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亏得庆三爷人缘还不错,有人暗通消息,庆三爷连夜带着家人和一批亲信逃了。

到海山进城时,庆家的宅子和产业,已经全部被查封,海山去找土豆,也不见人,据说是被庆三爷带着,一起跑路了。

土豆是个人材,庆三爷带他在身边,多少有些助力,这倒让海山还放心些。

海山为庆三爷担心,但庆三爷已不知所终,他也无从帮忙。

庆家门外,贴着查封的公告。

看了公告,海山这才知道庆三爷的真名:庆秀。

学费借不成,别处也难借此巨款,志远学的事,这么耽误了下来。

为了多赚钱,为了明年能送孩子去读书,海山除帮原来的那家磨坊做早市,以及忙活自家房子的整修,又接了本村一处新建小火磨(即用蒸汽为动力装置的磨坊)监工的差事,成天忙得后脚跟打自家后脑勺。

志远遂了心愿,脸总挂着笑容,白天忙活家务和倒腾小买卖,晚跟着爹爹读书。

每天晚,海山除了自己看医书,是教志远认字读书,除了家里已有的四书五经,也用戴莹芳送志远的学生字典认生字,或是用那本《唐诗宋词精选》,让志远逐一背诵。

志远忙得开心,海山也一样。

志远开心是因为可以成天和爹在一起,海山除了有儿子相伴开心,还有另外一种甜蜜——有心仪的女人倒追他,还追得死紧!

海山浓眉大眼,人还是很帅的,医术好,武艺出众,对人又和气,加顺天菩萨的名声,爱慕他的女人还真不少。虽然眼下还穷点,但那都是以前因为他老爹被绑票拉下的饥荒,等还清了债,凭他杜家的名声和海山的医术,生活小康是没问题的,所以门给海山保媒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但海山一直都没当回事儿。

一来是心思都在杜家医馆,二来也念着死去的媳妇儿女,不想太早复娶,三来自己还真的没看谁,他要么不娶,要娶要娶个知书识礼,性子极好的,不但要持家有道,还要对志远好才行。

直到赵一春的出现,海山才动了心。

村里有一个大户人家,姓赵,晚清时家里还出过一个举人,是正儿八经的诗礼人家,这家人有个女儿赵一春,虽然是女孩子,也是在家读过书,识断字的,长大了嫁给抚顺一煤矿大柜的儿子,谁知丈夫却是个病秧子,嫁过去四年,丈夫病死了,只留下一个两岁的女儿,赵一春的大伯,生怕以后家产被分薄,以赵一春没生儿子为由,分了些钱给她之后,把她赶出了门。

赵一春只好带着女儿,回到浑河堡投奔娘家人。

那时还是夏天,天正下雨,还没到浑河堡,赵一春雇的拉行李家当的马车陷在了泥坑里,车夫搞了半天没能把马车搞出来,一边嘴里不干不净的骂,一边又要赵一春加双倍的工钱,赵一春应了,车夫又说要加工钱到三倍,赵一春不肯,车夫生气,什么晦气寡妇,倒霉克人,什么话难听骂什么,还威胁要把她娘俩扔在野地里,气得赵一春抱着女儿,淋着雨直哭。

这时,正好海山回家路过。

海山听了原委,二话不说,让车夫拉着牲口在前面拉,他自己去坑边又是抬又是拉的,硬是把车子从坑里拉了出来。

然后海山骂那个车夫:“人家孤儿寡母的,你他妈的趁火打劫,是男人吗?!车费按原定,人家肯按一倍加给你,那无所谓,但如果你敢再多收,先问问老子的拳头,答应不答应!不服?可以来练练,我是顺天!

顺天菩萨的名头不小,那个车夫也听过的,听海山说自己是顺天,加看之前海山拉抬车子时的力道惊人,哪里还敢放半个屁,赶紧挤出笑来对海山说一堆子的奉承话,然后乖乖的驾着车把赵一春送到赵家。

赵一春对海山千恩万谢,还要送海山钱,海山坚辞不受,到了赵家门前,连进去喝口水都不肯,回家了。

赵一春回到赵家,因父母已去世,没人可依,孀妇晦气,族人也不收留,好在还有些钱,便由族里人给拔了一间在村尾的单门独院,让母女俩住了,自讨生活。

靠积蓄生活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赵一春也是见过世面的女子,当时的东北,大大小小的火磨坊也正时兴,村里有种粮大户,但最近的火磨也在八里以外,赵一春便起了开个小火磨的想法。

筹备了几个月,赵一春的小火磨准备开工建造了,特意请了海山当监工。

磨了海山几天,海山总算答应了当这个监工,把赵一春乐坏了。

自从那次雨相遇,赵一春爱了海山,只是寡妇门前是非多,赵一春一直不敢太露明儿,但隔三岔五,总找机会去海山面前打转转。

“海山哥,有衣服要补不,都乡里乡亲的,别客气,反正我也闲着……”

“海山哥,这是新鲜的豆芽儿,我没把好量,多做了些,我和妞也吃不完,再放老了,给你和远子吃……”

有一回,她女儿妞妞病了,海山给治好后,她以谢海山为名,把一个布包塞海山手里,说声:“我亲手做的!”人跑了。

海山打开布包一看,是一双千层底的布鞋,鞋面是礼服呢料子,干净整洁,鞋底针脚细密均匀,还带着淡淡的面香味道。

脚一试,大小正合适!

一人女人亲手做了一双鞋,送给男人,内里的意思,海山当然明白。

赵一春人长得不错,身条婀娜多姿,性格和顺而又有主见,不婆婆妈妈,倒是能入海山的眼。

那双鞋,海山既没有还给赵一春,也没穿脚,收在家里柜子里,再没拿出来过。

赵一春暗示几次,说海山脚的鞋子已经破旧了,但海山都只当没听见,这让赵一春每每失望的呆立在一边,患得患失的。

海山之所以把那双鞋“淹”了,而不是退还或穿,是因为既舍不得还,但也不愿意,这么接受了这份感情。

倒不是嫌弃赵一春是个寡妇,还带着个孩子,虽然倒追海山的女人里,大姑娘有的是。

海山是顾念着,自家的债还没还清,他可不愿意让人以为,他是个贪图女人钱财的人,也不愿意,在家里经济条件还不好时,谈婚论嫁,委曲别人。

还有是他的远儿。

他如果再娶,定要找个对远儿能视如已出的,为此他宁愿慢慢观察,把对方的性子摸个清楚。

海山家的整修,与赵一春家小火磨的建造,都进展顺利,作为小火磨的东主与监工,海山与赵一春经常见面,建造的事两人有商有量,有些海山能干的话,海山也自己帮着做了,帮赵一春省下不少的钱,而赵一春,则主动包了海山和志远的饭,每天午,必备好茶饭,送到工地给海山父子吃,除了主粮,每天至少有两个巧手小菜,一个多月下来,把志远都吃得以前白胖了,海山在工地时,赵一春总在边端茶送水,还买了好烟摆在工地任海山抽,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个女人是铁了心,要跟海山了。

赵一春也极力讨志远的好,志远和石头腌咸蛋,她也过来帮忙,教会志远做面条发馒头做包子,志远换下的衣服,只要一个不注意,会被她拿了去,洗好晒干补好,然后叠得利利整整的,给他送回来。

白山之梦》小说在线阅读_第7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林中雪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白山之梦第7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