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马平均体高120——142厘米,体重267.7——372公斤;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披毛浓密,毛色复杂。
日本马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
日本马经过调驯,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日本骑兵经过几次大的战争,装备和素质不断的强大和完善;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人马结合部的马鞍。
日本战马的马鞍在三〇年式骑兵马鞍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
1897年(明治30年)研制成功的骑兵马鞍,使用了制式化时的年号;被称为三〇年式军鞍。
三〇年式骑兵马鞍最早用于日俄战争,十分适合东方人矮小身材的骑兵使用;但这种马鞍也有不少弊端,往往使战马无端受伤。
日本在大正14年研制成功一种新马鞍,称为一四年式骑兵马鞍。
一四年式骑兵马鞍在稍经改良之后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
为了防止马背和马鞍之间的摩擦,骑兵部队的官兵们都会在马背上铺上毛毯。
马鞍桥上挂有鞍囊和旅囊,鞍囊中装的是骑兵用的必需品;旅囊中装的则是战马的必需品。
通常防寒外套和雨衣也挂在鞍桥上,参加实战的话还要在旅囊上加上饮水用的水囊和露天宿营用的小型帐篷。
阿部笃实这支骑兵小队的装备比日本其他骑兵部队更为精良。
骑兵所有的随身携带物件以及马具、缰绳、马蹄铁等,都放在或者挂在马鞍桥上的鞍囊和旅囊里。
这样一来,即便后方的后勤部队不能及时给骑兵部队实施补给;骑兵部队也有能力长时间的独立行动。
然而战马的负担也因骑兵所携带装备而加重,虽然通常战马携带的装备以及行李的重量被限制在战马体重的三分之一以内,但是战争正式爆发之后;骑兵携带武器装备的复杂化使得战马所携行李重量超过了150公斤,这也严重影响了骑兵行动速度和机动性。
阿部笃实这支骑兵装备有专用手枪,无论是马上还是步下的近距离战斗;手枪能够连续射击,为骑兵的取胜起到保障作用。
日俄战争中,日本小规模骑兵部队在敌后与俄军遭遇后;装备手枪的日本骑兵在近战中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日本骑兵创建之初是以法国骑兵为样本,最初直接使用黄铜刀柄的法军制式军刀。
后来日本陆军将其改进后制式化,称之为三二年式军刀。
阿部笃实的骑兵还配备步枪和弹药盒,身着军服时肩上要斜挎一个弹药盒。
骑兵步枪子丨弹丨的弹药盒从构造上多年来没有什么变化。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不久,对于从事侦察搜索任务的骑兵部队来说;现有弹药盒所装的子丨弹丨的确是少了一点,为解决携弹量少的问题;骑兵引进被称为四四式骑兵弹带的新的骑兵用布制弹带。
四四式骑兵用布制弹带除了可以携带大量弹药之外,还可以额外多带两个手榴弹。
引进四四式骑兵用布制弹带同一时期,为了确保骑兵在长距离行军时的携弹量;日本参考了英国以及法国的骑兵装备,研制了可以绑在马脖子上的“颈弹带”。
颈弹带从九一八事变后开始使用,为减少马匹的负担;也不可能长时间使用颈弹带。
骑兵长时间背负骑兵用卡宾枪展开行动,会使骑兵的背部和肩膀过于疲劳;从而最终影响骑兵单兵的作战力。
为减轻骑兵双肩的负担,骑兵步枪携带行囊诞生了。
骑兵步枪携带行囊的制作和设计参考了同一时期德国以及美国骑兵的武器携带背包,不用肩膀背,可以直接挎在腋下。
皮制的骑兵步枪携带行囊的试制始于1930年,经改良后在1937年制式化被日本陆军采用。
骑兵步枪携带行囊在卢沟桥事变后全面装备中国战场的骑兵部队,但是由于实战中步枪携带行囊使用起来相当不便,绝大部分前线部队都自作主张地弃置不用。
阿部笃实这支骑兵小队还配置5挺轻机枪和10具掷弹筒,火力窥一斑可观全豹。
小山镇魂的骑兵小队从茂陵开拔一路行驶;半下午时来到湋河谷底一个小村庄前面,兵士们都说肚子饿了;阿部笃实建议小山镇魂在前面的村庄用饭。
小山镇魂一开始不大同意,害怕被人认出是日本军队误了大事。
阿部笃实呵呵笑道:“将军忘了我们身上的国军服装?100多号人在茂陵谒拜汉武帝陵寝时,不是被支那百姓热捧嘛!”
小山镇魂沉吟半天才同意阿部笃实的建议,但对阿部笃实严厉道:“我们在茂陵是借了汉武帝的神威,可是这里是小山村;环境大相庭径!”
一顿扬扬手臂道:“不过尝试一次何尝不可,但兵士们进村后一律不许讲话;由老夫和几个会讲中文的从中周旋!”
100多人在村口下了马,小山镇魂命令全体都把马牵在手中;自己也牵着马向村里走去。
小山村在湋河北岸一个大平野上,通往村庄的道路曲里拐弯。
远远地一个农人背上背着背篼迎面走来,小山镇魂迎上去用浓重的东北话问了一声:“老乡,这是什么地方?前面的村庄叫什么名字……”
背篼汉子见小山镇魂身着国军服装,询问这是什么地方?前面的村庄叫什么名字;便用生硬的关中话回了一声:“这地方是武功县么!村庄叫洛阳村么!咋的?”
小山镇魂一笑,看着背篼汉子的背篼道:“你是什么人?背着背篼弄甚?”
背篼汉子被小山镇魂问得柳眉鼠眼,回过神来又是一句道:“我是农民么!背着背篼扫树叶去么!”
小山镇魂:“扫树叶弄甚?”
背篼汉子:“烧热炕么!”
小山镇魂嬉笑着中止谈话,从衣兜中掏出一块银元递给汉子道:“这位大哥,我们是国军赵寿山部;上天宝执行任务,来你们村想搞些饭吃;还望大哥通知保长;这块大洋是你的跑腿费!”
背篼汉子见说,双手哆嗦着从小山镇魂手中接过大洋;背篼扔在地上也不管了,撒开脚丫子向村中跑去。
很快,背篼汉子领着一个长袍短褂走过来。
长袍短褂走到小山镇魂跟前,规规矩矩鞠了一躬道:“鄙人何世武,洛阳保保长,敢问长官尊姓大名!”
小山镇魂扬声大笑,紧紧攥住何世武的手道:“何保重四海为家,走到那里那里有一家呀!”
何世武面面相觑,忙不迭道:“这么说长官也姓何?”
“何保重!国军17师骑兵团上校教官!”小山镇魂给自己不断地升官进爵,骑兵小队一下子升为骑兵团;他杜撰的教官也晋升为上校。
何世武一怔,欣喜不尽地拉着小山镇魂的手道:“这么讲何长官是赵寿山将军的属下?为兄何世杰是赵将军的副官呀!”
小山镇魂一惊,心想自己的牛皮吹得有点大了;在这荒岭野乡竟然遇到赵寿山副官的兄弟。