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官到自己人中,原话转述了阿慧的提醒,并警告如丢人失格的话,回去必遭军规处置。他的搏击队员大都还知道些武界行规,心想,不被手撕就阿弥陀佛了。现在他们剩下最难决定的,是用四面围攻、还是收紧团队阵型攻击。理论上讲两种方法,都是以多对少的好方法,一旦抓住机会形成抱腰拖腿之势,就基本成功了。
只是后者一上阵就显得过于拘谨,打法呈守势、不好看,还有怯阵的嫌疑。最后还是选择了四面围攻一起上,一次解决。
两种对阵方法,对阿雷来说都不是问题。但如果阿雷是他们指挥官的话,会告诉后者应该更实用些。在这个过程中先了解对手的打法和能力,消耗对方体能,还可以伺机变阵。那种四面围攻却简单得和群殴一般,缺乏技术含量。
准备阶段,按规定10米以外布阵。阿雷站在中心检查鞋带、露指皮套,再将宽腰带收紧,对发令军官举手示意准备完毕。
其实对阿雷来说,30个搏击手看起来多,但在起点站队时就对方就露出重大破绽。10米以外成圈型均衡分布一站,间距2米多一个人。当然对方也知道,一旦开始就会以最快速度向前合围,但阿雷知道他们弥补不了这个破绽,否则他们就不会均衡站位了。对方的先天站位不足,会导致启动后的前5米被动区域;就算进入5米,间距也在1米多,也是阿雷攻击对方的好时机。
从视角心理学上,阿雷正面180度视线中的对手,单个站位势单力薄,心理上缺乏优势感,启动后必然不敢放开前冲。要是单个又冲快了,不是主动找挨揍的节奏吗?
反之阿雷身后视线外的对手,会以最快速度偷袭上来;这就要看双方的速度了,看谁能在前5米中抢得先机。
发令军官一声开始,阿雷同时做了一个令人困惑的动作:一个原地转身、盲跑启动,瞬间就站进后方起跑的3米点上。而后面的人刚启动前冲,还没准备好徒手搏击,5个队员就像飞蛾扑火般、被阿雷双手刀击喉劈颈放倒。两边人刹不住车冲过去,把侧背面暴露给阿雷,这个机会当然不会被放过,一个连贯侧冲出去追打,又有6名队员被打扑在地;一时间围攻变成了被追击。
阿雷转身后,原来正面的队员反应过来,加速扑过去,正好与被追打的队员挤撞在一起。计划的队形大乱,由于阿雷动作太快,很多人都还没来得急看清,攻击来自何方就被击翻。趁对方还没重新组织反击,阿雷两步助力腾空,轻身跃上众人头顶,一路无影脚纷飞,在对方头脸部铲击,打得是牙套满天喷飞;然后阿雷一个轻身落雁落地,转身时面前也只剩7、8个对手了。这就不用太费力了,直接走过去硬怼、见招拆招,不管是力度还是速度,都是对手接不住的。最后,以两名队员放弃搏击、跑出划定界线结束。
整个过程也不到2分钟,阿雷毫发无损,而对方的搏击手已经遍地哀鸿。1比30,这样的结果岛国人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这就是老大m军教出来的特种兵搏击手,兰博的影子被打到九天云外去了。
内行人是知道的,行动队指挥官换算了一下,他的特种搏击手单个可以打过10个普通军人,那对方的阿雷就今天的战绩,最少一个人就可以放翻1、200个普通军人,这就远远超过了田中大人所说的1比30了;这个实力太可怕。
第二场对阵是突击手对攻。场地在训练场,模拟的断壁残垣街巷战局部场景,观察席上可以肉眼观看。双方使用机枪、突击枪、步机枪等短近程武器。岛国选择的是开场的攻防,对方全上也才3个人,哪有3个人进攻数十人的。
岛国方这场不敢大意;如果说上一场仅是因为对手个人武功太高,还不能从整体上说明问题的话,那这一场就是子丨弹丨不认人,不怕你什么武功了。能证实
考虑到下一场要保存狙击手的实力和稳定性,不能出场外。所有突击手加上还能爬起来的搏击手,反正能端枪突突的就行,乱枪之下岂有完卵乎?一下上了50多个。
当然近距离对攻,尽管用的是演习弹、对身体的震痛还是较大的。所以除了狙击手外,剩下能上也就这么多了。好在看到我方还是阿冰一个人上,这把刚被挨揍的搏击手高兴得,这下端着突击枪,可以放手扫射、报一箭之仇。
这个模拟场地也就两个足球场大面积,阿冰身背支步机枪,后腰间挂两支微冲,站在出发点上。
特种兵中的突击手训练,在各国军队中应该量是最大的,战术配合都很成熟;何况岛国方还是正宗m式真传的,这个对阵对他们来说,才像打仗、而不是打人嘛。有些势在必得,谁叫对方小看咱呢?
发令官告诉双方,阿冰进去3分钟后,岛国方就可以行动。阿冰以快速度进入场地,消失在障碍物中。场景中心最高点有栋废墟楼,只剩下钢筋水泥构架。对方判断阿冰在以少对多的情况下,很有可能率先占领这个高点,利用优势位置周旋。果然不到3分钟,阿冰已经出现在废墟楼顶,向这边挥手。
对方开始行动,但这次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分5路小组,每组10多个队员,互相交叉掩护从几个方向合围上去。知道对方的单兵能力强,一分散就容易被对方攻破薄弱环节。先把对方困在楼上,再集中优势火力打败对方。
阿冰当然不会被对方压制在楼中,他顶了个军帆布做掩护,在楼顶移动观察对方的进攻移动布阵,然后顶着帆布掩护利用高点,向几个方向的小组,用步机枪把几个组的机枪手打掉,头盔冒烟退出场地。
这对岛国方来说眼下威胁不大,机枪只是射程远点,火力密集些。现在攻方人多枪也多,一起开火够密集了,何况距离都这么近。各个方向小组坚持队形不乱、进度不急,一个连一个几分钟后就把废墟楼合围了。此时人一多,上面也不敢再贸然露头。
废墟楼有两处楼道,5个组在楼下按平时演练好的战术配合,两个组分头上一个平台,其他组掩护;清理一层后上第二个平台,另两个组又上一层掩护,交替掩护。总共4层楼,留一组在下面火力掩护,压制楼上阿冰反击。
应该说这个战术配合,成熟没有漏洞;方法也是以密集火力开道、压制,剩下就是瓮中捉鳖、手到擒来了。清理每一层时,对所有可以藏身的可疑目标,都是集中火力打成蜂窝状,一路很顺利眼看就要上顶楼平台了。
楼下的那组10人,把枪口全部瞄准了顶上平台,只要对方冒头抗击登顶的小组,就一起开火。
这时10人背后传来一声幽灵般的岛语:“哟西……”,有的转过身、有的还没来得及转身,4米处站着阿冰,手端步机枪一气狂射了100多发子丨弹丨才松手,不用冒烟了、顿时痛得10人在地上翻滚。这阿冰是爽翻啦,送上门来的,不揍白不揍;谁叫他们那么狂妄?
虽然都是演习弹,但距离也太近了,还打了那么多子丨弹丨。其中有参加了上一场的搏击手,差点又没痛昏死过去。观察席上的人,注意力本在屋顶的最后攻击,直到楼下猛烈的机枪声响起,才吃惊地看到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