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雨泽笑着摇摇头。“不用了,我的钱够!”
接下来郑老爷子找了几个邻居,给叶雨泽写了一份买卖合同。
几个邻居作为证人全部签上名,然后叶雨泽去储蓄所把钱转给老金。
不过一个多小时,房契和钥匙就到了叶雨泽手中。
叶雨泽直接递给了王红花。
“姐这个你拿着,没事就帮我照看一下。”
王红花点点头接了过去。
这一转眼,叶雨泽在京城就成了有房一族了。只是有些肉疼,一转眼就从土豪差点变成赤贫。
晚上,老太太在家里给他们做了几个地道的京城菜。老太太的手艺还真不是盖的,比一般的厨子都好。
八点四个人一起去了车站,临上车的时候,王红花把叶雨泽抱进怀里。
“写信啊,还有别那么皮了,好好学习。以后也要上大学!”
叶雨泽点点头,“放心吧姐!”
査红英也走过来跟她们抱在一起。
那眼泪吧嗒吧嗒的都掉了下来。
到是戴维一脸兴奋,朝叶雨泽挥手:“内人,我会去找你的!”
叶雨泽满头黑线,却实在没心情给他科普了。谁知道这词人家会用的这么熟练。
火车开动的时候,王红花跟着车厢跑了几步。然后站在那里久久的凝视着。直到列车彻底消失在视线里。
出了车站,戴维先把车开回家把自己的课本给了她们,然后开车把她们送回学校。
进了宿舍,査红英看着王红花眼圈还是有些红,心里也觉得难受。
“花花姐,我也挺舍不得他的。他要是在京城该有多好?”
这次的叶雨泽有些苦逼,一个大包加上一台彩电。
那时候的彩电可不是后世的液晶电视,是那种大屁股的显像管电视。
那个头叶雨泽抱起来,前面的人保证看不到叶雨泽。
上车时候,三个人把他送上来的。下车可咋办?那个时候可没有小红帽之类的帮着运送行李的公司。
不过没办法的事情就不要想,反正总会解决的。
这次叶雨泽的包里还装了一些二锅头。鼓鼓囊囊的一大包足有二十公斤,加上这个电视,确实也让人头疼。
进了包间不久,车厢的灯就关闭了。叶雨泽躺在床上,没一会也就睡了过去。
只是他不知道,这几天家里已经快闹翻天了。
原来,因为刘庆华有些着急,所以很快就给他们找到了房子。
说是找到,其实就是原来那个政委住的房子。本来是给刘庆华住的,结果他家属又不过来,他索性直接让给了梅花她们。
反正他一个人还是住招待所方便,最起码不用做家务。
只不过他漏算了一件事,那就是叶雨泽这时候不在团部。
一个孩子上着学自己跑口里去了,哪个家长会放心?
而且这件事跟他有直接的关系。他还没办法推脱。
加更加更,我是主动追求进步。大家懂得。
尽管叶万成没有说什么?可是梅花却真没给他好脸。
这个刘庆华没有在意,他也是有娃的人,他能理解梅花的感受。
万妈妈和甘阿姨也一起过来帮着梅花收拾家里,赵玲儿更是跟着跑前跑后的,刘庆华跟叶万成一起干力气活。
在团部几个这种身份的人,能帮着谁家这样干活,那绝对也是一件可以炫耀的事情了。
晚上万妈妈请的客,没办法,她也内疚。谁让自己没本事,叶雨泽明明把主意都给出好了,自己还干不好。
所以,她也没在意梅花的脸色,依旧乐乐呵呵的忙碌着。
梅花最终还是露出了笑脸,毕竟大家都这么尽心,自己也不能太过分了。
不过那颗心却一直悬着,唯恐儿子有什么闪失?毕竟好几千里呢!
吃完饭回到家,梅花压抑了一天的怒火终于爆发了。指着叶万成一通怒骂。
“叫他马上回口里把儿子找回来。”
叶万成怎么哄都没哄好,一生气连夜骑马回了连队。
梅花本想追出去的,只是屋里还有三个孩子,一吵架已经大哭了两个。根本走不开。
无奈的梅花只好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哄着孩子。还暗暗咬牙骂着大儿子。
“你个小王八蛋若是回来,老娘打折你的腿!”
叶雨泽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这次车厢里面人不少。
基本上每个包厢里面都有人,不过那时候列车员只要是放的开,绝不会把不是一起来的人放在一个包厢的。
叶雨泽起床刷牙洗脸,盥洗室那里人也不少。叶雨泽搞不清这趟车为啥人这么多?
几个年轻人显然是一起的,他们一直在讨论着什么?
还有两个中年人似乎是他们的领导,也在时不时的插几句话。
叶雨泽听的不是太清楚,因为他来回路过的时候他们包厢的门都开着,所以他隐约听见兵团之类的字眼。
叶雨泽洗漱完就去餐车吃饭。这次他有经验了,没带什么吃的,毕竟餐车的伙食那么便宜。
虽然说味道不是那么好,但是毕竟是热乎的不是?中国人吃饭的习惯就是饭一定要吃热的。
叶雨泽坐下一会,那帮人也来到了餐车。
看到叶雨泽一个人要了两个菜便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
毕竟一个小孩子这么奢侈的可不多。
几个人坐下后一人就要了一个盒饭,还在继续讨论着。
这下叶雨泽终于听明白了,原来他们在讨论兵团的改制问题。
一个年轻人说道:“这几年兵团人员增加那么多,可是土地却在减少。亏了那么多钱了,为啥还要提出恢复建制?”
另一个年轻人说:“他们一直就是军人出身,自然不想离开军队编制!
毕竟军队编制是国家发工资,而农垦局确是自负盈亏。”
第一个年轻人撇撇嘴:“他们就是还想恢复铁饭碗呗,旱涝保收,干多干少一个样!”
这个年轻人的口气让叶雨泽的怒火有些压抑不住。忍不住看着他问了一句:
“你去过兵团吗?你知道兵团人每天干什么吗?”
青年人一愣,看着这个孩子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一个中年人饶有兴趣的看了叶雨泽一眼。
“小同志是兵团人吧?”
叶雨泽一挺胸:“我是兵团九师一团基建连战士的后代。请你们说话之前先去下面看看,连里的战士们每天在怎么干活?”
中年人微微一笑,也没有在意叶雨泽的语气。
“那你给我们介绍一下基层的情况好不好?”
叶雨泽知道的也不算多,只是把看到的连里的情况和五连的情况大概说了一下。还有团部。
其实他感受最深的就是团部,明明有好几个牧业连,过年却吃肉紧张。
虽然情况了解的不多,但是大人们每天怎么干活他是知道的。
只有冬天时候人们稍微轻松一会,暖和时候哪里有休息的时间。
基建连男人们一到施工期间,一两个月不回家那是常态。而家属们在连里也得在副业上干活。
他们创造的价值怎么可能亏损?
还有五连,从开春开始,所有的战士们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