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了一会,银花突然问道:“你救我时候想什么了?”
“什么也没想,就是不能让你死了!”
叶雨泽没有思索的就答了出来。
“可是你差点就死了。你怎么那么傻?你当时放开我就可以自己上岸的!”
这事叶雨泽还真没想过。银花问出来。他才认真思考了一会。
“我死没关系,但是不能让你死。因为我是男人!”
银花静静的转过身盯着叶雨泽的眼睛悠悠叹道:
“可是你要是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叶雨泽也是一愣。又思索了好久。
“也是啊!你要是死了我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
两个孩子不会什么海誓山盟。就是这平淡质朴的语言,表达出了他们心中最真挚的东西。
银花抱住他。“那咱们都不要死。还得活一辈子呢!”
叶雨泽点点头。“好!都不许死!”
又躺了一会。银花突然冒出一句。
“就算我死了,你也得好好活着。我放不下爸妈,姐姐。你的替我好好照顾他们!”
叶雨泽一把捂住她的嘴。
“不!你要是死了。我肯定不活着。那样真的没意思!”
银花这次却没有妥协。盯着他的眼睛。
“你不许死!这事你一定要答应我!”
叶雨泽移开目光,想岔开这个话题。
“别瞎说了,我们都不会死!”
银花执拗的盯着他。“不行,你必须要答应我!不然我以后再也不理你了!”
叶雨泽觉得心里沉甸甸的。压抑的难受。他一把推开小丫头。
“你别胡说了行不行?烦人!”
银花站起来就走,走到旁边一块大石头上坐下,不再说话。
“你神经病啊!我们都不会死!”
叶雨泽近乎咆哮的喊道!
银花就是扭着头不看他。眼睛看向河水。或许是刚才的遭遇对她触动太大了吧。
死对孩子来说本来是一件毫无概念的事情。
可是刚才那一会,竟然经历了几次生死。这让银花的心极为不安定!
叶雨泽知道这丫头的脾气。执拗起来谁也劝不了。
只好叹口说道:“好吧,我答应你!不过你也得答应我。若是我死了。你也要跟我一样!”
银花摇摇头。“不,你不会死。今天连着两次你都没有死。你以后永远都不会死!”
对于女人的夹缠不清叶雨泽早有领教。争论到这个地步,他也懒得争了。
只心里有一份莫名的沉重。但是不知道为啥?
叶雨泽打量起自己搬上来的那块石头。只见这石头颜色洁白,质地细腻。近乎于透明。
想了一会,他决定把它搬回家。不管咋样这石头也等于救了它。
叶雨泽觉得不该让它永远在河床里孤寂下去。
北疆的夏天太阳很炎热。但是河水却清冷。在水里泡一会,那凉气就往骨头里钻。
几个人折腾的时候没觉得。但是闲下来浑身都开始打颤。
特别是银花,穿着湿衣服。一个劲的哆嗦。
叶雨泽不顾她反对,赶紧把她裙子脱了。然后紧紧搂在怀里。用体温给她祛除寒意。
好歹衣服干的很快,一个小时左右。衣服就处于半干状态。只是这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只剩下一片金灿灿的晚霞浮在西边的山峦上。
天色不早,叶雨泽他们收拾一下就朝家里走。
杨革勇把所有的鱼都用红柳穿起来。自己背着。
而叶雨泽则扛着那块救命石。五里路走起来也很快。没用一个小时就看见连队的房子了。
这时候天已经擦黑了。杨革勇把那条大鱼放在杨雨泽家里就回去了。
这时候父母已经下班。看见这鱼也吃了一惊。
叶雨泽直接用刀切了一半给银花家里送了过去。
三个孩子谁也没敢把落水的事情告诉家里。
没办法,这种事若是告诉家里,后果就是以后谁也不许去河边了。
只是叶雨泽有些不放心,因为银花的嘴唇始终是紫的。可见根本没有恢复过来。
于是他嘱咐李珍阿姨给她炖点鱼汤喝。说是今天游泳时间长了,冻着了。
李珍阿姨做事他还是很放心的。比那个不靠谱的赵叔强多了。
他也回家开始做鱼。没办法,老妈老爸对于做鱼都没啥心得。也只限于能够做熟。
但是那味道就不敢恭维了。最主要的就是他们做鱼永远去不掉那股腥味。
中国资源辽阔,地大物博。最令人赞叹的也是饮食文化。
就比如吃鱼,同样的鱼。南北方的做法就完全不同。
南方人吃鱼讲究个鲜,基本都是用最简单的方法用最少的调料来烹制。
但是北方人却讲究个炖!而且有个口诀叫做咸鱼寡肉。
就是炖鱼的时候盐一定要足,而且火候必须到位!
叶雨泽家乡白洋淀那里饭店里面做鱼。你若是想第二天吃。那么第一天晚上必须要预定。
这鱼要足足炖一夜半天才好吃。当然不会是全程大火。而是用大火煮一阵之后再用小火煨。
这种做法对于南方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他们不肯定会说这鱼得被炖成粥。
其实不然,真正的炖鱼讲究就是十几个小时过后皮都不能有一点损伤。
而且最绝的就是里面的骨头都酥了。就是你不用再担心有刺。因为吃鱼时候连刺都可以吃了。
而且炖鱼时候一定要加一些肥肉。这个能提高鱼的香味。
叶雨泽当然没有那么做。因为这么大的鱼没必要那么费事。
叶雨泽把鱼肉整个剔下来。切片做糖醋就行了。
三弟来这一阵,便由那个又黑又瘦的小猴子一样的孩子变得白白胖胖了。
营养一跟上。身体就会很快改变。原来他看见肉就没命一般的往嘴里扒拉。
现在也学的挑三拣四,肥肉根本不吃了。
不过对于大哥做的鱼他显然兴趣很浓。从那白白的鱼片成型开始。他的眼珠就没离开过。
当一盘子带着脆皮的糖醋鱼片上桌的时候。叶雨凡都差点没抢过他!
最近老妈又开始忙起来了。老爸身兼二职更别说了。
老妈现在埋怨最多的就是嫌叶雨泽多管闲事,铅笔盒的新样式太受欢迎。孩子们都疯了一样购买!
家境稍微好一些的孩子,都闹着要把师徒四人的图案集齐才算罢休。
这也是当初叶雨泽玩的一个小花招。孩子都是这样的心理。虽然不见得喜欢每个人物。
但是若是只买一个,他们就会有选择困难症。觉得哪个都好!
本来兵团的铅笔盒已经快饱和了。结果这东西一出来,每个孩子都闹着换。这一下就等于又重新开始了。
现在铅笔盒厂日产已经到了一千个。
连里很多人都出去盖房子去了。之所以叫基建连,就是因为这个连本来的专职就是盖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