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前辈当我师兄,那是小的高攀了,师兄稍后,我马回来!”虎子说完兴奋的跑了回去,片刻之后抱着一套新军服和一把美制步枪跑了回来。
“师兄,这个,给你!”虎子将一身美式军服和一把加兰德步枪拿了出来。
“诶!虎子,这枪……”叶孝安看着眼前的装备问到。
“哦,叶长官莫要见怪,我想既然是叶长官亲手训练的高人,那一定得配一把性能优异的步枪,这个,我跟军需长官说了一声,军需长官把这把步枪交给我了!”虎子说到。
“加兰德步枪的持续性很好,不过精准度么……”叶孝安说到。
“不瞒叶教官,德制的毛瑟kar98k的后坐力较强,我已经完全适应了,美制的加兰德步枪后坐力跟前者起来要弱一些,所以这把加兰德步枪我有信心发挥出他最大的效能!”云季说到。
“我个人感觉春田m1903a4的精准度是最好的,我现在使用的是这种美国改装的狙击步枪,以后有机会我也想办法给你搞一支!”叶孝安说到。
“谢谢叶教官!”云季说到。
此时又有几车新兵被运了过来,很多人都聚集在营部门前等待登记,在登记处,队伍又排起来了。
“虎子!叫你的人过来一起登记!”叶孝安喊到。
在虎子带来的狙击班的帮助下,很快一午的工作完成了,全营已经完成了90%的整补,剩下的工作轻松了,为了感谢叶孝安以及狙击班的帮助,参谋长特意从军需领了一箱美国罐头分给他们,让大家伙敞开了吃。
由于当初日本许诺缅甸,打跑了英国人让缅甸独立,但是当英国人败退到印度之后,日本矢口否认,不但没有帮助缅甸建国独立,反而英国人还可恶,英国人还尚且保留了一部分缅甸的民族工业,但是日本占领缅甸之后几乎全部被破坏,被掠夺,这使得缅甸人对日本人怀恨在心。
此时一听说英国人要打回来了,于是一部分缅甸人立刻跑到了这边,心甘情愿的帮助国和英国人反抗日本人的压迫,在李克己营所在的驻地有一处缅甸村落,这里的人们主动帮助国军士兵修筑阵地,同时国军士兵也将一些吃不了的食物分发给他们表示感谢,偶尔会有当地村落的小孩子跑过来玩耍,国军士兵会将一些糖果分发给他们,与当地驻民相处的还不错。
“嘞好……”一些广东籍士兵还教这些孩子们学习粤式汉语,引起了其他士兵的吐槽。
“哎呦娘!笑死俺了,你说得那是汉语么?俺们都听不懂!”一些东北士兵笑着说到。
“听不懂听不懂,听不懂是你们的事啦,我们那里是这样讲的啦!”广东士兵们不服气的说到。
很快年根临近了,国人每年的年根都会过年,这是一个大节,这一天不管你是哪里人,只要是国人,都会过年,这是一年当最重要的日子。
于是在部队人无分南北,职不分高低,全都在忙着过年。
“没有足够的稻米,没法做米粉!”一些广西、福建子弟有些苦恼的说到。
知道这件事情,叶孝安亲自领着一帮东北士兵拿着自己吃不了的食物来到当地的村落,从他们手换一些稻米回去,东南亚的稻米很好,不同于国内的,用这种稻米做出来的米粉更加筋道,这下乐坏了这些士兵。
“真是太感谢了……”
“没啥,没啥,都是在一个部队抢过饭勺的弟兄,这点事不算啥?”东北的士兵们憨厚的笑着说到。
北方士兵吃不惯南方的米粉和汤圆,于是李营长亲自跑到团部,厚着脸皮央求陈团长给想想办法,无奈之下,陈团长只好去师部想办法,傍晚的时候,一小车面粉运到了1营门口,北方士兵这下高兴了,可以包饺子了,饺子这种食物承载着华民族对新的一年所有的寄托。
没有肉,叶孝安领着狙击班去山里打猎,去河里捕鱼,总而言之,这些东西自然是难不倒猎户出身的叶孝安,这令部队的年夜饭多了很多食物。
国驻印军总司令官曾经长期在国工作,深知国人对这一天的重视,于是特别要求美军送几车饮料给这些士兵们。
“现在是打仗,虽然是过年了,但是酒还是不允许的,等将来战争胜利了,司令部一定大摆庆功宴,把这些年落下来的酒全都补回来!”
新38师师部的军官们在孙师长带领下挨个部队视察,走访了一圈之后领着其他两个团的军官们来到了112团1营,这时候112团的军官们也在这里。
“你们看看人家1营,人家这年过的!”孙师长指着用大木板拼出来将近50米的长桌子说到。
其他人全都惊住了。
“俺滴娘呀……”
“师座你偏心,这给养全都送112团来了!”其他两位团长眼热的看着。
“瞎说!”孙师长不满的说到,“你看看人家的东西全都是人家自己打猎打来的,鱼是自己捞的,野菜和蘑菇都是人家1营的弟兄自己进山采摘的!”
听到这个,两位团长也没了脾气。
“这过年呀,能看出一支部队的朝气,你们看看人家112团的弟兄们,知道为什么每次主攻都是人家不是你们吧!”孙师长说到,这下两位团长是真的服气了。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944年的除夕这样在一片热热闹闹的欢声笑语渡过了,叶孝安此时持枪爬一棵大树,手里端着一瓶饮料,面对北方举了起来:“姐,新年快乐,媳妇(贺吉香)新年快乐……”
除夕刚过,叶孝安带着云季开始对新补充的士兵进行训练,除了老兵之外,大部分都是从地方征召入伍的知识青年,这些青年十分好学,也很有化,技术器材教给他们很快掌握了,在叶孝安教授他们的时候,有很多专业的东西还是这些知识青年提醒。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在这句口号的带动下,国内兴起了知识青年从军热。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操场这些青年们慷慨激昂的吼唱着这首《知识青年从军歌》,叶孝安等一些老兵听到后也是浑身热血沸腾。
“到底是有化的人写出来的,是不一样!”叶孝安说到。
“孝安兄弟可能还不知道吧,这首歌的歌词是咱们孙师长写的!”一边的李营长说到。
“咱们孙师长可是大大的高人呐,孝安我从军这么多年跟过很多长官,孙师长应该是这些人当最有化的!”叶孝安说到。
“能得到咱们的大英雄夸奖,孙某我深感荣幸呐……”忽然间身后传来了孙师长的声音,叶孝安和1营的军官们吓了一跳,立刻齐刷刷的站直了身子向孙师长敬礼。
“属下112团1营营长李克己、1营战术狙击手叶孝安,见过师座!”两人大声的喊到。
孙师长来到他们面前,举手回礼。
“我们的大英雄说孙某是你跟过的长官最有化的,那说说看,你都跟过谁呀,让我也自豪一下!”孙师长笑着问到。
“额!这个……”叶孝安有些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