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着李文和华汉元往北边逃了,而我则一个人躲在了南方的芦苇荡中。
我只知道北边的枪声打了很久,日军一直在追击,但大哥是什么情况我是真不知道。
姐!对不起,我没有保护好大哥......”
李涛有些愧疚,低着头都不敢正眼看刘东方。
刘东方对李涛太好,即便是亲姐也不过如此,现在姐夫遇难,他却没能在身旁守候,本身就是不仁义。
当时战场的态势已经摆在了那里,张松正等人不可能再往南方撤离,因为南方是密密麻麻的日军,去了便等于送死。
看到刘东方担忧,李涛将她单独叫去了小房间,见四下无人,跟她说明了当时的原委。
“所以说,大哥他吉人自有天相,不会就这么死在这场战争之中。
只是他是往北撤离,回到上海,可能需要一点时间,现在我们能做的便是等待和接应。
他身边是没有电台,如果他有电台,肯定会与总部联系!”
李涛的话虽然有宽她心的成分在里面,但他说的却都是事实,因为从北方回上海要的时间本身就多一些。
但即便是这样,刘东方还是担心,这北边可是日占区啊!
刘东方是明理之人,李涛是一个人回来的,以她对李涛的了解,这娃子绝对不可能骗人,尤其是自己。
这一次不是他李涛抛弃了张松正,也不是张松正抛弃了李涛,而是战局所逼。
“嗯!嗯.......
说不定你大哥下午就回来了,我们现在能做的便是等待!
这几天你九死一生,肯定发生了不少事,也肯定没有休息好!
你先去跟郭站长汇报情况,好好休息睡一觉,明天姐给你做好吃的!”
刘东方勉强撑起笑脸,拍了拍李涛的肩膀笑道。
李涛点了点头,转身去了三楼,因为还有一个人也担心张松正的安危,那便是郭天志。
李涛一回来,郭天志便知道了,本想立即问他张松正的情况,但知道他被刘东方叫走后,也只能在办公室等着。
郭天志之所以担心张松正的安危,一是师兄弟之情,二是军统上海站还等着他主持大局。
除了以上两点原因之外,郭天志其实还有点私心,那便是不想接下上海这烂摊子。
上海这片地方注定是张松正的地方,大部分社会关系只认可张松正,他郭天志说了不算,即便是这张松正神秘失踪,那些社会关系还是只服他。
张松正在上海是有面子的,有关系的,能有这么好的社会关系主意是因为他的人品。
李涛一回来为郭天志和整个上海军界解开了好多谜题,有了李涛这个证人,郭天志当天上午便写好了战斗报告,可这战斗报告一交上去,整个右翼军司令部都震撼了。
三团这一战,四个联队能够退兵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张松正啊!
在没有正式的证据之前,何昕的战斗汇报中也交代的很清楚,但当时何昕的一面之词起不到什么作用,如今渗透小队的正主回来了,所有的事情都真相大白。
当天下午军统上海站便同时收到几个嘉奖,其中三个是奖给渗透小队个人,一个是奖给上海站这个单位。
张松正没有回来,事情便这样拖着,这几日军统上海站也无比平静,各部门各司其职,工作还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日占区,上海北郊。
张松正一行三人逃离了日军的围剿以后便躲在民房之中,每日都是简单的找些野菜和野果果腹。
所有人都知道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但他面临一个问题,这里是敌占区,边界守卫森严,想要逃过去就必须绕过敌军的边界封锁线。
原本这边界的封锁线本身防守不是很严密,有些地方还能打点擦边球,但因为三团那场仗,日军也加强了防范。
这一日,张松正三人都换上了老百姓的服装,准备渗透到边境去碰碰机会。
如今三人唯一的武器便是一把手枪,这手枪还只有两发子丨弹丨,若不是当时张松正留下这两发子丨弹丨,三人唯一的武器便是两把刺刀一把匕首了。
日军虽然防守严密,但日占区这么大,定能找到破绽,这些日军总不可能哪里都部署了兵力,他们的战线不可能拉的这么长。
张松正也时常思考,如果他是日军的指挥官,他会将兵力部署在什么位置?
想到这,张松正便替兄弟们找到了去路,他们得找一个日军都觉得国军不可能从此地渗透的地方,而这个地方的首选便是老虎崖。
老虎崖山势险峻,敌人想要从老虎崖上山显然不可能,但老虎崖下上山很难却并不代表从老虎崖上下去很难。
即使山崖再险峻,想要从老虎崖上下去还是容易的。
张松正等人这次走的匆忙,连麻绳都没带一根,但下崖没有麻绳却可以找到替代品,而漫山遍野的藤蔓便是首选,三人若是能费点功夫搞个四五十米长的藤蔓,下着老虎崖便没有任何问题了。
由于人数少,也不担心自己会暴露,简单的商议一番后三人便朝着老虎崖进发。
这一次日军虽然打了败仗,但并未打击他们的士气,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守着重要岗位,这一点张松正倒是有些意外。
一路上,张松正三人几乎不走大路,几乎不出现在公众视野,哪怕是前方没路,哪怕荆棘丛生。
在这样的路况之下,原本两个小时的路程硬是走了八个小时,当众人掀开荆棘达到老虎崖崖顶之时,所有人都精疲力尽,所有人脸上和身上都是刮痕。
“老大,这一回我百分百相信此地没有日军驻守!
因为上崖都要废了半条命,谁愿意接这趟差事!”
华汉元喘着气、叉着腰说道。
华汉元是这里年纪最大的士兵,平时走路带风看不出他腿脚强弱,如今这高山一爬,身上的老问题全暴露了。
看着这一山叠着一山,张文不禁打了个寒颤,这山势险峻,用一根藤条作为救命的稻草确实太过莽撞。
跟着张松正执行的这一趟任务,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也收获了不少惊喜!
不!应该叫惊吓!
以前张文或许不知道这跋山涉水四个字的真意,但如今跟张松正走了一遭,何止知道跋山涉水四个字的真意,就连没事找死四个字的真意都知道了。
“老大,你了解的情报肯定有错误,这山崖何止五十米,说百米都不为过!
先不说找足这么多藤条有难度,就光看这高度都会吓死我们这些怕高之人!”
看着这七八十米高的山崖,张文已经醉了,他突然发现这天堂人间和地狱相隔的如此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