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昕是个直肠子,没这么多花花肠子,于是对着身边的副官道:
“弄一条耕牛来!”
副官也是一脸想哭的样子,也想对何昕说同样的话:
“何大团长,这年头你要我去扒光一个女人容易,要我去弄一条耕牛确实有困难啊!”
看着这一群人窘迫的样子,张松正拍了拍衣服上面的灰尘:
“开玩笑的!
砸锅卖铁这四个字不要乱说,有些事你砸锅卖铁确实能够解决,但有些事情即使你砸锅卖铁甚是卖自己都不能解决。
我意已决!无需任何帮助!”
说完张松正便往自己的阵地走去,这一走或许是永别,淞沪战场每天都会有人离去,但张松正的离去何昕竟然是如此的不舍。
明明两人才见过两面,相处不到一天,但张松正的影子却深深的烙在了他的心里。
吴淞口右翼战场已经胜利,张松正放心大胆的丢给了郭天志,该用的计策已经用了,日军不可能第二次上当,接下来的战斗很残酷,兵对兵将对将的拉锯战拉开序幕。
援兵一上,国军的火力便强大起来,日军再也抵挡不住,暂时性的撤退。
战壕中传来了欢呼声:
“鬼子撤了!鬼子撤了!”
与此同时,轰隆隆的响声惊扰了山林中的一切,援兵陆陆续续的赶了过来,张松正那一通电话确实“吓”来了不少援兵,不管这些援兵愿不愿意上战场,在张松正看来,他们至少已经来到了这片战场。
这些援兵即使一枪不发也能造造声势,更何况张松正的淫威还在,他们敢不上战场!
千山鸟飞绝,一只佯装日军的四人小队进了树林,一个绳索抛下,他们从最陡峭的山林中离去。
绕过战场,小心行走了四五里,四人小队到达一片芦苇荡,此时天已经蒙蒙亮。
四人小队分别是张松正、李涛、华汉元、张文,这些人都是军统上海站的精英,除了张文之外,其他都是搞暗杀任务的高手。
张文这一次是主动请缨,蛇营当初淘汰他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他的一生,从未服输,这是唯一一次,如果不服输,他那只脚便没了。
因为一个训练营而放弃自己的双脚,张文觉得不划算,如果是战场,他绝对不会屈服。
张文从蛇营回来之后就好像变了一个人,对工作的热情也比以前高的多,他的努力,他的执着,所有人都看得到。
张松正这次带上他,也是想给他这个机会,相比于其他队员,他会更加忠实的执行自己的命令,这一点毋庸置疑。
“弟兄们!
你们看......
所以我觉得,敌军的指挥部很有可能在这个位置!”
张松正对着地图简单的分析了一番,而后又观察了马路上车轮的印记,最后分析出敌军总部的位置。
指挥部是中枢,所有部队都是围着这个指挥部在转悠,所以来往车辆最多的必然是敌军的指挥部。
张松正现在所在的芦苇荡前有一个四岔路口,根据地面的车轮印记分析,这四岔路口只有一条路昨晚车辆经过的最多,所以顺着这条路走就必定能够找到指挥部。
如今天已经麻麻亮,张松正四人都是轻装上阵,行军速度自然很快,偶尔遇到来往的卡车,四人便躲进芦苇荡或者匍匐在草丛之中。
胆怯的走了两三里,四人小队终于发现前方有四个帐篷,其中一个帐篷还竖起了天线,如果没有猜错,这里应该就是敌人的指挥中枢。
由于隔得远,早晨又雾气太重,即使有望远镜,张松正也没能看得太清,又走了大约一里,所有人匍匐在草丛中,这才看清楚日军指挥部的全貌。
“张文,用笔记一下!
帐篷四个,中间那个带天线的应该是指挥所!
其它三个用途不详,但偶尔有日军进出。
根据日军进出的频率计算,我估计此地至少有一个小队的兵力。
其中值班的是半个小队......
你看他们刚刚换班,说明他们是四个小时一轮换.......”
张松正拿着望远镜和华汉元边商量边说,努力的根据日军的蛛丝马迹分析着敌人的兵力、地形等一切军事情报。
四个人想要干翻敌人一个十几个人的小队,不费点脑筋显然是不行的。
敌人比张松正预想的大胆的多,原本以为这指挥部旁至少会有一个大队的兵力,没想到他们偏偏反其道而行,给国军来了一个外紧内松。
张松正和华汉元噼里啪啦说个不停,张文这个小秘书便记载个不停,登记完所有的情报之后,四人小队还需要根据这些情报设计出一套最合理的进攻方案。
经过简单的分析和规划,张松正等人还是选择了一套最冒险但成效最高的方案。
偷袭!
如果是晚上还可以乘着夜色进入敌人的指挥部,但这大白天的如何溜进去?
想要捣毁敌人的指挥部,首先得进入敌人的指挥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继续观察片刻之后,张松正等人发现一个机会,那就是进出指挥部的卡车守卫检查的似乎很随意。
日军不是傻子,他们知道这个时候不会有敌人渗透,因为前方的战事都忙不过来。
既然这敌人对卡车没有防备之心,所以劫车进入敌军指挥部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直接穿着日军的衣服进入敌军指挥部可能会让人会怀疑,但穿着日军的军官服装去大马路上拦截一辆军车倒不是什么问题。
张松正的领章是中佐,除了指挥部的那个大队长,相信大马路上拥有这个军衔的人不多。
日军的管理系统是很森严的,士兵面对长官仿佛兔子见了猫,一个个老老实实。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日军的第二轮攻击也已经压了上去,听枪声,两方都增兵了。
正在这个时候,一辆卡车疾驰而来,张松正等人一路纵队站在马路中间,示意对方停车,好不容易等到这样一辆卡车,可不能让它轻易的从眼前溜走。
日军这辆卡车的驾驶员是一位上等兵,副驾驶坐着的是一名年轻的少尉。
前方突然出现军官迅速引起了少尉的注意,他示意身旁的上等兵放慢车速,当卡车走进,少尉也彻底看清楚了张松正领章上面的军衔。
大马路上为何会出现中佐?这个中佐还有些面生?
种种疑问让少尉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处理,只能谨慎的下了车!
“佐官大人!”
少尉十分尊敬的敬礼道。
张松正没有说话,只是带着身后的三名士兵简单的检查了车厢,可当他掀开车厢的篷布后,突然感觉后背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