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杨革勇要找叶雨泽,赵玲儿脾气就上来了。她真的有些恨叶雨泽在这件事情上面那漫不经心的样子。
说完这些话,她依然想起了一个问题。试探着问:“你还没有告诉叶雨泽你在哪里?”
杨革勇小声回答:“我是第一个给你打的电话,这事若是你能办,就不要告诉他了,省的他又往这边跑。”
赵玲儿突然觉得自己开心起来,他竟然第一个联系的自己,可是第一个联系自己有啥可开心的呢?她不知道,也没想。
赵玲儿做事都是雷厉风行的,立马给老爸打电话把事情说了。赵副师长虽然一向廉洁奉公,但是为了闺女徇点小私这种事情还是肯做的,于是直接从师部开了准迁证,并用挂号信寄到杨革勇家里。
杨玉林在这件事情上已经想明白了,自然不会阻拦,收到信之后,就去把杨革勇的户口关系取出来寄回了师里。
赵玲儿自然不可能把杨革勇的户口上到额敏,而是上到了团部。这些事情弄完,也就寒假了,赵玲儿索性直接坐车去了伊宁,把杨革勇的户口本给他送过去。
这事说起来快,但是整个事情弄完也差不多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毛纺厂线路改造已经差不多弄完了。
洪学思看着往日悬挂在人们头顶蛛网一般都电线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干净了许多的车间,这种变化,怎么会让他不兴奋?他现在一天三次的催杨革勇问户口的事情,生怕一不注意,这小子就跑了。
就在这个时候,赵玲儿到了。几个月不见,赵玲儿已经亭亭玉立了。十七岁了,明年就要参加高考,是个大姑娘了。杨革勇这时候正在中控室里面进行最后的安装。
因为线路改造是分批进行的,所以中控室这边最后还要弄个总闸,等所有线路都改装好,再停一下电,把总闸接上就彻底完工了。
此时的杨革勇连他自己都快认不出来了。胡子拉碴的,身上一套工作服早已经看不出什么颜色,黑乎乎的,脱下来戳在那里都能站住。
换个人这副形象到哪也会被人嫌弃,可杨革勇却偏偏给人一种不修边幅,放荡不羁的感觉,反倒增添了一种男人的味道。
这时候已经是午饭时间了,好几波出来买饭的女工跑到这里问杨革勇吃啥,给他带回来,都被他给婉拒了。这一切都被赵玲儿看在眼里,心中莫名的翻起一股酸味。
这时候洪柳也端着一个盆子跑了进来:“勇子,先别干了,这是你最爱吃的烩面,我让表姐给你抓了好对牛肉。”
杨革勇抬头看她一眼,笑着说了一声:“好嘞,这个螺丝拧好我就吃。你怎么把人家盆给端来了?我又不是猪……。”
刚说到这里,杨革勇的目光似乎瞟到了什么,迅速抬起头看过去。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俏生生的站在门口一侧,正目不转睛的看着他。
杨革勇扔下板子就冲了过去:“玲儿,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叫我?”
赵玲儿撇撇嘴:“本以为你在受苦,却没想到你竟然掉在美人堆里了。怪不得乐不思蜀,我喊你你能听见吗?”
对于赵玲儿,杨革勇向来是不和她拌嘴的,吵不过。一般最好的方法就是顺着她,等她发泄完了就变乖了。
洪柳表情复杂的看着赵玲儿,她突然间有些自卑,这个丫头子太漂亮了,虽然没有自己个子高,但是自己跟她站一起,只能是自行惭秽。
“勇子,这是谁呀?好漂亮的妹妹。”她还是情不自禁的问了出来。
杨革勇赶紧给她们相互介绍,两个丫头各怀心事的打量着对方,都不是那么太热情。只是草草寒暄两句,然后赵玲儿掏出户口本塞给杨革勇。“我跑了五百公里给你送这个,你今天得请我吃好吃的!”
杨革勇翻开户口本百感交集,这个东西转了一大圈终于又回来了。只是原本的五口之家,变成了他一个人,这其中的滋味,也只有他能体会的道。看着赵玲儿,他感激的说了声“谢谢!”
旁边的洪柳看见户口本也是眼前一亮,一把从杨革勇手里抽出来就跑了。“我去拿给我爸,赶紧给你办招工手续!”
其实手续早就弄好了,只不过因为一直等着杨革勇的户口本,现在拿过去把表一填,上报劳动局备案就可以了。毕竟毛纺厂属于国营工厂,这里的正式工在劳动局都要备案的。
看见户口本被抢走,洪柳还喊那些莫名其妙的话,赵玲儿连忙询问怎么回事?杨革勇便把事情说了一遍。赵玲儿神请有些黯然,嗫嚅道:“你以后就留在这里了吗?我还以为你以后要回团里。”
杨革勇低着头没说话,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两个人出去找个了地方吃了些东西。伊宁民族比较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食物,只是这顿饭赵玲儿吃的没滋没味的。
晚上杨革勇送赵玲儿去招待所,可她不肯去,坚持来到杨革勇租住的小院子里。两个人差不多说了一晚上的话,天快亮的时候才稍微睡了一会。
天亮之后赵玲儿就回去了,毕竟这里住着不方便。地方派出所会查出租屋,那个年代若是查到两个年轻人未婚同丨居丨,就是没事也得闹出事来。
临上车时候赵玲儿转身抱了一下杨革勇:“答应我一件事,不要太早谈恋爱好吗?”
杨革勇愣住了,他不明白赵玲儿为什么会这样说?他也没谈恋爱啊?不过看着赵玲儿略带祈求的目光,杨革勇还是点点头。赵玲儿一脸满足的上车走了。
杨革勇三天之内就成了市毛纺厂的正式职工。因为是入职,所以要经过三个月的学徒期,也就是挣三个月的十八块钱。尽管他现在是厂里的电工大拿,但是国家规定这个是谁也改变不了的除非他是大学毕业生。
好歹厂里的电改洪学思给他弄出来一千块钱。这样一平衡,钱也就不少了。洪学思直接给他分了一一套房子,北疆这个地方跟口里不一样,地广人稀,最不缺的就是土地,盖房成本又不高,老洪这是把杨革勇这一辈的生活都准备给安排好了。
那个瓦西里被打之后一直没来上班,他是真怕了杨革勇。本来想等杨革勇电改完之后走人再去的,结果听说杨革勇直接成了正式职工便直接熄了这个念头。
洪学思见他一直不来,便直接对他做了开除处理。瓦西里便直接去了霍尔果斯,那边八一年开始,又恢复了边贸,他又是俄罗斯族,正好去那边碰碰运气。
杨革勇是个闲不住的人,光棍一个,在家也待不住,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了厂里。几个月下来,不光电工那一摊,就连厂里的机器他都摸熟了。偶尔机修工不在,他就会帮着修修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