玉走的时候只能坐火车了。车被叶雨泽扣下,要回老家用,叶雨泽还嘱咐她去看看老肉师徒两,他怕那两家伙被饿死。
大年二十八早上,全厂放假了。梅花给厂里每个人都发了红包,只是有人不愿意放假,耽误挣钱啊!这个梅花没有松口,而且规定在初三开门之前谁也不许加班。
区服装厂那边,孙兰玉临走时就安排好了。不用叶雨泽操心,主要是他也不是个操心的人,按他自己的话来说,大方向我把握,具体事宜你们操作就行了。
如今那边的厂长是牛凤兰,副厂长是董月英,不过董月英主要负责的还是财务这一块,连这边的账都是她在管。不过来回跑的主要还是谢小荣,如今两个人已经不让她们下车间干活了,拿工人平均工资。
唐城离邱县三百公里,这一段路况还行,主要是有了华北油田之后,周边道路都重修了。虽然路还是窄,但是那时候车少,所以一路开的很顺畅。
等开到吕公堡叶雨泽本来做好颠簸准备的时候,没想到竟然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意外。他发现竟然有一条柏油路直通村子里。这是怎么回事?
他一路开下去才明白,原来这条路周围都是油井,而且在他们村子边上还有个小站。油田单位都有小站,就是给抽油的井加水的。这个是有具体规定的,原则上抽出多少油,就要加进多少水,不能让原来的空间空着,不然容易引起塌陷。
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附近油井抽出来的油都通过管道汇集到小站,油罐车到这拉走。毕竟那个时代的管网还不能把所有油井都串联起来通到炼油厂。
一进村子,一群孩子就开始跟在车子后面跑。可能平时基本没有见过轿车吧,从村东头一直追到了村西头。因为今天是腊月二十八,大人们基本也都在家里。听到汽车上也纷纷出门观看。
叶雨泽一直把车开到奶奶家大门口,然后就使劲按喇叭。大叔和老叔先跑了出来,然后奶奶掂着小脚也跟了出来。
“老叔,把大门打开!”叶雨泽喊了一句。老叔看见是他,立马高兴的答应一声就开了大门。叶雨泽直接开进了院子。
老妈没好气的拍了他脑袋一下,“你就在这显摆吧,车又不是你的!”
叶雨泽嘻嘻的笑着打开车门走了下去。奶奶一看是大儿子一家都回来了,那张没剩几颗牙的嘴根本就合不上了。从屋檐下挂着的篮子里一把一把的抓枣,往孙子们手里塞。
那个年代北疆大枣还没人知道,小哥几个对于这种果实还真的觉得新鲜,一个个拿着就啃起来。只有叶雨平因为从小跟着奶奶,对这东西到是没啥兴趣,可奶奶偏偏重点关注他。
老叔的房子也盖起来了,只是还没有装修,农村人的习惯是盖好放一段才收拾。这样住进去的时候不潮。叶雨泽看了一眼奶奶备的年货,白菜,在外面冻着的豆腐,还有萝卜。今年奶奶好像也豁出去了,竟然买了有十来斤肉。
可是全家人加起来得十几口人了,这点东西哪够?看看天色还不晚,叶雨泽直接开车去就要去县城。
老叔拦住他问他去干什么?叶雨泽悄悄说去城里买肉,老叔指指相邻的村子,今天是那里的大集,什么都有卖的。叶雨泽招手叫他上车,两个人就去了集市。
老家这边的集市一直都有,哪怕在最困难的时期,虽然手里没啥钱,但也会把家里富裕点的东西拿出来换点自己需要的。比如枣,杏,梨之类的水果,换布票,粮食。
土地承包两年,人们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大集的粮食摊那边一排排满满的口袋就是最好的证明。这都是卖粮食的。
搁以前不说有没有粮食卖,就是有人卖,也都是弄个小包袱包几斤,转眼就能不见了,粮食市场上能见到的无非是榆树皮,红薯干这样的代替粮食的东西。
“家里粮食够吃吗?”叶雨泽下意识的问老叔,因为他习惯了每次回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买粮食。
小叔笑笑,露出洁白的牙齿:“要不是你奶奶看的紧,咱家每天吃白面麦子都吃不完。可她不让吃,非要隔两天才让吃一顿,也不知道放着那么多麦子干嘛?等六月份新麦子就又下来了,都不知道往哪放?”
叶雨泽也笑了,老叔这就是赤裸裸的炫耀啊!没想到包产到户短短两年,人们的生活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最起码不会挨饿了。叶雨泽买了一些零食,然后直奔肉摊,没肉肉可过不了年。
卖猪肉的有三个摊子,粮食富裕这猪肉就体现出来了,厚厚的一层膘有四指厚了。以前人们养猪哪有东西喂?都是地里的野菜掺刷锅水煮煮,跟羊吃的没啥区别,咋可能长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