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强武器走私集团总部所在国家已经表态,一旦走私船靠岸、贝市行动开始,
将冻结期财团所有账户资金,抓获财团所有人。
2、中途走私武器上船港口国家,也和国际刑警组织配合,做好彻底捣毁走私集团准备。
3、现在最大问题在到达港贝市。这里武装派系多、而且肯定有参与武器走私。他们火
力强大、是作战型的,怕警方武力对付不过他们。不过那里的警方和军队承诺:绝不干涉国际刑警在贝市的打击武器走私活动。
巴列松解释道,当地警方和军队表示不干涉,是由于经过常年战乱,港口成为国家主要经济支柱之一,不希望武器走私影响了港口的形象和生意;特别是军队的开支来源,主要还依赖国家的经济收入。
另外不干涉的背后意思,也就是委婉地表达了不参与立场。这也合符他们国家的情况:军队和丨警丨察里面各派系都有渗入,很难对这次行动保密。
这就成了一个大难题:谁去执行这次行动呢?要对付战斗配备的地方派系武装,从他国调取军队肯定是不行的。但除了军队,谁又能完成这么重要的任务呢?据说那里本来还雇佣兵。
在座的他国人除了摇头,没人敢回答巴列松的问题;换谁都难有好的主意。
巴列松最后没办法,只好对我们的代表说:“听说你们精英部队有人在那里,之前还把走私集团搞得很狼狈。”
面对各方代表,我方代表好像在接受大家的担当考验。只有实话实说:“尊敬的巴列松先生、和各方代表,据我了解之前我方在贝市的人,主要是为解决本国人的事情。如果他们介入他国准军事武装冲突的话,是违反国际法的。”
巴列松回答道:“这的确是个非常头疼的问题,不过我们国际刑警组织马上授权,他们可以用国际刑警组织正式军警身份,来做这事。”
我方代表表示这必须向国家上层汇报,才能做出答复。巴列松上校马上宣布中途休会,等待我方的回答结果;并追加了一句,这是我们唯一希望了。
我方上层的回答很简单:我们要有担当,丢不起这个脸面;问军队行不行?
军队上层又原话问r局行不行?
钟刚回答:“r局什么时候说过不行?正好我们最年轻、最好的指挥官就在那里。”
原话又一层层回上去:好,给力!……任务就落在岩过父女身上了。
阿慧接到总部作战中心命令后,爽快回答:“行,但为了保证行动成功,我也有条件,国际刑警组织要答应才行。”
阿慧的原话也转达到巴列松上校那里,上校马上回答:任何条件都可以答应。
阿慧也回答:“半个小时以后作战方案、和所需条件一并发过来。”
阿慧之所以是国家培养出来的、顶级一线指挥官,早就预料到这事,最终还得我们上才行。所以方案已经出来,再斟酌一下而已。如果任务下来再做方案,那就不是顶级的啦。
会议继续,讨论阿慧发过来的作战方案:
1、走私船进港靠岸后,贝市警方关掉周围通讯基站,切断走私集团和当地派系武装通讯联系。
2、国际刑警组织派出海船驾驶小组,由我方占领走私船后迅速开到公海,并预先组织他国海警拦截追赶武装船只。
3、码头仓库走私集团武装人员、和前来增援的地方派系武装由我方阻击。
4、提供高品质狙击枪三支、和足量子丨弹丨;提供自动重火力机关炮三台、和足量弹药。
在场各国代表对作战方案没有意见,一致认为简洁可行。
巴列松马上表示:武器弹药不成问题、全部用最好的,由国际刑警组织成员、原产国提供。指挥官是什么级别的?我们马上授权同级军衔。
我方代表回答,是军队中校军衔。
巴列松马上道:“好,那就授予国际刑警组织中校军衔。请问指挥官多大年龄了?”
“慧中校24岁。”
巴列松大吃一惊:“什么,你们有24岁的中校?能行吗?”看样子有几分失望。
我国代表,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巴列松这个问题。
这时国际刑警组织成员国有代表说话了:“上校,打仗的事军衔很重要吗?你对慧中校才能的质疑,是对我们e国的不尊重。本来授予中校就不对了,但出于对他们国家代表的尊重,我就没说什么了……”
巴列松上校和我国代表,都很吃惊地看着e国代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哦,对不起,看来诸位还不知道,你们认为的慧中校,刚被我国授予少将军衔,这是国际通认的。能请慧少将来指挥这次行动,是我们在座的荣幸、也是e国的荣幸。”
巴列松明白啦,赶紧对e国代表道歉,但问题是自己仅是一个上校,没有资格给慧中校授予少将军衔呀,就是自己的上级也授予不了……
e国代表道:“军衔不重要,没有军衔,慧将军也是当今世界上顶尖指挥官;刚才的方案各位已经看到了。本来慧将军在贝市,所有的事都可以由e国出面解决,但慧将军拒绝了;我们很尊重她的人品和威望。”
巴列松建议:我们大家在这次行动中,全部服从慧将军指挥,认真落实、做好她下达的每一项命令。在座所有代表,表示一致赞成。
倒是我国代表比较尴尬,这事怎么事前就没听有关方面说过,显得有些被动。我们国家的中校军官怎么会成了别人的将军了,这事有悖常理。但眼前更重要的是这次行动,完成在国际上敢于担当的任务。
阿慧这边行动小组,得到国际刑警组织同意行动方案、和要求时,激动得欢呼起来:作为职业军人,谁不喜欢又好、又贵的装备?哪怕开开眼界也行。
王强三番两次受到曲耀扰袭,不由也在思考:背后是否还有别的原因?在国际武器走私行道自己也是老手了,何曾被这般侮辱过。他也怀疑过,是不是国家有关方面来收拾他了,但来人的路子好像不对,联络站自己人也一直在帮盯着的。
本来经营的贝市港口这个点很隐秘成熟,打着国内军方保密单位的牌子做生意,还有现成的当地派系武装客户。加之又是现在世界武装冲突最多,中小战争不断的地区,对走私武器需求很大,还不缺钱。
生意太好、难免会引起同行间眼红,这很棘手。还有两天武器走私船就要进港,看来不得不加倍小心。王强公司码头仓库有一个小队12名雇佣兵,这是花了大价钱雇佣的;他对当地派系武装有戒心,始终保持在生意关系距离;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求他们办事。
一大早王强就来到码头仓库,给雇佣兵的头目下达一级防卫任务,这些雇佣兵都是全世界招来的职业退伍特种兵。
他们很专业、平时就有预案,很快以仓库为依托,面向码头建起三座品字型散兵堡垒,每座堡垒里面配置一挺机枪、两只冲锋枪,其中一只可以发射枪榴弹。又在装卸塔吊、集装箱顶上和仓库高点,布置了三个狙击点;形成整体照应、相互支持的火力网,对付100名左右武装人员没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