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啸—6号回军港后,要取出所有试验检测数据,检查这些数据有没有异常。然后还要和过往试验的数据进行比对、确认。本来这次试射也就有对过去资料收集,不完善地方进行最后补充。
2、虽然海啸—6号本来也是带弹海底发射类型的,但现在要带的是大杀器,装载和发射总有些细节和过去不一样。一些细微处的改变,也要最后确认是否没有问题了。如果有问题,也不排除使用专业、或较大型设备施工可能性。
3、全部完成后就是专业上货,最重要的货就是大杀器上弹,还要备齐数年的工作、设备耗材。还不包括白少校他们官兵的生活物质。
4、这些都要在绝对保密情况下进行,离开专业军港很难想象办得到。
张专家显然是想多了,没有金刚钻谁敢揽瓷器活?阿慧道:“那就没问题了,干吧!明天晚上海啸—6就要试射了……”
太平洋彼案,m国六角大楼也正在召开重要会议。首脑官邸军事一秘作为会议主持人发话:
“各位一定要明确,这次任务军情局是绝对的主角,不管你们过去有什么过节和渊源。对方的海啸一下水隐身,我们的日子都不好过了。”
海军部长道:“这我们都知道,有事说事吧、就不要扯旧帐了;过去军情局不是没少给我们惹麻烦。”
“有点麻烦怕什么,总比别人的大杀器成天对着航母、本土强吧?我看海军没了航母还能干什么。现在还能到别人南海搞事,不就仗着航母舰队?”一秘心想算了、说了也白说,积怨太久、太深。
“为了这个事情,军情局前期已提前介入,并动用了潜伏很久的间谍资源。官邸那边目地就只一个,绝不能让这艘带有大杀器的海啸级潜艇,消失在大洋深处。
目前的局面对我们很有利,他们在南太平洋最后一次试射,已全部在我方监视下。多条电子侦查船在他们船队附近游弋工作,估计已进入试射准备阶段。
我们还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对方试验船队没有20天回不到他们军港。双方都势在必得,已经顾不得明里暗中的手段都用上了。军情局甚至掌握了他们从东海军港、暗中挪到南海军港,作为结束这次试验的终点,和下部进入大洋的出发点计划。据我知道,军情局还很少把前期工作搞得这么扎实,剩下就是在做各位的大力相助了。
一直没说话的防长道:“军情局有这种表现实在难得,我们海陆空、空天部队理应全力配合。这种大杀器是我们最先有的,一直以来很针对别人;也知道别人早晚也会搞出来、针对我们。战争武器的竞争升级,最终对双方来说,就是这个结果。有的跟住了、有的跟不住也都正常,不要太给自己较劲……”
军情局长知道,防长向来对他们就是冷嘲热讽,再往下又会扯到自己头上。但一秘不知道,提醒防长:“官邸那边的要求是一定要拿下,不是可有可无。更何况这次我们占上风这么多,没有理由拿不下……”
话题引出来防长就不说话了,陆军参谋长第一个攻上来,“是的,确实没有理由拿不下来;但军情局那一次不是先占尽先机,最后不是落尽下风。要我们支持加入没问题,但不能老是被带进沟里。
我问你,对方国家海岸线那么长,从北到南有那么多军港,你凭什么就相信换到了南方舰队军港?反正都在我们岛链封锁内,从哪里冲出去进入大洋不可以?偏偏要从目前我们重点注意的亚太方向出去?
我还倾向于对方从北方海出去,那里可以得到s国海军和海岸线的支援和掩护。然后像s国同类潜艇一样、在北冰洋下面隐藏,一旦发生战争可以攻击我国北方本土,甚至是欧洲同盟。这样虽然必须经过岛国海,在没发生战争情况下,我们还是岛国敢对他们发起进攻?那他们本土的军力优势就大了去啦。
故意放个风,把你们的注意力引到离北边最远的地方,这不是明摆的吗?”
一秘懵圈了,仔细一想还真有道理。这还没完,海军部长接上去,“几个月之前,我们在太平洋基地的两艘驱逐舰,被他们局忽悠到北方海域去做荒唐事,差点被远东舰队围歼掉,还赔了那么多钱才走到路……”
本来军情局长已经习惯他们不着边际的胡扯,但这事确实戳到痛处,一拍桌子道:“够啦!这事是我前任干的、和我没有关系,都已经解决了,你这不是公报私仇吗?
对方的能力是提高很快,以至于我们经常搞不过他们。那怎么办呢,怕失败就不做这事啦?上面能答应吗?你们军队全世界东征西打,难啃的骨头哪一块不是我们在消化。说个难听的话,没有我们军情局的失败,你们哪里去找胜利?再说个更难听的话,你们是没有遇到和他们交手,我保证你们会输得很惨,就像几十年前在那个半岛战争中一样……”
这苦水吐得是哗啦哗啦的,把防长弄得有些感动,“好啦、各位先生,这样质疑下去是没有任何益处。我只想祈求上帝保佑,千万在这事上不要碰见那位慧将军……”
什么慧将军?一秘的圈懵得更大了;但在坐的人好像谁也不愿再解释什么,仿佛只要有这个人的出现,要想完成这次任务都没有可能性。
但他也没有办法,上面压下来的任务也跑不掉,索性宣布道:“先前的规矩就不变了,我负总责任,大家有什么问题我来做决定。没想到这事的后面还有这么多难处,大家尽力吧;我们不是也有大杀器吗?实在不行也只有做最坏打算了。
军情局这边还要加大工作,包括各个方面的可能性。我保证就算出现不理想的结果,我也不会甩锅……”
这次会议少有的、在这种气氛下结束。
m国首脑官邸军事一秘所谓最坏打算,那就是使用他们的大杀器,进行疯狂报复打击。这当然是下策、也是无奈之举。但到时候谁的大杀器多、还是个不定数,谁的报复力度大也说不清楚。
这边,阿慧问了白少校海啸—1号的行进位置,然后提问:“你认为海啸—1号进入预设位置的时间和机遇,应该是怎么样的。”白少校当然知道是慧首长在考察自己。
“海啸—1号是艘老潜艇,早就具备很强隐形、静默行驶能力。所以认为他们在控制速度行驶过程中,比提前潜伏等待接替更安全。整个接替过程时间越短越好,越平和保密性越高。当然这要求两边掌握行驶的时间难度更大,不过我们利用作战系统的大型计算机系统指挥,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你知道我们使用的作战系统吗?”阿慧插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