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丫头下车后,叶雨泽直接把车开到杨革勇家门口。
这件事他必须要跟杨叔叔说清楚,不然爷俩一对暴脾气,根本无法沟通的。
进了家门,一家人正在吃饭,妹妹看见哥哥回来立马扑了上来,这个小丫头对哥哥是极好的。
杨玉林则继续吃着他的饭。根本没看他们一眼。
杨妈妈站起来问道:“你们吃饭没?阿姨给你们盛饭。”
叶雨泽摇摇头。
“阿姨,我们来的时候吃过了,今天过来就是给杨革勇拿点衣服,我们还得赶回去。以后甘校长要亲自给他补课。”
杨妈妈一听自然高兴,忙不迭的朝赵玲儿说道:
“阿姨谢谢你,也谢谢你妈妈,这孩子不太听话,你们就多费心了!”
赵玲儿摆摆手,不在意的回答:
“阿姨,杨革勇是我朋友,这个你不用担心。”
说完这些,赵玲儿看着依旧吃饭把她们当空气的杨玉林来了气。
她连自己老爸说怼就怼,别说一个排长了。
“你虽然是他爸,但也不能说打就打的!你以为你是***啊?你要是再敢打他这么狠,我就叫警卫连来抓你!”
叶雨泽赶紧一把捂住她的嘴。
这个丫头太猛了,跑到人家家里兴师问罪,关键人家打的是自己儿子啊。
赵玲儿挣扎了几下终于不再说了。
杨玉林虽然还在那里镇静的扒拉着饭,但是脸已经黑的跟锅底一样。
可是他还真没敢发脾气,一是这丫头来历不凡。再者也不知道说什么?难道还能跟一个小丫头吵架?
杨妈妈给杨革勇把衣服都收拾好,又带了一套被褥,三个人就出了门。
过卫生室的时候,三个人下车又跟叶万成打了个招呼,然后直接就出了连队。
路过那个院子时候,叶雨泽脸上肌肉一阵抽搐。
赵玲儿本来就在看着那边,原来那个马国庆又站在那里说着什么。
只是银花的眼神则看向天空,好像根本没有听他说啥。
“停车!”
赵玲儿一声暴喝!
叶雨泽被吓了一跳,直接一个急刹车!
赵玲儿打开车门就冲了出去。
叶雨泽和杨革勇以为她要跟银花打架,赶紧追了过去。
这时候银花和马国庆也看见了他们。
马国庆一脸警惕的看着他们。
“你们又要打人吗?除了打人你们还会干什么?”
“你真不要脸,人家又不理你,你老缠着人家干嘛?”
赵玲儿指着马国庆的鼻子骂道。
马国庆看了一眼银花。“谁说她不理我了?我每天都来这里陪银花说话!是吧银花?”
银花看了赵玲儿和叶雨泽一眼,什么也没说,点点头。
赵玲儿气恼的指着银花。“你…你…。”了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然后气的一跺脚,拉着叶雨泽就往回走。一边走一边骂道:
“烂泥,烂泥糊不上墙!”
后面的银花突然爆发。“你是鲜花行了吧?你需要被所有人宠着!我们这样的都是烂泥!”
赵玲儿被骂的愣住了。然后迅速被叶雨泽拉回车子里扬长而去。
“银花,别理他们,团长闺女就了不起啊?我以后只跟你玩!”
“滚!”
银花又喊出一声,然后捂住脸跑回了家里。
回去的路上,叶雨泽一句话也没说。杨革勇本来就话少,更是嘴巴跟粘上一样。
只有赵玲儿气鼓鼓的,似乎想找人吵架,可是面对两个哑巴,她也吵不起来。
叶雨泽最近也没在家里住,放假时候宿舍调整,候望天毕业走了,陶过来去了自己班里的宿舍。
只剩下小嘎更跟叶雨泽同屋了,不过不到开学小嘎更是不会来的。
叶雨泽直接把杨革勇安排在宿舍里面,反正四个床铺闲着两个呢。
杨革勇极为兴奋,显然这种独立生活对于他吸引力很大的。
安排好东西,几个人就回了家。老妈还没有回来,叶雨泽决定晚上吃一顿好的。不过他是不打算自己做了。
看了看表,才刚刚六点,老妈要八点才下班呢,于是领着两个人去找博瓦要烤肉吃。
到了这里竟然意外的发现竟然多了个摊子。
原来是一个维族大叔把自己的烤炉推了出来。
北疆各民族食物,维族人的花样品种要多一些。因为这个民族不属于游牧民族。
他们大部分都在种地和经商。反正北疆大部分小商贩,还是维族人多一些,所以他们喜欢把自己称作生意人。
大叔卖的是烤包子,说实话,叶雨泽还真没有吃过这个东西。
当地人的烤炉都是土炉,就是用泥巴堆起来的炉子,用来打馕,做馕坑肉。那东西只能在家里做。
可这个维族大叔的烤炉确是一个没有底的铁缸。铁缸的四周用土填满,最外面包着一圈铁皮,还画着他民族特有的图案,非常漂亮。
最神奇的是,他还给这个烤炉安了两个轱辘,每天推着就能来了。
三个人围在大叔身边看着他操作。
大叔在旁边支起一个案板,然后把和好的面团擀成一个个长方形的面皮,然后放上馅料。
那馅料还是生的看的叶雨泽都有些流口水。
是牛肉和羊腿肉掺和在一起的,里面加上了洋葱。
最重要的是,里面的油一定要用羊尾油。那东西肥而不腻,杀羊时候民族人最喜欢吃那个。
那个东西吃的时候不用牙齿,用刀削一片放在嘴里轻轻一吸就进了肚子里。
民族人爱吃那个还有个别的原因。就是吃了这东西会在肠胃里行成一层保护膜。无论喝多少酒,都不会伤肠胃。
馅料放到面皮上以后,大叔就象叠被子先把两个长边叠一起。然后再叠短边。
一个长方形枕头一样的包子就包好了。
当然,烤包子什么形状的都有,不过大叔做的就是枕头包子。
不过,大叔做包子的手法明显有些慢,等的几个人眼睛都冒了蓝光。
烤的过程自然就跟博瓦爷爷烤羊一样,先掸盐水让烤炉降温,然后把包子一个个贴在铁缸里面。最后盖上盖子。
不过包子小,自然不能象烤羊一样要那么久时间。
这个就要靠大叔的精准判断了,毕竟这个东西不能总掀开看。跑了气就不好吃了。
大约十分钟左右,大叔终于掀掉路盖上的湿毯子,然后打开盖子。
里面金黄酥脆的包子一下子就展现在大家眼前。
大叔拿起一个弯成九十度的大勺子,和一个铁钩子。
伸到铁缸里面勾下一个用勺子接住一个。
基本上是揭满五个就拿出来倒在案板上。
那颜色真的是金黄色的,就是没馅叶雨泽都觉得自己能吃几个。更别说里面更诱人的馅料了。
小丫头赵玲儿说了一句。“大叔我先吃一个!”
都没等人家回答两只手抓起一个就要啃。
然后哎呦一声又扔了回去,心急,烫着了。
大叔这一炉大概做了二百个包子。因为烤制复杂,要一块钱十个。
相对于博瓦的红柳大串,要贵了一些。毕竟博瓦的烤串四毛钱就差不多吃饱了,而他这个吃饱咋也得七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