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叶雨泽笑笑:“要不带上我爸妈吧?他们也好几年没探家了!不过这费用可得连里面出。”

老妈刚想阻拦。听到叶雨泽后面的话立马闭嘴了。这种好事,傻子才不去。

事情定下来。指导员给团部打了个电话。团里对这种事肯定全力支持。

并且直接派车,把几个人送了到省城的车站。

要是坐车客车,又得颠簸两天。

车票的事情团里也直接给解决了。找师里开的介绍信。几个人直接买的卧铺票。

那个时代的卧铺票可不是一般人能买的。根本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身份。

平常卧铺就是都空着,也不会让普通人上去的。

老妈一路上嘴都是咧着的。没办法。乐的。

活了一把年纪竟然坐了一次卧铺。终于不用去挤那个硬座了。

要知道硬座车厢里面连过道都站满了人。

若是某个人站累了抬一下脚。那地方立马就会被人占据。

他只能保持金鸡独立的姿势站一阵。到有了空隙再插进去。

老妈探过几次家,连里每个人都有探亲假。都是带薪的。

但是这几年老妈一直没回去。不是不想回去。而是实在怕了这一路上的拥挤。

这次可好了。整个车厢也没有几个人。一家人正好占了一间卧铺。

指导员去别处睡了。反正没人。随便找地方一躺就行。

省城到京城的火车走了整整三天四夜。到了唐城已经七月二十一号了。

唐城比北疆温度要高的多。让久居北疆的他们都有些不太适应。

姥姥姥爷看见仿佛从天而降的女儿一家人。自然是惊喜万分。

忙着采买各种东西招待他们。虽然这时候口里各种东西都需要票。

但是有客人来了。左邻右舍的自然都会帮衬。

一家拿出一点票来,就凑的差不多了。

虽然肉蛋之类的硬菜没办法跟北疆比。

但是各种副食却要比北疆丰富的多。

指导员家在安徽农村。那边更穷。哪里见过这么多种类的吃食?

就算是刻意让自己矜持一些。但也没能维持多久。

反正一顿饭没吃完就彻底放开了。军人出身。又当惯了基层领导。这种场合不可能拘束。

叶雨泽是跟着姥爷姥姥长大的。妈妈又是家里的老大。现在只有大姨结婚了,但还没有孩子。叶雨泽自然是全家的宝。

上次老爸来接他的时候。大舅还抱着他躲起来了。害得一家人找了半天才找到。

这次见他回来,姥姥抱着叶雨泽就不松手了。还在他身上不住地摸索着。非说他瘦了。

搞得老妈一脸郁闷。几个月前去北疆四十斤。现在五十斤了。这个能叫瘦吗?

不过天底下哪有跟妈能讲得通的道理?她说啥就是啥吧!

不过叶雨泽看着老妈吃瘪的样子到是挺高兴的。

这个太后终于有人治她了。不过他可没有傻到表现出来。不然回去后有他受得。

一家人在唐城玩了几天。指导员又上火了。

几次拉着叶雨泽问塑料布厂在哪里?叶雨泽都笑而不答。

其实他是没办法回答。因为唐城根本没有塑料布厂。煤矿和陶瓷厂到是不少。

他的主意打在了津市,那里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成了工业城市。各种工厂应有尽有。

看的指导员催的急。叶雨泽干脆躲出去了。他这里可是有着一帮小伙伴的。

侯一民,耿喜儿。还有高红。王小红。这都是从光着屁股就开始玩的朋友。

本来就分开没几个月。结果一见面自然非常高兴。

只是两世为人。叶雨泽已经彻底变了个人。对于小孩子那些玩的已经没有丝毫的兴趣。

无非是贪玻璃球,打四角。那些东西真玩起来。叶雨泽都能把他们赢哭。

于是叶雨泽干脆帮他们做了几把弹弓。这下把侯一民和喜儿高兴的够呛。整天爱不释手

只可惜这准头他们还不行。这个没啥捷径,只能勤加练习了。

至于女孩子玩的那些打沙包。跳皮筋和跳房子。叶雨泽更是碰都不能碰。

这样日子熬到了七月二十四日。就在指导员快要崩溃的时候。

叶雨泽突然宣布大家一起去津城。并且说自己已经找了唐城的塑料厂。人家根本不外卖。

已经到了这一步。指导员已经明白被这个小子给耍了。

只是碍于和他老爸的关系,没办法直接教育他。只能狠狠的瞪了他几眼。跟着他走。

不过这次叶雨泽没有这么简单的跟指导员走。

而是叫着老爸老爸带着姥姥一家一起。

这个本来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姥姥虽然赋闲在家。但是姥爷和二姨却还要上班。小舅舅正在上学。咋可能就这么跟他走了。

不过叶雨泽坚持的特别执拗,长这么大都没有如此任性过。最后只能由他了。

不过他们也没跟叶雨泽一起去津城。而是去了叶雨泽老家。

因为老爸老妈结婚起,两家人就没有见过面。这次趁机会会亲家。

于是大家便分别出发了。去往各自的目的地。

唐城和津城并不远,不过百十公里左右。这样的距离对于两个交通都极为发达的城市,那简直不叫距离。

叶雨泽选择住在红卫桥附近。这里还真有一家塑料布厂。但是并不大。

对于这个国营大厂遍地的津城来说。这一家厂子就象一个小作坊一般。

他们的性质是集体所有制。这种性质也是当时的社会情况造成的。

要知道当时工人阶级可是地位最高的一个阶层。只是建国开始,几十年下来各厂工人们也有了很多子弟。

当时的原则是孩子可以接家长的班。就是大人退休,孩子顶替。

不过那时候因为没有计划生育。很多家庭都是好几个孩子。

这样一来就没有那么班可以接。还有大部分家庭孩子大了到了能上班的年龄。

可是父母还不到退休年龄。这样孩子就只能赋闲在家。成天在大街上游逛。

要知道年轻人是最不安分的。很多人打架斗殴。这就成了当时领导们最头疼的一个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工厂就成立了三产。比如纺织厂下设纸管厂。用来生产卷布用的纸管。

反正基本都跟本厂的生产有关。工作服厂啊。甚至澡堂子。

这些三产在当时真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缓解了大部分的就业压力。

加上街道办的一些微小企业,这些企业统称集体企业。

他们的所有权归属开办他们的厂子或者街道。

而里面的工人编制自然也就叫集体企业编制。和国营企业是不太相同的。

无论身份或者工资都低一级。不是没办法没人愿意去的。

叶雨泽找的就是一家这样的企业。他们隶属津城一家大的塑料原料厂。

他们的产品就是基建连所需要的塑料布。

这个厂子效益并不是太好。因为这东西在口里需求量并不是太大。

因为家家户户床上铺的有席子。竹席。草席。

这样一来,塑料布的用途就小了很多。

毕竟这东西天热粘身子。冬天还冰凉。关键价格比农村人编的席子贵一些。

边陲兵团》小说在线阅读_第7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大军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边陲兵团第7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