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团长阁下,事已至此,我看还是先回援临汾,这里咱们来日方长!”一边的参谋长说到。
“命令第117联队撤退,另外通知132联队,向临汾集结!”野直三咬着牙命令到。
立刻接到撤退命令的117联队开始组织部队准备撤退,但是当面之敌已经接触,撤退也不是什么特别容易的事情,117联队联队长当即命令第2大队第3队留下来担任阻击,掩护联队主力撤退,第3队队长新田武领命开始组织部队担任阻击。
山头看到日军准备撤退,韩连发一下子来劲了。
“同志们,鬼子要跑,冲去,不要让一个鬼子跑了,为死难的乡亲们报仇,冲啊……”韩连发不顾手臂的伤势,第一个跃出战壕冲向鬼子。
立刻在鬼子的阵地前,几挺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和几挺九二式重机枪构筑了密集的防御弹幕,韩连发胸部弹倒了下去。
“团长,团长受伤了,快……”身边的战士立刻七手八脚的将受伤的韩连发抬了下去,这下失去了统一指挥,新一团无法在对日军的阻击阵地形成有效的进攻,指挥权由8营营长代理,率领部队继续扼守南山头。
另一边117联队一路向东南撤退,沿路遭到了教导团、新2团、新3团的阻截,于是联队长不得不派遣自己手下的队进行阻截。
此时的叶孝安也跟随着这股撤退的日军向东南方向行动,沿路不断狙杀着日军的军官们。
当一众日军士兵精疲力竭的撤退到公路的时候,一个满编的联队只有不到七成的兵力了,此时联队长高树嘉一也身负重伤昏迷不醒,部队由旅团长野直三率领。
“血魔!血魔,一定要干掉他……”野直三看着狼狈不堪的部队愤怒的吼叫着。
乔家湾方面的方扫荡作战这样结束了,但是临汾方面的作战才刚刚开始,25旅团集结残部在野战炮兵联队的火力支援下向攻击的国军侧后*了过来,国军第17军猝不及防,立刻向南退却,一下子暴露了第33军团的侧后,二战区长官部为了避免第33军团被歼灭,立刻放弃了原先的作战计划,命令全体部队撤退到汾河一线布防,临汾作战这样终止了。
此次作战,日军第108师团损兵折将,不但没有歼灭乔家湾的18集团军,反而差点丢掉了临汾,因此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对于第108师团的表现极为不满,于是派遣110师团担任临汾方面的守备任务,将108师团调整到河北南部担任守备,这另师团长谷口元治郎感激涕零,发誓一定会好好在这里完成司令官交代的任务。
此时的叶孝安一个人向乔家湾的方向走去,一路枪声渐渐的稀疏了下来,此战叶孝安斩获颇丰,击毙日军军官三十多名,其包括132联队的两名佐官,并缴获了酋崎涤介的指挥刀,这一荣誉在整个第二战区也是绝无仅有的。
夜里,叶孝安一个人回到了乔家湾,此时整个乔家湾正在庆祝这次反扫荡的胜利,村民们张灯结彩的,不时有孩童放起了鞭炮,整个村子沉浸在犹如过节一般的喜庆气氛。
叶孝安一个人默默的来到一个僻静的地方,闭眼睛,感受着四周村民们喜悦的心情。
“打胜仗,真好……”叶孝安淡淡的自语着。
曾几何时,叶孝安随着国民党部队一路由山海关退到山东,再由海一路退到武汉,无数忠勇的将士牺牲在了战场,更有无尽的官兵在撤退对抗战失去了希望,有骨气的自杀在路边,剩下的士兵低着头默默的赶路,鲜有胜绩,莫说台儿庄是大捷,那一仗又有谁清楚国军队有多少忠义永远的躺在了那片土地?
这一路败退下来,国军人的信心也在一点一点的被消磨干净,特别是当听到正面战场日军一个联队追击国军整个军团的时候,更是打击了无数国同胞的内心,抗战真的能坚持下去么?
来到这里之前,叶孝安也有一些这方面的情绪,整个武汉作战,国军队三军用命,悍不畏死,与凶残的日寇血战四个月,虽然也取得了万家岭大捷这样的胜仗,但是日军攻陷广州之后,造成军委会不得不放弃武汉,这令叶孝安的信心倍受打击。
“武汉失手了,下一个是哪?重庆么?然后国的希望在哪里?”叶孝安是这样迷茫的随着几名学员来到了山西,却发现太原、临汾相继失手,第二战区长官部不知所踪,途跟随61军行动,结果遭到日军伏击与战友失散。
军人当以战死沙场为荣,军人当以马革裹尸还……
当有记者问到抗战胜利之后你打算去做些什么的时候,叶孝安斩钉截铁的说到:“那个时候,我恐怕已经不在了吧……”可以肯定,面对这场战争,叶孝安已经抱定了牺牲一切之决心。
来到了这里,来到了红色根据地,这里的一切带给叶孝安的是不一样的感觉,日子过得虽然清苦,但是人们的精神很好,到处都充斥着抗战到底的决心,无论是军人还是百姓都对抗战充满了信心,伏击日军辎重联队,反扫荡胜利,第18集团军给予叶孝安的信心,是坚持到底的信心。
日军并非不可战胜,而是要找对方法,新3团的游击作战另叶孝安茅塞顿开,不与强敌进行正面冲突,而是旁敲侧击,积小胜为大胜,牵着鬼子在山里兜圈子,敌进我退,敌强我弱,敌驻我扰,敌疲我攻,敌退我进,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利用灵活的小部队与日军主力兜圈子,躲猫猫,在保证自身的前提下,疲劳日军,这是真正的大智慧,这样的作战方式令叶孝安兴奋,也令叶孝安找到了自己今后的作战方式。
那一刻叶孝安有一种摘掉自己的帽子投奔革命的冲动,但是想到自己的长官和自己的使命,叶孝安冷静下来了,他清楚自己作为一名军人的责任,无论战局再差,环境再糟糕,自己选择的道路要无怨无悔的走下去,到哪都能打鬼子,在正面战场,叶孝安相信自己能取得更大的成,想到这里,叶孝安脸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这场战争,我们国耗得起……”叶孝安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